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君 劉桂來 馮秋燕
【摘 要】本文基于調查論述高職院校外語類專業第二外語選修課現狀與效果,就高職院校開設第二外語選修課的基本情況、第二外語選修課的現狀和效果、學生對第二外語選修課的期待三方面調查分析高職外語類專業第二外語選修課現狀,提出相關建議:學校應重視第二外語課程,充分利用國際資源;教師應因材施教,加強教學管理;學生應端正態度,改進學習方法。
【關鍵詞】高職 ?外語類專業 ?第二外語 ?選修課 ?調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3C-0022-02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及國際化進程加快,我國與世界各國間交流越來越頻繁,掌握多門語言的復合型人才更具競爭優勢。為此,高職院校相繼開設了第二外語(以下簡稱二外)選修課程,尤其是對外語類專業學生。這些二外課程是否受到學生的歡迎,授課情況和教學效果如何,對學生的職業發展和就業有何影響等問題值得探討和研究。
一、高職外語類專業二外選修課現狀調查與結果分析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通過互聯網、微信、QQ等現代網絡技術和媒體手段,使用“問卷星”軟件對廣西部分高職院校外語類專業學生發放問卷。共回收80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73份,無效問卷7份。然后利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和分析。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一)高職院校開設二外選修課的基本情況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51.77%的學生選修了二外課程,48.23%的學生沒有選修,而沒有選修的學生中55.88%是因為學校沒有開設此類課程。由此可見目前廣西開設二外選修課的高職院校數量并不多。
1.二外選修課的語言種類。不同學校開設的二外選修課各具特色,選擇二外選修課的學生人數和種類也有差異。根據調查結果顯示,選擇亞洲地區語言的學生居多,其中50.68%的學生選修了越南語,12.33%的學生選修了日語,選修泰語和韓語的學生分別占5.48%和4.11%,而27.4%的學生選修了其他的語種。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廣西所處的地理位置,因為與許多東南亞國家相鄰,隨著“一帶一路”的實施及中國(廣西)—東盟國際合作的深入開展,政治、經濟、商務、文化、教育等各領域對外語人才需求不斷提高,因此,東南亞小語種尤其受到廣西學子的青睞。另一方面,隨著日韓文化對中國社會影響的日益深入,電影、電視劇、音樂、動漫等多元素娛樂吸引著大批的中國年輕人。許多大學生也因為喜愛而選修日語或韓語。而相對來說選修法語、西班牙語等傳統二外課程的學生偏少,主要是因為他們覺得這些國家距離太遠,對這些語言的使用率不高或興趣不大。
2.二外選修課的開課情況。學校的選修課分為系選課和院選課兩大類。43.84%的學生選修的二外課為系選課,16.44%的學生的為院選課,39.73%的學生則表示他們選修的二外課程,系選課和院選課皆有。另外,超過五成的學校對二外選修課的門數上限和下限要求一般都在1~2門,有些學校并不設置選修的上限和下限。這說明高職院校在開設二外課程時,由于受到課時等條件限制,會把二外課程分散在系選和院選課。大部分學院希望和鼓勵學生選修至少1門第二外語課程,而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之余可根據自身的學情、學力、興趣等自由靈活地選擇學習第二外語,在拓展能力素質的同時又可達到畢業學分的要求,可謂一舉兩得。
3.二外選修課的課時和學分。大部分的學校開設了兩個學期的二外選修課,每個學期開課在32~48課時不等,約占2~3學分。少數非常重視二外學習的學校甚至開設到三個學期或以上。這是比較符合語言的學習規律及教學進度要求的。因為第二外語對于學生來說一般都是零基礎開始學習,如果只開設一個學期,課時又太少,學生只能學到一些簡單的音標、發音和拼寫規律及一些簡單的單詞或對話,這只能算是入門,還沒有真正學會和掌握一門語言。開設兩個學期或以上,每個學期有48課時左右,這樣老師才能按照語言的學習規律,循序漸進地實施教學,學生才能學到更多的語言知識,進行更多的語言技能練習,溫故而知新,逐漸提高語言水平。
4.二外選修課的考核方式。從調查數據可知,84.93%的學校采用的是考試方式,12.33%的學校采用考查方式,還有2.74%的學校要求學生考級。考試的方式一般為閉卷,要求比較嚴格,也能更直觀地反映學生二外學習的效果和不足的地方。而考查方式則更靈活,更側重考查學生的語音和聽力。采用考級的方式說明學校比較重視二外學習并且較有遠見。學生能于在校期間多拿一個證書,為以后的就業增添一分優勢。
(二)二外選修課的現狀和效果
1.選修二外課程的學生人數。本次調查的對象中有48.23%學生表示沒有選修二外課程。原因很多,其中有客觀的原因如學院沒有開設二外選修課,或選修課名額有限沒有選到等。還有一些主觀原因如學校開設的二外課中沒有自己喜歡的課程或學院沒有硬性要求規定所以不選,還有部分學生表示沒有多余的精力學習二外課程。所以,高職院校外語類專業只有大概半數的學生選修了第二外語課程,這個比例不算太理想。
2.選修二外課程的原因。43.84%的學生選修二外課是因為興趣,43.84%的學生是因為有利于未來的職業發展,4.11%的學生是因為出國需求。由此可見,絕大部分的學生是由于自身的各種需要而選修二外課,具有較強的主動性和目標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激發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時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趨勢下,大家都意識到,各行業對外語人才的需求在不斷地增加;尤其是掌握多門外語的人才,更加受到青睞,未來的職業發展道路更加暢通。隨著家庭經濟條件的改善和學習意識的提升,近年來中國學生出國留學也比較普遍。語言是必須攻克的第一難關。因此也帶動了學生學習二外的積極性和動力。
3.學生對二外選修課的態度。接近四分之三的學生認為二外選修課對未來職業有幫助;而9成的學生認為學院有必要開設二外選修課程;超過80%的學生認為二外選修課有助于本專業外語的學習。學生對學院開設二外選修課滿意度接近74%,不滿意度為零。學生出勤的全勤率為86.3%,說明大部分的學生愿意花一定的課余時間在第二外語的學習上。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大多數高職外語專業學生對二外選修課比較認可,學習也較認真和自覺。但少數的學生因為不重視二外學習,學習態度散漫,甚至有抵觸情緒。
4.二外選修課的成績。從二外課程學習成績的數據來看,良好占50.68%,中等和及格分別占32.88%、13.7%,而優秀和不及格均占1.37%。由此可知,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夠順利地完成二外選修課程的學習,取得比較滿意的成績。事物發展的原因由內因和外因構成,而內因起到決定性作用。二外選修課的學習成績和效果很大程度上是由學生的學習態度決定的。學習成績和效果的數據也與上述的學習態度情況互相印證。
5.學習第二外語的技能水平。一門外語的技能水平通常是指聽、說、讀、寫等幾個方面。聽力和閱讀屬于知識的輸入,從數據上看,約3成左右學生掌握程度還是不錯的,約6成的學生能掌握一些常用的詞匯量,能基本聽懂和讀懂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和句子,但在口語和寫作方面較弱,說明在信息的輸出方面,學生的技能水平還有待提高。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因為二外是全新的課程,很多學生是從零基礎開始學習;二是因為學習時間比較短,課時較少;三是沒有語言環境,學生練習的機會不多;四是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及自覺性等方面還有待改進和加強。
(三)學生對二外選修課的期待
1.二外選修課教學存在的問題。調查顯示,學生認為二外選修課在教學方面存在突出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課時數偏少。課時數的設置是否合理,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和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二是班級人數不合理。眾所周知,語言學習適合小班教學,每班25人左右是比較合理的。人數過少學習氣氛不夠濃厚,人數過多則讓老師無法兼顧到每位學生。三是授課老師責任心不強。由于是選修課,個別老師尤其是外聘教師的責任心不強,或者沒有使用正確科學的教學方法。加上學習外語本身難度就比較大,因此,有些學生會學而無味或學而無獲。
2.學生對二外選修課教學的期待。有53.42%的學生希望有外籍教師來上二外選修課,能夠學到比較地道的語音。53.42%的學生希望上課過程多開展一些小組活動,進行合作學習,增加課堂的互動。56.16%的學生希望上課過程當中加入一些情景模擬教學,在仿真的生活或工作情景當中邊學邊練。另外有60.27%的學生希望上課的時候能欣賞一些外語影視作品,創造一種較為輕松的氛圍,有助于語言學習。
二、相關建議
針對上述高職外語類學生二外選修課現狀,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學校應重視二外課程,充分利用國際資源
掌握多門語言的復合型人才將來更占優勢,因此建議高職院校適應社會需求,重視第二外語教學,盡可能多地開設二外選修課程,并引導學生根據專業特點、自身愛好及發展需要來選擇二外課程。同時,合理設置課時與學分及班級人數,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學習時間;采用靈活的考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校還要加強對任課老師的監督管理,提高教學質量。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聘請外教老師授課;充分利用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優質社會資源和國際交流機會,服務于外語教學。
(二)教師應因材施教,加強教學管理
建議老師根據學生的學情來選擇難度適中的教材,安排教學進度,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增加課堂的互動活動與教學內容的趣味性。由于是選修課程,建議加強課堂教學管理和嚴格執行考勤制度,尤其是對一些自律性和學習自覺性較差的學生。
(三)學生應端正態度,改進學習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建議首先從主觀能動性抓起,讓學生認識到二外學習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樹立信心和決心。其次要改進學習的方法和技巧,遵循外語學習的規律,巧學而不是苦干。還應自覺利用課后時間,加強聽、說、讀、寫等技能的訓練。增強團隊精神,合作學習,提高學習成績。
筆者通過本次調查研究,了解到了高職外語類專業二外選修課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改進二外選修課學習和教學的建議和策略。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有待以后進一步研究和改進。
【參考文獻】
[1]宋亮.越南語作為獨立院校第二外語教學現狀研究[J].法制與經濟,2013(1)
[2]馬麗麗.高職院校二外德語的發展處境與建議[J].現代交際,2010(7)
[3]廖桂湘.淺談高職專科院校二外日語教學[J].考試周刊,2010(18)
[4]陸鳳梅.二外選修課俄語教學中的俄英對比方法[J].甘肅高師學報,2014(1)
[5]黃錚.二外越南語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1(37)
【基金項目】2016年度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中青年骨干教師基金項目;2018年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創新課題“廣西高職外語類專業學生二外選修課情況調查研究”(XSK18059)
【作者簡介】梁麗君(1978— ),女,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高職英語教學、英語教師發展。
(責編 蘇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