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海波,李興華
(1.河南省濮陽風濕病醫院,河南 濮陽457000;2.河南省濮陽市中醫院,河南 濮陽457000)
風濕病為臨床常見病,以關節疼痛、對稱性關節炎、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表現,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1]。目前,臨床治療風濕病的常用藥物有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和非甾類抗炎藥等,雖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容易復發。為提高臨床療效,筆者在常規西藥治療基礎上加用活血益氣除濕祛風湯治療風濕病,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在河南省濮陽風濕病醫院治療的風濕病患者90例為觀察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例。對照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41~68歲,平均(45.25±3.68)歲;病程2~11個月,平均(6.84±2.49)個月。觀察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40~67歲,平均(45.36±3.59)歲;病程1~12個月,平均(6.82±2.51)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河南省濮陽風濕病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納入標準 符合風濕病臨床診斷標準[2];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重大心理及精神疾病者;伴有肢體、言語功能障礙者;藥物過敏者。
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西藥治療。醋酸地塞米松片(安徽金太陽生化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4021845)口服,每次0.75 mg,每日2次;阿司匹林腸溶片(合肥久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4022127)口服,每次0.3 g,每日3次。治療8周。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活血益氣除濕祛風湯治療。處方:丹參、雞血藤各30 g,川牛膝、薏苡仁、走馬胎、黃芪、首烏藤各20 g,茯苓12 g,絡石藤10 g。隨癥加減:伴灼熱者,加防己10 g,黃柏12 g;伴刺痛者,加當歸8 g,桃仁10 g,紅花12 g,川芎14 g;伴血虛者,酌加制首烏及當歸。每日1劑,取汁200 mL,分早晚兩次溫服。治療8周。
3.1 觀察指標 ①功能活動分級情況。1級:患者可以完成關節活動,且未見任何異常;2級:患者可完成日常活動,但關節有不適感;3級:患者關節活動受到限制;4級:患者需長時間臥床休息,生活無法自理。②生活質量:采用健康調查量表(SF-36)評定生活質量[3],評分指標包括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社會功能、精力、健康狀況、軀體疼痛、生理職能和生理功能,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3.2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關節功能障礙、關節疼痛及關節紅腫等臨床癥狀均消失,疾病未再次發作;有效:上述臨床癥狀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活動未受到顯著限制,未復發;無效:上述臨床癥狀均未改善,病情加重,或者疾病再次發作。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功能活動分級情況比較 觀察組功能活動分級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風濕病患者功能活動分級情況比較[例(%)]
(2)生活質量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精神健康、生理功能、情感職能、生理職能、社會功能、軀體疼痛、精力及健康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56%,高于對照組的82.2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風濕病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風濕病指結締組織、軟組織、肌肉、關節及骨骼病變等多種疾病,此類疾病具有患病時間長、發病率高及發病隱匿等特點,臨床表現以關節出現膠黏樣僵硬、關節腫脹、關節功能障礙及壓痛等為主,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如果未及時治療,會導致病情加重,引發關節疼痛,增加致殘率。阿司匹林腸溶片具有鎮痛、解熱作用,同時抗炎效果明顯;醋酸地塞米松片具有顯著抗炎效果,有助于減輕、防止組織對炎癥的反應。但長期應用有一定的不良反應,如誘發消化道潰瘍及糖尿病等疾病,影響治療效果。中醫認為此類疾病是因氣血運行受阻,加之長時間不愈合使肢體麻木僵硬導致。本研究在常規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活血益氣除濕祛風湯治療風濕病,方中丹參能化瘀活血,加快冠脈血液循環,避免血栓的形成[4];雞血藤可祛風補血活血,疏通經脈;薏苡仁健脾;黃芪補氣,可加快血液循環;牛膝可祛風止痛;首烏藤散結解毒。諸藥合用,可實現止痙活血止痛、散結解毒及活血的目的,防止血栓形成,加快冠狀動脈血液循環,改善患者關節腫脹及疼痛等臨床癥狀。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功能活動分級情況優于對照組,SF-36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常規西藥治療基礎上加用活血益氣除濕祛風湯治療風濕病,能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和關節活動功能,值得臨床推廣。

表2 兩組風濕病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