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瑩瑩,邱衛華,黃俐敏,曹新梅,周龍珠
某綜合醫院2015—2018年網絡直報傳染病疫情分析
蘭瑩瑩,邱衛華,黃俐敏,曹新梅,周龍珠
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醫院,上海,201299。
對某綜合醫院2015—2018年網絡直報傳染病報告分析,為進一步提高傳染病報告質量和制定傳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學依據。對某綜合醫院2015—2018年網絡直報的傳染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四年間無甲類傳染病報告,乙類傳染病10種3,245例(32.63%),丙類傳染病4種4,447例(44.72%),其他傳染病5種2,253例(22.65%)。排名前6位的傳染病依次為手足口病、水痘、淋病、梅毒、肺結核和感染性腹瀉。男女傳染病病例數性別比為1.76∶1。0~14歲病例數居前位;4—8月為發病高峰期;腸道傳染病為主占41.90%。從傳染病報告趨勢看,4年來呈下降趨勢。該院2015—2018年報告的傳染病以腸道傳染病和呼吸道傳染病為主,傳染病報告呈下降趨勢。男性高于女性;以散居、幼托和學生為主。腸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和血液及性傳播疾病仍是該院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重點。
傳染病;網絡直報;疫情;分析
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作為我國疫情監測最基礎的步驟,是醫院在傳染病疫情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和重要環節,同時,也是早期發現疫情、有效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更好地保護易感人群的關鍵環節[1]。本研究分析了2015—2018年某二級綜合性醫療機構網絡直報的傳染病資料,了解和掌握傳染病的發病特點和流行特征,為進一步提高醫院傳染病報告質量和制定傳染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據。
本研究資料來源于某二級綜合性醫院2015—2018年中國疾病監測信息系統網絡直報的傳染病報告數據。
采樣描述性分析方法,對該院2015—2018年上報的傳染病按照病種分類、構成比、傳播途徑等進行分析。
使用Excel 2010和R統計軟件對傳染病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構成比(%)和絕對數表示。
2015—2018年,該醫院共報告傳染病19種9,945例,總體呈下降趨勢,無甲類傳染病。其中,乙類傳染病10種,占傳染病報告總數的32.63%;丙類傳染病4種,占報告總數的44.72%;其他傳染病5種,占報告總數的22.65%。見表1。

表1 2015—2018年醫院不同類別傳染病發病情況
2.2.1 時間分布
全年各月均有傳染病病例報告,其中4—8月為發病高峰期。見圖1。
2.2.2 人群分布
男性6,342例,女性3,603例,男女比為1.76∶1,分別占總病例數的63.77%和36.23%。發病數前5位的職業占總病例數的91.46%,分別為學生,幼托和散居兒童5,454例(54.84%),家務及待業2,567例(25.81%),離退休439例(4.41%),工人415例(4.17%),農民221例(2.22%)。0~14歲年齡段人群的發病例數占總病例數的52.88%(5,259/9,945)。見表2。

圖1 2015—2018年某綜合醫院不同月份傳染病報告情況

表2 2015-2018年醫院傳染病報告病例性別和年齡分布
血液及性傳播疾病2,765例(27.8%),腸道傳染病4,167例(41.9%),呼吸道傳染病3,010(30.27%),自然疫源及蟲媒傳染病3例(0.03%)。見表3

表3 2015—2018年醫院傳染病傳播途徑分類及構成比
2015—2018年,某綜合醫院共報告傳染病19種9,945例,總體呈下降趨勢。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各級政府對公共衛生的投入不斷提高和和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的不斷完善。報告發病數前6位的依次是手足口病、水痘、淋病、梅毒、肺結核和感染性腹瀉,共9,088例,占報告病例數的91.38%,與周淑琴等[2]的研究相似。該院四年間報告的傳染病以腸道傳染病和呼吸道傳染病為主,占病例總數的72.17%,與劉偉等[3]的研究相似。從人群和時間的分布來看,最重要的發病職業是散居幼托兒童以及小學生,4—8月為發病高峰期。主要原因與近年來手足口病的流行、人群免疫能力以及學校環境衛生有關。提示有關部門要加強宣教,做好幼兒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并根據季節性變化做好相關應對準備。從性別上來看,男性高于女性。可能原因是男性在社會工作中的暴露機會和接觸機會相對較多,接觸和暴露于病原體的概率較大[4]。
2015—2018年,乙類傳染病10種占傳染病報告總數的32.63%;丙類傳染病4種,占報告總數的44.72%;其他傳染病5種,占報告總數的22.65%。乙類傳染病中報告最多的是淋病,其次是梅毒,肺結核、病毒性肝炎,與國內相關報道相似[5]。原因可能是全院開展術前篩查和輸血前檢測項目,以及傳染病診斷水平的提高,從而提高了這幾種疾病的發現率。丙類傳染病中手足口病發病人數位居首位,主要以0~6歲的散居和幼托兒童為主。與國內相關報道相一致[6-8]。可能是由于2008年國家將手足口病納入丙類傳染病報告,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和就診意識的提高以及人口流動的增強導致手足口病發病率升高。水痘和肺結核在呼吸道傳染病中占多數。雖然近年來在政府的多方努力下肺結核發病率逐漸下降,但是由于耐藥等問題,結核仍處于流行趨勢[8]。
2015—2018年,該院水痘高發人群除學生外,工人,商業服務等成人發病率較高,這可能是因為疫苗保護力隨時間推移下降,導致水痘發病年齡推遲,從而導致成人水痘發病率明顯上升[9]。提示我國目前水痘流行情況仍不容樂觀,水痘疫苗的接種及防控仍需進一步加強。自然疫源及蟲媒傳染病中瘧疾是主要發病病種,均為外來輸入性病例,醫療機構要加強對發熱病人的預檢篩查工作,及時做好防控工作。
總之,傳染病病原體復雜易于變異,傳染病的綜合防治需要政府多部門的協助和全社會的共同參與。醫院的傳染病防控工作任務艱巨,要根據不同季節不同人群做好傳染病的防控、監測和專業人員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傳染病的診斷水平。
[1] 趙文. 醫院傳染病漏報的原因及加強傳染病報告管理的措施[J]. 醫療裝備, 2017, 30(18):183-184.
[2] 周淑琴, 孫韶華. 2010-2014年蓬萊市某二級甲等醫院傳染病報告分析[J]. 河南預防醫學雜志, 2017, 28(11):868-871.
[3] 劉偉, 胡淑華, 李文剛. 2006—2015年某綜合醫院網絡直報傳染病疫情分析[J]. 中國社會醫學雜志, 2018, 35(1):72-75.
[4] 曾慶會, 喬甫, 李雷雷, 等. 某大型綜合性醫院2009年-2014年法定傳染病報告疫情分析[J]. 華西醫學, 2016, 31(3):431-435.
[5] 張璐, 王宏萍, 周曉明. 2008年與2009年全國及上海市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的比較分析[J]. 中華疾病控制雜志, 2011, 15(8):663-665.
[6] 韓穎俊, 沈福杰, 王曙, 等. 2009—2014年上海市黃浦區手足口病疫情分析[J]. 職業與健康, 2016, 32(24):3399-3402.
[7] 匡寒琴, 許姜姜, 嚴劍婷, 等. 上海市兒童醫院2012-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 實用預防醫學, 2016, 23(9):1086-1088.
[8] 李萌, 張清慧, 郭曉芹. 2012-2016年上海市松江區手足口病流行病學及病原學特征分析[J]. 現代預防醫學, 2017, 44(18):163-167.
[9] 何曉春. 耐多藥結核病的臨床特征、流行趨勢及其預后的回顧性分析[D]. 濟南:山東大學, 2016.
[10] 石瑩, 劉亞男, 李銳. 天津市某三甲醫院2013-2015年水痘流行情況分析[J]. 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學版), 2017, 26(3):227-229.
Analysis of Epidemic Situation of Infection Diseases by Direct Network Report in a General Hospital, 2015-2018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reporting quali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formulating measure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by analyzing the report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directly reported by network in a general hospital from 2015 to 2018.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data of infectious diseases reported directly on the Internet in a general hospital from 2015 to 2018.There were no reports of Class A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four years. There were 3,245 cases (32.63%) of class B infectious diseases, 4 447 cases (44.72%) of class C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2,253 cases (22.65%) of other infectious diseases. The top six infectious diseases were hand-foot-mouth disease, chicken pox, gonorrhea, syphilis, tuberculosis, and infectious diarrhea in turn. The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case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was 1.76. The number of cases aged 0-14 years was the highest, and the peak period was April-to-August. Intestinal infectious diseases accounted for 41.90%. From the trend of infectious disease reporting, the trend is downward from 2015 to 2018.The main infectious diseases repor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2015 to 2018 are intestinal and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s.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s declining. Males are higher than females, and mainly scattered, nurseries, and students. Intestinal infectious diseases,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blood and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remain the focus of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hospital.
Infectious diseases; Direct network reporting; Epidemic situation; Analysis
10.16117/j.cnki.31-1974/r.201904019
蘭瑩瑩(1985—),女,安徽滁州人,碩士,醫師,主要從事預防衛生工作,lanning.000@163. com。
邱衛華,副主任醫師,qiuweihua2005@163.com。
201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