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嬌芳
(河南省修武縣中醫醫院,河南 焦作454350)
腦梗死為臨床常見腦血管疾病,多發于中老年群體,我國腦梗死患者發病3個月內病死率高達9.7%左右,約36.5%存活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1]。研究表明,腦梗死恢復期為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黃金階段,給予腦梗死恢復期患者有效治療,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尤為重要[2]。西醫治療腦梗死恢復期具有一定局限性,中西醫結合治療能進一步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本研究選取94例腦梗死恢復期患者,分組探究活血通脈湯聯合醒腦開竅針法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修武縣中醫醫院內二科治療的94例腦梗死恢復期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7例。對照組男24例,女23例;年齡45~79歲,平均(64.72±7.26)歲;腦梗死類型:多發性腦梗死8例,腔隙性腦梗死11例,基底節區腦梗死28例;病程最短2周,最長2個月,平均(1.08±0.28)個月。研究組男27例,女20例;年齡43~79歲,平均(63.58±7.57)歲;腦梗死類型:多發性腦梗死6例,腔隙性腦梗死14例,基底節區腦梗死27例;病程最短2周,最長2個月,平均(1.11±0.30)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納入標準 符合《腦梗死和腦出血中西醫結合診斷標準》中腦梗死的診斷標準[3];處于恢復期;無腦出血史;患者及其家屬知曉本研究,簽署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腦梗死急性期者;正在接受其他藥物試驗者;合并消化系統疾病、免疫功能疾病及感染性疾病者;依從性差者。
兩組患者均給予降脂、抗血小板、降顱內壓、神經營養劑、改善水電解質平衡等常規內科治療。
2.1 對照組 在常規內科治療的基礎上采用活血通脈湯治療。活血通脈湯組成:丹參30 g,當歸10 g,紅花10 g,地龍10 g,川芎10 g,白芍10 g,赤芍10 g,川牛膝10 g,麥冬10 g,生地黃10 g,雞血藤30 g,桃仁15 g,甘草片6 g。加水煎至400 mL,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治療4周。
2.2 研究組 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聯合醒腦開竅針法治療。選穴:內關、委中、尺澤、極泉、三陰交、人中。以石學敏醒腦開竅針法為基礎,人中以斜刺瀉法針刺,三陰交以斜刺補法針刺,其余諸穴以直刺瀉法針刺,針刺得氣后留針30 min,每日1次,持續治療6 d后休息1 d。治療4周。
3.1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采用Spitzer生活質量指數(QLI)評定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4]。
3.2 療效評定標準 治療后根據中醫證候積分改善情況進行療效評定,中醫證候包括偏身麻木、智能減退、頭暈目眩,采用4級評分法,0、1、2、3分分別表示無、輕度、中度、重度。基本痊愈:中醫證候積分降低≥85%,臨床癥狀基本消失;顯效:中醫證候積分降低70%~84%,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有效:中醫證候積分降低30%~69%,臨床癥狀好轉;無效:未達以上標準。總有效=基本痊愈+顯效+有效。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生活質量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QL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QLI評分均高于治療前(P<0.05),且研究組QLI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腦梗死恢復期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分,x±s)
(2)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62%,高于對照組的78.72%(P<0.05)。見表2。

表2 兩組腦梗死恢復期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腦梗死后局部腦組織處于缺血缺氧狀態,引起神經功能缺損,導致多數恢復期患者肢體處于伸肌痙攣或異常運動狀態,采用有效方法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常規內科治療根據患者癥狀給藥,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神經功能,但其整體療效有待提高。中醫認為腦梗死屬于“中風”范疇,主要病因為氣血虧虛,致使血行不暢、瘀血內阻而引發本病,治療以活血化瘀、行氣通絡為主。活血通脈湯由丹參、當歸、紅花、地龍等組成,具有行氣通絡、活血化瘀之效,可使氣旺血行,祛瘀而不傷正,有效疏通瘀阻脈絡。方中當歸、桃仁、地龍等能改善血流動力學;麥冬、白芍等能改善腦組織缺血、缺氧狀態,促進神經功能恢復[5]。針刺為中醫治療腦血管疾病的常用方法,針刺人中可醒神開竅;針刺內關可疏通經脈,增強氣血;針刺三陰交可調節肝、腎、脾三臟;針刺極泉可活血通絡;針刺尺澤與委中可清熱化濕;上述諸穴共刺可醒神開竅、行氣通絡。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醒腦開竅針法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腦組織供血供氧,且能對抗腦缺血引起的炎癥反應,進而達到改善神經功能的作用[6]。王海濤等[7]將通腦湯與醒腦開竅針法聯合應用于血管性癡呆患者,其神經功能、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均得到明顯改善。本研究將活血通脈湯聯合醒腦開竅針法應用于部分腦梗死恢復期患者,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及QLI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活血通脈湯聯合醒腦開竅針法可從多機制、多途徑改善腦梗死恢復期患者神經功能,進一步改善臨床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望成為腦梗死恢復期患者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
綜上所述,給予腦梗死恢復期患者活血通脈湯聯合醒腦開竅針法治療,能顯著提高治療效果,改善預后效果,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