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恩,申 濤,石寶序
(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人民醫院,山東 日照276807)
不安腿綜合征是臨床常見的中樞性感覺運動性疾病,以安靜或夜間時強烈要求活動肢體為主要表現,多伴隨患肢深部奇怪的不愉快感,活動后可得到部分緩解。該病雖無危及生命的危險,但可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筆者觀察健康宣教、風市穴穴位埋線、口服多巴絲肼、風市穴穴位埋線配合多巴絲肼治療原發性不安腿綜合征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日照市嵐山區人民醫院收治的40例原發性不安腿綜合征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空白組、藥物組、埋線組及聯合組,每組10例。空白組男4例,女6例;平均年齡(55.60±11.32)歲;平均病程(5.10±1.23)年;治療前國際不安腿綜合征嚴重程度評定量表(IRLS)評分(22.00±5.16)分。藥物組男3例,女7例;平均年齡(56.40±12.27)歲;平均病程(5.60±1.36)年;治療前IRLS評分(20.70±4.59)分。埋線組男4例,女6例;平均年齡(54.80±12.74)歲;平均病程(5.40±1.37)年;治療前IRLS評分(20.50±5.64)分。聯合組男5例,女5例;平均年齡(53.50±11.82)歲;平均病程(4.80±1.45)年;治療前IRLS評分(21.00±5.79)分。4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治療前IRLS評分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符合國際不安腿綜合征協作組2003年修訂的診斷標準[1]:難以抑制活動雙腿的愿望,常伴有多種不適的感覺癥狀;安靜時出現或加重;活動后部分或完全緩解;傍晚和夜間加重。同時具備以上4項,確診為原發性不安腿綜合征。
1.3 排除標準 糖尿病、帕金森病、妊娠、貧血、慢性腎功能不全、周圍神經病變、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者;過敏體質者及合并嚴重精神疾病者。
2.1 空白組 給予常規宣教。對患者進行健康宣傳教育,提高患者對原發性不安腿綜合征的認知,減少患者思想顧慮,培養健康的睡眠作息習慣,睡前避免飲用咖啡及含咖啡的飲料。
2.2 藥物組 在空白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多巴絲肼片(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30198)治療。每晚睡前口服125 mg。連續服藥6個月。
2.3 埋線組 在空白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穴位埋線治療。取穴:風市穴,在大腿外側部的中線上,腘橫紋上7寸。方法:使用12號腰椎穿刺針(揚州眾仁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磨平針芯,高壓蒸汽滅菌消毒,常規消毒腧穴局部皮膚,將2 c m長已消毒的0號鉻制羊腸線(淮安偉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置于腰椎穿刺針前端,后接針芯。醫師左手拇指、食指繃緊穴位部位的皮膚,右手執穿刺針,對準穴位快速垂直刺入,進針深度3~5 c m,提插3~5次;有得氣感時,一邊退針一邊用針芯將羊腸線推入穴位內,出針后用無菌棉簽按壓針孔止血,后用無菌創可貼覆蓋皮膚進針點。囑患者3 d內不洗澡,防止感染。每15 d治療1次,每次治療取一側風市穴,兩穴交替使用,連續治療13次,治療期間注意飲食清淡。
2.4 聯合組 在空白組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應用藥物組及埋線組的治療方案。
3.1 觀察指標 ①不安腿綜合征嚴重程度:以治療前后IRLS[2]評分變化情況評定。IRLS包括5個有關不安腿綜合征癥狀頻率與嚴重程度的題目和5個有關不安腿綜合征患者生活與睡眠方面問題的題目,每個題目0~4分,總分最多40分,評分越高病情越嚴重。4組患者治療前均進行IRLS評分,空白組治療7個月時再次進行IRLS評分,其余3組治療結束后1個月時再次進行IRLS評分,以首次評分減去末次評分的變化值為療效評定指標。②觀察不良反應情況。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析因設計資料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3 結果
(1)IRLS評分比較 通過析因設計資料的方差分析,藥物組統計量F=18.08,P=0.000<0.05,埋線組統計量F=152.56,P=0.000<0.05,可以認為藥物治療和埋線治療單獨應用都有統計學意義;埋線與藥物(聯合組)交互作用的F=5.90,P=0.020<0.05,聯合治療的作用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4組原發性不安腿綜合征患者治療后國際不安腿綜合征嚴重程度評分比較(分,x±s)
(2)不良反應比較 埋線及藥物治療過程中,未出現埋線部位感染、血腫、損傷神經、過敏反應及服藥不能耐受等不良事件。
不安腿綜合征可以分為原發性不安腿綜合征和繼發性不安腿綜合征,前者病因不明,部分可有家族遺傳性;后者可見于糖尿病、慢性腎功能不全、妊娠、貧血等。原發性不安腿綜合征病程長,本研究納入的患者平均病程5年左右,無急迫治療需求,無危及生命的危險,故觀察過程中設立空白組對照是合理的,也符合臨床試驗倫理學的要求。西醫認為,原發性不安腿綜合征的發病機制可能為中樞神經系統非黑質-紋狀體系統多巴胺神經元損壞,如視上核、室旁核及脊髓的多巴胺能神經元損壞,補充多巴胺或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可能有效。本研究結果支持補充多巴胺治療原發性不安腿綜合征的有效性,但療效差于穴位埋線組,其原因可能與本研究療效評價在停藥1個月后評定有關,多巴胺治療的即時療效較好,停藥后可能出現癥狀反復。
中醫認為,不安腿綜合征屬“痹證”范疇,病因多與肝腎不足、精血虧虛及風寒濕邪乘虛侵襲有關,病機包括營陰不足,衛陽循行異常,陰陽蹺脈失調;陰血虛損,不能制陽,陰陽失交;經氣不利,氣血不暢,甚或寒濕凝滯,氣滯血瘀,經脈痹阻不通,肌肉、關節、筋脈失養,故而出現肢體難以忍受的不適感,如緊張酸困、麻木疼痛,或如針刺、如蟲蝕、蟻走感等。營行脈中,衛行脈外,衛氣的運行主要是通過陰陽蹺脈而散布全身,日間衛氣行于陽則陽蹺脈盛,主目張不欲寐,夜晚衛氣行于陰則陰蹺脈盛,主目閉而欲睡;又因蹺脈從下肢內、外側上行頭面,具有交通一身陰陽之氣、調節肢體運動的作用,所以,營陰不足,衛陽循行異常,夜晚陽蹺脈過盛而陰蹺脈偏虛,則睡眠失常,肢體運動失調。《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晝屬陽,夜屬陰,陰主靜,陽主動。肝藏血,腎藏精,肝腎同源,陰血虛損,不能制陽,陰陽失交,則夜晚當靜不靜,反而欲動肢體,諸癥每每夜晚出現或加重,煩擾不寧,夜不能寐。風市穴乃足少陽膽經腧穴,位于下肢外側,具有袪風濕、調氣血、通經絡的功效,為祛風之要穴;陽蹺脈行于下肢外側,交會足少陽膽經于居髎穴,維持下肢正常的生理活動;肝經與膽經相為表里,“諸風掉眩皆屬于肝”,不安腿綜合征具有風邪為病、動搖不定的特點,故取風市穴可以治療不安腿綜合征。穴位埋線是將羊腸線埋置于特定穴位,長時間刺激腧穴以治療疾病的方法,該療法具有治療頻次少、作用時間長、療效持久的特點。本研究中穴位埋線每15 d治療1次,治療過程中也未發現治療局部及全身的不良反應,結果表明穴位埋線的療效較好,且安全性高。穴位埋線使用的羊腸線含有異體蛋白,有發生過敏反應的可能性,故排除有過敏體質的試驗對象十分必要。本研究還發現,風市穴穴位埋線與口服多巴絲肼在治療原發性不安腿綜合征時存在交互作用,聯合治療療效最好,但具體的交互作用機制尚不清楚,有待進一步研究。
總之,風市穴穴位埋線配合多巴絲肼治療原發性不安腿綜合征療效確切,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