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子琪
摘 ? ?要: 隨著國家治理現代化成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政府治理的智能化與新一輪人工智能科技發展相適應成為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經之路。政府智能治理在傳統政府治理的基礎上,通過治理主體、治理客體及治理過程三個方面與傳統政府治理接軌,從制度化、民主化、法治化、效率化及協調化五個角度深入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政府面臨科技發展帶來的治理問題與發展挑戰,要求其做出相應對策及時回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
關鍵詞: 智能治理 ? ?政府治理 ? ?現代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突出強調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發展奠定基礎。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我國在建立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實現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道路上,要充分將治理現代化與智能時代的時代背景相結合,實現智能治理基礎上的國家治理現代化。政府作為一體多元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治理主體,治理方式的現代化具體體現在智能治理,從治理主體、治理客體及治理過程三個方面與傳統政府治理接軌,從制度化、民主化、法治化、效率化及協調化五個角度深入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研究政府智能治理與現階段人工智能時代的發展深度契合,同時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國家治理的現代化提供有效的實踐途徑,具有重要意義。
一、智能治理的內涵
智能治理是人工智能時代下現代化國家治理的重要發展階段,是“人工智能體以政府部門等擁有的大數據為依托,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平臺具備的強大計算能力和先進算法,通過對不同應用場景的分析,自主生成相應解決方案的治理形式”[1]。在對互聯網熟練掌控的前提下,依靠智能運算系統及云計算的強大運算能力,利用既有的物聯網交叉體系完成對大數據的處理。大數據是支撐智能治理順利實施的基礎性資源。大數據是具有高水平決策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信息資產,在產生信息的同時形成的數據被同步上傳至終端以實現信息收集全過程,這種海量的信息包含巨大的價值,其中政府治理所需的大數據正是社會成員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對政治運行的任何流程起任何作用的信息綜合。
二、新時代智能治理的發展機遇
(一)治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公共權力是政府行使一切職能為實現人民共同利益和國家發展目標的重要權力依據,對維系政府良性運轉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政府治理的核心;政府管理公共權力為政府職能界定科學化、部門運轉可持續化、決策效率化及行政結構合理化提供前提與基礎?,F代化政府智能治理建設為公共權力的制度化提供良好的政治環境,依靠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治理使公共權力更規范化。
(二)治理的民主化。現代化政府治理致力于實現行政過程更高層次的民主化,通過智能政府的建立和智能治理的實踐,借助人工智能手段實現民意信息的全面收集,借助政民互動的去中心化(民意表達機制完全實現人工智能體自動處理,排除行政人員意志干擾,提高民眾參與政府治理的積極性,促進政府治理的主客體互動)明晰民眾意愿表達,借助輿情信息智能化(智能治理介入輿情信息管理領域,深入了解公民訴求及意識形態變化,使政府部門對民意反映的收集更加敏感)精準定位民意導向。
(三)治理的法治化。在政府治理進入現代化智能治理階段,政府治理的法治化建設面臨更高層次的需求,政府公共權力的維系與約束對智能治理提出迫切要求,無論是行政權力的監督、行政倫理的規范還是行政技術的孵化,智能治理的出現對于治理法治化建設都是一種機遇。因此在國家法治化建設與信息技術革命的共同發展階段,政府治理的法治化需要先進的法治化發展模式與智能治理模式相匹配。
(四)治理的效率化。政府治理需求效率保障,既要重視行政過程的權力運行效率又要重視經濟效率,智能治理模式的形成為政府行政效率和經濟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在智能治理的現代化政府治理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政府內部改革提供技術支撐,為行政效率的提高帶來機遇。
(五)治理的協調化。治理協調化包括三個方面:部門協調、層級協調和領域協調。部門協調是治理協調化的最低層級,指在政府內部各個行政部門之間就擁有共同治理權的行政事務協調治理,智能治理使各個部門的行政職權被智能化,促進各部門之間協同治理;層級協調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治理協調,在國家層面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上,地方政府要做好與中央政府的協調溝通,同時中央政府積極聽取各個地方政府關于地區治理的情況,及時調整政策的頂層設計;領域協調指政府治理、市場治理與社會治理三個國家治理領域之間的協調,在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背景下,明晰各個領域治理邊界,推動治理主體的協同治理。
三、新時代智能治理的挑戰預警
(一)行政體制性障礙。現行政府體制以條塊分割的層級制為主,有效保證行政運行效率的提高,使社會問題通過向下的單向傳達進入政府議程,最終形成有力的具體行政決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時代,以往的政府科層制體制要適應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智能治理對政府體系改革提出迫切的訴求。扁平化、網絡化的政府行政體制,在智慧政府塑造的現階段尚沒有完整的體系構建,政府智能治理的發展尚停留在政府治理工具層面,而未能形成與行政體制高度融合的治理模式。
(二)關于數字意識形態。智能技術應用的封閉化和不透明的數據使用,使政府治理的技術來源趨于失去行政權力控制,成為政府體系中的獨立技術成分存在。雖然在行政過程的中間階段民主程度深化,民意表達渠道隨著科技發展而拓寬,但若行政原初的意識形態存在偏差,那么治理的民主化將與行政目的乃至國家發展方向相背離。
(三)人工智能去法治化。技術的去法治化是指由于行政技術與法治化建設結合尚不完善和智能體系構建的封閉性,導致智能行政過程中行政與法治相背離現象出現。算法的封閉性與強技術性使擁有單一領域專業知識的法律學者沒有對技術是否違背法律進行辨別的機會,更沒有對其進行判別的能力,智能治理的發展將因其獨有的技術優勢而脫離法律約束,這種現象是危險的。
(四)技術局限性。技術問題集中反映了智能治理對行政效率的要求,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發展中,技術是一切正應用的核心,政府在智能治理過程中不僅要把握技術與行政結合,更要掌握核心技術,以獨立發揮對智能治理的中心作用。如今,政府過于依賴企業合作導致技術自主性不足,缺乏引進技術型人才的動力和吸引力,這是智能致力構建過程中政府面臨的問題。
(五)大數據共享壁壘?!爱斚抡沾髷祿陂_放與共享過程中仍然存在技術短板、部門利益、安全陷阱、問責壓力與產權糾結等主要障礙和壁壘,影響政務大數據的充分開發和利用,增大行政成本、制度成本和協調成本”[2]?,F階段政府行政體制的科層制導致信息傳遞面臨橫向部門間和縱向層級間壁壘,未能形成完整的數據共享機制,未能從全局角度考慮治理的科學性,使政府治理失去存續的科學化依據。
四、新時代政府智能治理路徑
(一)實施行政體制重組和智能治理理念培養。一,在行政體制內部實行科層制改革,以智能治理理念主導下的扁平化、智能化行政體制取代原有的層級管理制度,釋放政府各層級間的治理活力,有效促進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與數據共享。二,做好行政體制改革配套措施建設,培養行政人員智能治理意識,加強對新型扁平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宣傳,在行政體系內形成以智能治理為導向的先進理念,以減小行政體制改革阻力,同時做好利益平衡協調及新型智能行政體制與傳統行政體制的職能銜接。其中可借助智能治理思路,利用大數據進行體制改革相關信息的科學考察,完善智能治理下的行政體制改革。
(二)加強政府對人工智能體算法的控制與監管。一,加強政府對行政智能體系的技術控制,在行政程序開啟之初保障行政體系內智能算法的意識形態符合主流意識形態導向,合理實現行政倫理中價值觀的傳遞。二,保障政府智能治理體系公開,一方面保障人民享有對政府行政過程的知情權,公開透明地進行治理的智能化建設及確保治理過程中民主化的加強,為政府行政的科學性提供外在保障。另一方面通過政府智能治理系統的公開使政府行政人員更加充分地了解智能治理“黑盒子”中潛在的行政問題,為民主化的實現提供政府自我檢查的內部機制。三,在智能治理終端加強對行政過程中算法運行的監察,通過行政前后社會問題的治理情況的對比,監察智能治理承載機制的意識形態滲透。
(三)建立治理的法律技術合作機制。智能治理法治化過程中應將法律與技術充分結合,培養專業的法律工程師,使其維護智能治理中科技應用的法治化道路;促進法律技術兩個領域的合作,為技術和法律在政府治理領域共同發展合作營造良好的環境,使政府智能治理過程中的技術運行在法律的約束下;建立專門的技術法治部門,處理人工智能科技發展背景下政府智能治理面臨的科技問題和法律問題,并將長期存在于政府部門,促進政府更快適應智能政府的建立與智能治理的發展,使其成為未來智能政府平穩運轉的技術和法律支撐。
(四)促進政府占領行政治理技術高地。一,繼續強化政府與技術型企業的智能治理體系的技術合作,同時轉變合作方式,變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更深層次的購置部分技術要素的管理權,進行深度合作,強化政府對技術型企業技術權限的控制與監督;二,增強政府對技術型人才的吸引力,制定向技術型人才引進傾斜的政策,以激勵技術型人才涌入政府部門;三,對現有行政工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以適應智能治理對人工智能的應用。
(五)啟動政府內部數據共享的聯動機制。在智能治理的運行階段,數據共享是深深影響治理效率的重要因素,政府對大數據的數量與質量把控程度決定了行政效能的發揮程度?!按髷祿募夹g變革通過打破政府部門間的信息藩籬,將各部門間的數據庫信息相互交匯、融合,共建一個共同的數據處理中心”[3]。為實現智能治理政府應克服傳統科層制的信息共享壁壘,建立部門及層級間的信息共享機制和數據聯動機制,將大數據處理納入專門的治理技術部門,實現統一化、專業化數據管理,實現大數據在政府內部充分流通。
參考文獻:
[1]陳鵬.人工智能時代的政府治理:適應與轉變[J].電子政務,2019(03).
[2]陳潭.政務大數據壁壘的生成與消解[J].求索.2016(12):14-18.
[3]陳旭萍.搶抓數據變革機遇 ? ?推進政府治理現代化[N].麗水日報,2018-07-08(002).
項目編號:東北林業大學大學生創新課題(WFDC2018 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