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
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提出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和針對性,為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指明了方向。因此,高校應不斷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課程。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核心課程,大學生處于人生價值觀成熟的關鍵時期,對他們進行系統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是高校的重要任務。大學生思維活躍、可塑性強,但同時也容易受多元文化的影響,容易迷失自我,高校如果不能科學引導他們的思想,很可能會產生諸多問題,影響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在當前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普遍存在老師不愛講、學生不愛聽的情況,課堂枯燥乏味,教學內容未能以學生為本,不能激發學生的興奮點和共鳴點。對此,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要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在教學中要直面學生困惑,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思想政治課成為能讓大學生終身受益的“金課”。
首先,教師要增強創新思政課的意識。開好思政課,一支具有創新意識、業務能力過硬、勇于探索的高素質專業化思政課教師隊伍是關鍵。廣大思政課教師要把打造大學生喜愛的思政課作為自己的職業目標,要致力于思政課理念的創新、教學方式的創新。思政課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努力豐富教學內容和手段,創新和拓展教育載體,充分挖掘各類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引導學生通過認真的學習和思考,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升思想水平和文化素養。
其次,思政課的內容應貼近現實。思政課不能吸引學生,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學生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教師應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既要講透理論知識,也要通過對社會現實的深入分析,以生動活潑的案例吸引學生,教學內容要體現人文性和貼近性,提升學生聽課的效率。例如,高校可以立足當地特色文化,把思政課的原理融入當地文化發展的歷史進程中講解,打造新穎、活潑的講臺,以豐富、多元的教學內容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現實中的社會問題,教師也不應回避,應盡可能幫助學生解決心中的疑惑,用學生聽得懂、能聽進去的話語講清深刻的理論內容,與學生形成情感的互動。教師還可以多種載體延伸課堂教學內容,如讀書會、現場參觀等活動,深入開展思想政治理論實踐教育。
再次,打造優秀的思政課教學團隊。思政課教師要堅持通過各種路徑實現自我提升,更新思維,拓寬理論視野,強化理論素養,打好自身的理論根基,為切實提升思政課效果奠定基礎。學校應推動教學改革和創新,依托教學改革或團隊建設項目打造優秀教學團隊,幫助青年思政課教師盡快成長。可以通過組織思政課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校級思政課教改項目、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等,為思政課青年教師提供發展的平臺。在職稱晉升和評獎評優等方面制定激勵措施,充分調動思政課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他們的個人成長拓展空間。
總之,高校要開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結合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精心設計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改革創新教學方法,建設優秀教學團隊,確保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