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鶴,李祥林 ,范瑞娟,張 萌,阮雅敏,鄭月甜,楊 巖,趙 毅
(山西省運城市中醫醫院,山西 運城044000)
尋常型銀屑病屬中醫“白疕”范疇,是皮膚科常見的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皮膚病,以皮膚紅斑、丘疹、鱗屑、瘙癢為特征,刮除鱗屑可見薄膜現象和篩狀出血點現象。尋常型銀屑病病程較長,復發率高,部分患者可能伴隨終生,目前仍缺乏根治方法[1]。筆者對采用益氣消斑方治療的氣虛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的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運城市中醫醫院治療的29例氣虛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的病歷資料,男16例,女13例;年齡15~66歲,平均(37.48±13.72)歲;病程最短30 d,最長40年。
1.2 診斷標準 ①西醫診斷標準:參考《中國臨床皮膚病學》[2]進行診斷。典型皮疹為粟粒至綠豆大紅色丘疹、斑丘疹或斑塊,可融合成片,邊界清楚,周圍有炎性紅暈,浸潤顯著,表面覆蓋厚積的銀白色鱗屑。輕輕刮除鱗屑可見一層淡紅色半透明薄膜(薄膜現象);刮除薄膜后出現點狀出血。②中醫診斷標準: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及《中醫臨床診療術語:證候部分》[4]中肺脾氣虛證辨證標準。主癥:病情穩定,少數新發皮疹,皮損范圍較大,或連接成片,顏色黯淡,皮損浸潤肥厚,鱗屑厚而污濁,病程長;次癥:乏力,脘痞不舒,納呆,舌淡有齒痕,苔白滿布,脈虛。具備以上主癥及兩項次癥者,即可診斷。
1.3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者;就診前1個月未系統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治療者;無其他嚴重疾病者。
1.4 排除標準 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既有中藥過敏史者;重癥尋常型銀屑病及其他類型白疕;合并心腦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病者。
29例患者均采用益氣消斑方治療。處方:生黃芪、茯苓各30 g,黨參片、白扁豆各20 g,陳皮、豬苓、蒼術各15 g,白鮮皮、三棱、莪術、甘草片各10 g。每日1劑,水煎煮取汁300 mL,飯后溫服,早晚各1次。治療1個月。
3.1 觀察指標 ①對治療效果進行回顧性研究,分析病程、病情程度對療效的影響。②銀屑病皮損面積和嚴重性指數(PASI)評分:根據表1進行評定[5],PASI評分=(E頭+I頭+D頭)×A頭×0.1+(E上肢+I上肢+D上肢)×A上肢×0.2+(E軀干+I軀干+D軀干)×A軀干×0.3+(E下肢+I下肢+D下肢)×A下肢×0.4。③隨訪治療后3個月的復發病例,復發是指臨床痊愈患者皮損重新增多。

表1 銀屑病皮損面積和嚴重性指數評分表
3.2 療效評定標準 以PASI積分變化評定療效,采用尼莫地平法:療效指數=(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臨床痊愈:皮損基本消退,臨床癥狀消失,療效指數≥95%;顯效:皮損大部分消退,臨床癥狀明顯減輕,療效指數為70%~95%;有效:皮損部分消退,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療效指數為50%~70%;無效:皮損消退不明顯,臨床癥狀未減輕或惡化,療效指數<50%。總有效=臨床痊愈+顯效。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誘發因素 29例氣虛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中明確誘發因素有5例,包括喝酒2例,情緒刺激2例,感冒1例。
(2)病程對治療效果的影響 病程長短與治療效果無明顯相關性,提示病程不影響療效。見表2。

表2 29例氣虛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病程對治療效果的影響(x±s)
(3)病情對治療效果的影響 相同治療時間內,治療前PASI評分高低即病情的嚴重程度與治療效果無明顯相關性,提示治療前病情嚴重程度不能作為預測療效的指標。見表3。

表3 29例氣虛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對治療效果的影響(%,x±s)
(4)療效比較 治療后3個月總有效率明顯高于治療后1個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9例氣虛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不同治療時間療效比較(例)
(5)治療3個月后復發例數 治療3個月后電話隨訪,有兩例患者復發加重。
近年來銀屑病發病率逐漸上升,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20世紀人類十大頑癥之一,一直是世界皮膚科重要研究項目之一。現代醫學雖在尋常型銀屑病的治療中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其病程長,易反復發作,西藥治療毒副作用明顯。中醫辨證論治尋常型銀屑病有一定優勢,從血論治的辨證方法是當代中醫治療該病的常用方法,清熱涼血是臨床醫家公認的通治原則[6],并在臨床工作中取得了顯著療效。但從血論治的辨證思路并不能滿足所有尋常型銀屑病患者證型治療的需要。隨著社會結構的改變,人們生活習慣隨之變化,過度飲食導致脾胃受損,臨床常表現為脾虛證,脾虛則濕不化,濕邪阻滯,氣機不通,久則成瘀,阻滯肌膚,肌膚失養,則化生皮損。李祥林等[7]認為氣虛型銀屑病多為久病傷正,肺脾氣虛;氣虛統攝無權,余熱內擾,血溢肌腠絡脈而見紅色斑丘疹;肺脾氣虛,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輸布皮毛肌腠,肌膚失養即見皮損色淡,斑塊巨大,銀白鱗屑厚濁難消。
氣虛型尋常型銀屑病病程較長,紅斑色淡,皮損呈斑塊狀或斑片狀,上覆片狀銀白色鱗屑,舌質淡、體胖大,脈弱或虛,治宜益氣健脾利濕兼活血消斑,采用益氣消斑方治療。方中四君子健脾益氣,黃芪補益肺脾,為君藥,使脾健而統攝有職,氣血生化有源;豬苓、白扁豆、蒼術、白鮮皮健脾祛濕,為臣藥,使補而不滯,標本兼治;三棱、莪術活血消斑,為佐藥,使血行則氣行;甘草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益氣健脾、活血祛濕消斑之效。
本文回顧性分析了中醫益氣消斑方治療29例氣虛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的療效,發現本次調查患病男女比例為16∶13,提示男性比女性更易患銀屑病,這與中國多次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基本一致[8]。本研究結果顯示,氣虛型銀屑病病程的長短及病情的嚴重程度不影響治療效果。治療1個月后有效率明顯高于其他方法治療其他類型銀屑病療效[9]。3個月復發率較低。發病因素多為飲酒、情緒、感染,與符文好[10]等報道較為一致。治療期間觀察無明顯毒副作用。綜上,益氣消斑方治療氣虛型尋常型銀屑病具有一定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