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 ? ?要: 以讀促寫能夠實現閱讀和寫作的有機結合,是提高寫作教學水平的有效方法。寫作能力是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體現,必須貫穿英語教學全過程。本文通過分析以讀促寫教學方法的特點與優勢,探索以讀促寫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 以讀促寫 ? ?初中英語 ? ?寫作教學
由于英語寫作對于學生的詞匯量、語法、句式結構等知識能力要求較高,導致一些學生在學習中遇到阻礙。與此同時,一些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使一些學生的英語寫作千篇一律,限制其創造性的發揮,不利于綜合素養的培養。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應該創新寫作教學模式,將以讀促寫的教學方法應用于寫作教學中,實現閱讀與寫作的有效結合,促進兩者相互融合,降低寫作教學難度。閱讀的過程是學生學習他人如何謀篇布局的過程,不僅能夠豐富自身英語詞匯量,掌握豐富的語法與句式結構知識,而且能夠掌握問題的闡述方式,并在寫作訓練中加以模仿,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制定以讀促寫的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
一、以讀促寫教學方法的特點與優勢
在當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一些教師給學生提供固定的模板,讓學生在寫作中機械式填充,導致一些學生寫作創造力不強、出現內容空洞等問題。以讀促寫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從源頭認知寫作的基本要點與方法,在閱讀中體會文章構思、情感表達等技巧,同時豐富詞匯量,掌握重點句式結構與語法。以讀促寫的方式使英語閱讀的目的性更加明確,在閱讀中積累文本內容、素材與思想情感,為后續寫作實踐服務。與此同時,大量閱讀能夠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避免寫作中出現“中國式英語”的問題。以讀促寫的教學方法解決了英語教學中“讀”與“寫”脫節的問題,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途徑。
二、以讀促寫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一)融入文本語言
初中寫作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基本的書面表達能力,由于以往教學方法的限制,學生語言表達匱乏。因此,教師應該以文本語言為基礎,豐富寫作元素,為學生的寫作積累多樣化素材。教師深入挖掘教材文本語言,在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的同時,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形成完善的寫作語言體系[1]。另外,教師應該創設教學情境,將生活化知識引入閱讀中。拉近學生與文本語言之間的距離,幫助他們真正吸收語言知識,增強以讀促寫的教學效果。分析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幫助學生掌握寫作技巧,體會文本語言閱讀與寫作的魅力。
比如可以利用“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不僅介紹英語學習方法,而且蘊含著“by+doing”的句式結構知識及開展寫作教學的有效素材。教師除了引導學生在文章閱讀中積累寫作語言外,還要引導學生體會寫作技巧。可以通過問題引導的方式梳理文章結構,讓學生學會故事描述和表達的基本方法。加強與生活內容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寫作素材,并在寫作中加強生活情感表達,解決寫作內容枯燥乏味的問題。
(二)確立文本主題
在以讀促寫的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確立文本主題,實現寫作話題的拓展與延伸,提高學生綜合協作能力。豐富閱讀教學的話題內容,是促進學生仿寫、進而形成寫作風格的基礎與前提。尤其對寫作能力尚處于初級階段的初中生而言,改寫和仿寫是提高寫作能力的保障,使學生不僅熟悉文本內容和結構特點,更要拓展寫作思路,以多樣化主題內容為中心,豐富寫作內容,為文章增添色彩,克服平鋪直敘的弊端[2]。主題元素的積累和寫作話題的拓展,能夠提高學生英語寫作的語言表達力,增強文章結構的合理性。
比如在“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相關內容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傳統文化節日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分析文章整體結構,明確文章中的文化元素與傳統節日特色。接下來,可以讓學生根據文章特點,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其他節日,以提高學生的改寫與仿寫能力。在以讀促寫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學生對文本主題形成一定的認知,并明確文章語言特色、情感表達技巧等,為寫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在此前提下,實現“傳統節日”主題的拓展,豐富學生的寫作思路,比如可以按照教學案例描寫其他節日的活動、文化內涵和食物等,在豐富文章內容的同時,調動學生的創造性。
(三)挖掘文本思想
在英語寫作中,除了重視文本語言與主題外,更重要的是文本思想,這是一篇文章的靈魂所在。“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引導學生豐富文本內容的同時,更應該通過閱讀明確文本思想,感受思想在正篇文本中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寫作思維能力,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在應用以讀促寫教學時,以文本思想為出發點開展寫作教學能夠提高文章的情感魅力,克服以往寫作中辭藻堆砌的弊端[3]。由于初中生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階段,思維靈活多變,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利用英語寫作表達自我情感,在寫作中體會英語的魅力,進而增強寫作熱情。這就要求教師真正打通“讀”與“寫”之間的關系,實現文本思想挖掘與表達的串聯,拓展學生的英語寫作思維空間,在寫作實踐中體現“讀”的重要性。
(四)創設寫作情境
以讀促寫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實踐中積累寫作素材,并深入分析活動主題,從而拓展英語寫作的思路。為了讓學生掌握詞匯與句式的具體用法,可以創設主題相關情境,提高英語寫作的教學效率[4]。比如在中國傳統節日相關主題的寫作教學中,可以將“festival,culture,nation”等詞匯作為教學重點,讓學生針對自己喜歡的節日用上述詞匯進行造句,明確詞匯的基本用法。之后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傳統節日的相關圖片與視頻,比如劃龍舟、賞月和貼春聯等,通過真實情景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再通過問題引導的方式,明確傳統節日主題寫作的思路。在情境感染當中,學生更加注重文本語言、結構和情感表達,使文章更飽滿充實。在寫作情境創設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閱讀文章,明確閱讀中的重點與難點,比如文章內容、結構設置和詞匯、語法等。在文章閱讀情境和多媒體情境的驅動下,學生激發閱讀與寫作的興趣,將閱讀中掌握的寫作技巧真正運用到寫作實踐中。
(五)讀后討論與寫作修改
讀后討論與寫作修改,能夠針對閱讀和寫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發現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讀后討論的主題應該由教師設定,必須引導學生應用閱讀中的關鍵詞匯表達自己的觀點。在總結閱讀信息的同時,實現信息與知識的遷移[5]。這種文本再加工的方式,能夠為后續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寫作修改當中,可以采用互評和自評相結合的方式,明確評價的標準與方式,比如針對語法錯誤、拼寫錯誤、邏輯結構和主題契合等開展全面評價。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加強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而且能夠在修改別人的文章的同時,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實現寫作能力的提高。
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以讀促寫的方式得到了普遍應用,是創新寫作教學模式的有效手段。這種方式能夠促進學生英語能力全面提高,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發展需求,為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培養奠定基礎。為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中融入文本語言、確立文本主題、挖掘文本思想、創設寫作情境,并引導學生開展讀后討論與寫作修改,形成完善的英語寫作體系,提高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孫萍.以讀促寫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34):125-126.
[2]王愛萍.“以讀促寫”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24):79.
[3]周慧敏.“以讀促寫”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應用中的實證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8.
[4]黃丹蕾.“以讀促寫”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證研究[D].廣州: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8.
[5]楊霞.以讀促寫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