謝曉艷,李雙玲,范 蓉,張嫦慧
2018年南昌市居民基本醫療素養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謝曉艷,李雙玲,范 蓉,張嫦慧
江西省南昌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宣傳教育中心,南昌,330008。
了解南昌市居民基本醫療素養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為有針對性地開展南昌市基本醫療素養干預提供理論依據。采用多階段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于2018年對全市9個縣(區)5,000名非集體居住的15~69歲常住人口進行問卷調查。南昌市居民的基本醫療素養水平為18.78%;城市居民為22.19%,農村居民為13.74%;男性為19.30%,女性為12.84%;35~44歲組居民基本醫療素養水平最高為24.36%,65~69歲組居民最低為8.45%。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和職業為南昌市居民基本醫療素養水平的影響因素。南昌市居民的基本醫療素養水平有待提高。應充分發揮健康促進與教育的作用。針對農村居民、低文化水平者和老年人群、慢性病患者等人群,在醫改政策、科學就醫、合理用藥等方面采取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提高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素養水平。
基本醫療素養;健康素養;影響因素;居民
健康素養是指個人獲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務,并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做出正確決策,以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1]。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素養和期望壽命、生命質量高度相關。近年來,健康素養水平已經成為評價一個國家或地區健康水平、醫療衛生投入狀況、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效果的重要指標。基本醫療素養是健康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為了正常的生產和生活要求的最低的醫療衛生服務[2],反映了人們對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的了解、需求和利用水平。居民的基本醫療素養水平直接影響著公眾的醫療服務利用和科學就醫行為,從而影響居民的健康[3]。本研究依托2018年南昌市居民健康素養監測,對居民基本醫療素養現狀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以期為今后提升居民基本醫療素養水平提供科學依據。
南昌市9個縣(區)非集體居住的15~69歲常住居民5,000人。常住人口指過去12個月內在當地居住時間累計超過6個月的居民,不考慮是否具有當地戶籍,不包括集體居住于軍事基地、醫院、監獄、養老院、宿舍等地點的居民。
1.2.1 抽樣方法
采用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第一和第二階段分別利用PPS系統抽樣方法從每個縣(區)抽取6~7街道(鄉鎮)和每個街道(鄉鎮)抽取2個居委會(村)作為監測點;第三階段使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在每個居委會(村)抽取60個調查家庭戶;第四階段每個家庭戶采用KISH表法抽取15~69歲常住人口1人作為調查對象,每個居委會(村)完成40或45份調查問卷。
1.2.2 調查問卷
調查采用國家統一編制的《2018年全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調查問卷》,經南京微源互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導入Apk應用軟件,調查員手持Pad入戶后,面對面進行調查。問卷中有11道基本醫療的知識題,包括2道判斷題,6道單選題,3道多選題。
1.2.3 判定標準
判斷題、單選題回答正確計1分,錯誤計0分;多選題回答選項與正確答案完全一致計2分,錯選、漏選計0分;總分14分,界定得分≥11分為具備基本醫療素養。
調查員由各區(縣)健康教育專兼職人員擔任,經統一培訓后開展入戶調查;質控員通過查看現場和網上數據及監聽錄音,發現問題并及時糾正;督導員從每個監測點抽取5%的調查問卷進行現場或電話復核,不合格問卷比例超過20%,則視為現場調查工作不合格,該監測點必須重新進行調查。
采用SPSS 22.0軟件的復雜抽樣模塊進行數據分析。本次調查為復雜抽樣,首先根據各階段抽樣過程計算的調查對象基礎權重,其次根據調查情況計算無應答權重,最后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將15~69歲人群按性別、年齡進行分層,計算事后分層調整權重,最終權重=基礎權重×無應答權重×事后分層調整權重。統計分析使用最終權重進行標化。
本次調查完成問卷5,000份,清理和剔除不合格問卷53份,得到有效問卷4,947份,問卷有效率為98.94%。其中,城市人口2,238人,占45.24%,農村人口2,709人,占54.76%;男性2,213人,占44.73%,女性2,734人,占55.27%;年齡以55~64歲最多,占27.86%;文化程度以初中最多,占30.75%;本地戶籍為主;職業以農民為主,占39.09%;家庭年收入2~4萬元和5~7萬元者居多;民族以漢族為主,占99.56%。見表1。
2018年南昌市居民基本醫療素養水平為18.37%。城市居民基本醫療素養水平高于農村;男性具備水平高于女性;35~44歲年齡組人群基本醫療素養水平最高,65~69歲人群水平最低;居民基本醫療素養水平隨著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增高;在不同職業人群中,醫務人員的水平最高,公務員其次,農民的水平最低;居民基本醫療素養水平隨著經濟收入的增高而提高。自覺健康狀況比較好的人群基本醫療素養水平最高,自覺健康狀況差的人群水平最低;慢性病患者素養水平低于非慢性病人群;不同地區、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經濟收入的人群基本醫療素養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在11個測評題目中,居民對“服藥后出現了不良反應的做法”“一天內正常人體溫波動范圍”和“錯誤就醫的說法”的知識知曉程度相對較高,答題正確率分別為75.92%、73.05%和72.79%;對“關于肝臟描述說法正確的”和“‘OTC’的含義”的知曉程度相對較低,答題正確率分別為15.71%和20.34%;城鄉居民對“一天內正常人體溫波動范圍”“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理解”“服藥后出現了不良反應的做法”“‘OTC’的含義”“測量體溫”“正確就醫的理解”的知曉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在不同性別人群中,除了“‘久病成良醫”的理解”和“錯誤就醫的說法”的知曉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外,其他都具有統計學意義。在這9道測評題目中,只有“孩子出現發熱、皮疹等癥狀的做法”的知曉率女性高于男性。見表2。

表1 不同特征人群基本醫療素養水平
以是否具備基本醫療素養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中基本醫療素養的影響因素,如城鄉、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人均年收入為自變量,賦值情況見表3。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得出影響南昌市居民基本醫療素養水平的主要因素有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和職業。見表4。

表3 logistic回歸變量賦值
本研究結果顯示,2018年南昌市居民基本醫療素養水平為18.37%,在南昌市2018年居民6類健康問題素養水平中處于最低水平,從而影響了該市的總體健康素養水平。說明南昌市居民對基本醫療信息的了解和利用不夠,今后應加大對醫改相關政策、科學就醫和合理用藥等方面的健康教育。該市居民的基本醫療素養水平與其他城市比,低于2017年上海市的27.98%[4]、2016年浙江麗水市的21.72%[5],高于2016年武漢市的12.75%[6]、2018年南寧市的16.76%[7],2015年西安市的10.91%[8]。
調查結果顯示,居民對“服藥后出現了不良反應的做法”“一天內正常人體溫波動范圍”和“錯誤就醫的說法”的知識知曉程度相對較高,而對相對比較專業的“肝臟的描述”和“OTC的含義”的認知水平較低,與鐘晴等[9]調查結果一致;居民對“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理解”的知曉率僅為43.06%,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居民對項目資源的有效利用,應進一步加強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宣傳工作,不斷提升居民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知曉率和感受度;有47.65%的居民認同“久病成醫,慢性病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感覺調整治療方案”,而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如不遵醫用藥則可能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應加大對慢性病患者合理用藥的宣傳力度。

表4 基本醫療素養水平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從不同人群特征居民來看,城市居民的健康素養水平明顯高于農村居民。城鄉差異的形成除了在于醫療衛生資源配置的差異以外,也與農村居民的文化程度以及經濟收入的限制等因素有關。加強農村地區健康教育服務能力、服務水平和服務力度顯得尤為重要。男性的基本醫療素養水平高于女性,只有“孩子出現發熱、皮疹等癥狀的做法”的知曉率女性高于男性。35~44歲年齡組人群具備基本醫療素養水平最高,可能與這個年齡段人群承擔著照顧老人和子女的責任,會更關注健康問題有關。45~69歲人群素養水平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降低。老年人文化程度較低、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下降又面臨更多的健康問題,因此,掌握基本醫療信息、利用醫療衛生資源的能力顯得尤為必要。基本醫療素養水平隨著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升高。多因素分析顯示其相關性也體現這一特征。因此,加強國民教育是提高基本醫療素養的重要條件。同時,應針對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采取不同的干預策略和措施。職業因素的分析結果顯示,醫務人員的基本醫療素養水平最高,依次為公務員和老師,農民最低,表明應加強對農民的健康教育。基本醫療素養水平隨著自我健康狀況感覺越差而降低,慢性病患者低于非慢病人群的現象,這間接說明了健康素養與生命質量的相關性。
綜上所述,南昌市居民基本醫療素養水平有待提高,而提高居民基本醫療素養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需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優化衛生資源配置,充分發揮健康促進與教育的作用。針對不同地區和人群的基本醫療素養水平存在差異的現象,對農村居民、低文化水平者和老年人群、慢性病患者在醫改政策、科學就醫、合理用藥等方面應采取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提高南昌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素養水平,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健康66條—中國公民健康素養讀本[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3-4.
[2] 張士靖, 郭海紅, 劉小利, 等. 國際健康素養領域研究現狀、熱點與前沿的可視化分析[J]. 醫學信息學雜志, 2011, 32(4):36-41.
[3] 陳國永, 李英華, 聶雪瓊, 等. 中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素養現狀調查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 中國健康教育, 2015, 31(2):116-124.
[4] 胡亞飛, 潘新鋒, 陳潤潔, 等. 2017年上海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 2019, 35(2):99-103,108.
[5] 馬亞萍, 張海芳, 盧愉中, 等. 2016年浙江省麗水市居民健康素養監測結果分析[J]. 疾病監測, 2017, 32(10): 894.
[6] 李毅琳, 伍春燕, 鐘慶, 等. 武漢市居民健康素養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 2019, 30(4):471- 474.
[7] 唐馳, 何秋平, 郭亮永, 等. 廣西南寧市15~69歲居民健康素養現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健康教育, 2019, 35(2):109-115.
[8] 李春燕, 唐紅, 胡軍霞, 等. 2015年西安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華南預防醫學, 2018, 44(1):22-28.
[9] 鐘晴, 李俊林, 李毅琳, 等. 武漢市居民基本醫療素養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公共衛生, 2010, 21(3):38-41.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sidents’ Basic Medical Literacy in Nanchang of 2018
To understand the level of basic medical literacy of residents in Nanchang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evidences for targeted intervention of basic medical literacy.By using multi-stage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5,000 non-collective permanent residents of 15 to 69 years old in 9 Counties (Districts) of the city at 2018.The basic medical literacy level of Nanchang residents was 18.78%; urban residents was 22.19% and rural residents was 13.74 %; the men was 19.30% , the women was 12.84%; the highest level of basic medical literacy was 24.36% in the group aged 35 to 44, and 8.45% in the group aged 65 to 69.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gender, age, education level, and occupation we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basic medical literacy level of Nanchang residents.The basic medical literacy level of residents in Nanchang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 role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education should been brought into full play. In view of the rural residents, the people with low educational level, the elderly and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targeted interventions should been took in the aspects of medical reform policy, scientific medical treatment, and rational drug use, so a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level of basic medical literacy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Basic medical literacy; Health literacy; Influencing factors; Residents
10.16117/j.cnki.31-1974/r.201904012
謝曉艷(1982—)年,女,漢族,江西萍鄉人,大學本科,主管醫師,主要從事健康促進與教育工作,764231834@qq. com。
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