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宏健
對優秀羽毛球運動員山口茜的技戰術分析
殷宏健
成都大學,四川 成都,610106。
通過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山口茜近兩年的主要6場比賽進行數理統計與分析,對其各項技戰術能力和特點進行分析總結。結果顯示:山口茜是一名攻守兼具,技術全面,進攻特征明顯,耐力和跑動能力強的運動員。在前場技術中主要以搓放網技術占據主動實現得分;在中場技術中主要以抽擋技術為主;后場技術充分體現了主動強勢的進攻性。主要的得分技術為殺、吊、搓放技術;主要的失分技術為殺、吊、高遠球等技術。
羽毛球;女子單打;技戰術
在2016年倫敦奧運會后,隨著李雪芮遭遇傷病,王儀涵,王適嫻等為代表的中國羽毛球女子單打主力隊員的相繼退役,年輕小將陳雨菲,何冰嬌等隊員尚未具備捍衛中國羽毛球女單世界冠軍地位的實力,中國羽毛球女隊迎來了不可避免的新老隊員交替的陣痛。與此同時其他各國的女單選手在強勢崛起,其中,日本選手山口茜就具有鮮明的個人特色。身高僅156cm的山口茜,對中國羽毛球女子單打運動員造成了巨大壓力[1]。截止到2018年9月,國際排名為第2名,而在2018年4月18日,其國際排名升至第1,成為日本第1位排名國際第1的單打選手。本文通過對山口茜在比賽中的使用的技戰術進行統計分析,揭示她在比賽過程中運用的技戰術特點,探究其在技戰術使用上的優勢和劣勢,分析總結其主要的得分點和失分點,為我國女子羽毛球單打技術發展提供一定的依據。
本研究以日本優秀羽毛球女子單打運動員山口茜近期比賽的技戰術作為研究對象,對其2017年到2018年間參加的比賽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視頻進行統計與分析,共計6場,15局比賽,584回合。通過對選取的山口茜的2017年、2018年間6場比賽視頻進行觀看與統計分析,對山口茜的發球、接發球技戰術,在前場、中場、后場技術使用的技戰術進行統計與分析。
參賽情況如下表所示:

表1 山口茜參加賽事

表2 發球技術統計
在一場羽毛球比賽中,發球技術是唯一不受對手干擾而由自身掌握主動權的技術。發球這一環節標志著每一分球的開始,良好的發球可以控制比賽的節奏,占據比賽主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山口茜有218次采用的是發后場高遠球技術,占比72%,山口茜的發高遠球技術比較到位,失誤率低,僅失誤3次,良好的發球技術給對手造成了進攻上的壓力,山口茜的防守能力也很強,銜接速度快。發網前小球的頻數為80,占總比的27%,失誤1次。通過發球技術分布可以看出山口茜的發球變化較少。
山口茜的網前小球采用的基本都是發正手網前小球,這一技術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和欺騙性,發球之后轉體速度快,銜接迅速。山口茜發高遠球和網前小球都是采用正手位,這與她本身身高不高有著較大的關系,正手技術有利于快速轉體,移動到位。平快球技術僅使用兩次,占比1%,也說明山口茜較少采用反手位的發球技術。在觀看比賽視頻的過程中發現,山口茜在比賽中選擇發網前球的時機主要選擇在整場比賽的后半部分,在這一階段,比賽雙方的體力都消耗巨大,選擇這一發球方式也是節省體力的戰術體現。

表2 接發球技術統計
作為隔網對抗項目,接發球與發球都要力求掌握主動,破壞對方意圖[3]。優秀的接發能破壞對方的戰術意圖,同時為本方的后續戰術創造條件。在所有比賽中,山口茜對接發球技術的使用主要還是體現了穩定性。挑球一共使用7次,占總比2%;撲球一共4次,占比1%;搓放網17次,占比5%;推球41次,占比12%;高球101次,占比31%;吊球135次,占比42%;殺球24次,占比7%。在比賽過程中,山口茜在面對對方發高遠球技術時,大多采用吊球和高遠球的接發球技術,穩定性強,能夠為后面技戰術的使用奠定基礎。在面對網前小球時,山口茜較多采用推球和搓放網的接發球技術,雖然很難一拍得分,但是有利于占據主動,限制了對方的直接進攻。在面對對方發球不到位時,也會果斷采取撲球和殺球的進攻手段。
高水平的女子單打對抗主要是多拍多回合的較量,較少出現一拍或少拍直接得分的情況,一場比賽少則半個小時,多則接近2h,雖然21分新賽制的主要趨勢是用時縮短,但是女子單打則不同[4]。本文研究的6場比賽用時基本都接近1h,其中用時最長的一場比賽甚至達到了1h4min。山口茜利用自身體能和移動能力的優勢,在接發球階段盡量控制比賽的穩定性,不是被動式的回球,而是頻繁使用吊球、搓放等體現了較強的主動壓迫性的技術。

表3 前場技術使用情況統計
在處理前場球時,山口茜主要運用搓放球和挑球技術,這與姜修珍[5]在文章中所提出的看法相契合。搓放球技術一共使用了420次,占比35.6%;推球技術使用了200次,占比16.9%,挑球技術使用413次,占比35%,說明山口茜在處理前場球時善于控制對方的后場;其他技術則是時機合適時結合使用,占比比較低。網前技術使用的情況可以看出山口茜擅長網前技術,使用熟練,手上動作細膩;挑球技術使用比例高可以看出她更偏向于通過挑后場來回擊,通過防守反擊的戰術來獲得得分機會。
前場技術不是整體得分的主要手段,但也不容忽視。在前場得分球中,主要的得分技術是搓放網技術,分別占比29.4%和35.5%。勾對角的得分率也比較高;挑球技術作為過渡技術,得分率很低。主動失分情況,搓放網的失誤率分別為26.3%和36.8%,挑球技術和勾對角技術失誤率為12.3%。

表4 中場技術使用情況統計
面對殺球進攻,山口茜主要是采用擋網技術,及時跟進,為下一拍做準備,共使用179次,占比為56.1%;中場球速度快,要求反應迅速,動作及時。中場球大多處于運動員的腰部位置,使得運動員會較多采取過渡性的回球方式。雖然不太具有直接進攻得分進攻的機會,但是也多會采取威脅性較強的技術[6],抽球和推球技術也是山口茜較多采用的技術,一共綜合使用56次,占比17.6%。當對方起高球不到位時,山口茜的主動進攻性迅速反應動作,攔吊技術具有一定的進攻性和突然性,有利于給自己創造得分機會;當對方起球失誤時,山口茜的及時殺球也十分果斷有效。
中場球技術主要是作為過渡性的攻防轉換定位,能直接得分的比例較小,其主要是為了破壞對方的意圖和為自身創造進攻的機會,所以直接得分點較少。

表5 后場技術使用情況統計
由表5可以看出,山口茜在面對后場球時,采取在穩定控制中偏向進攻下壓的處理方式。高遠球是較多使用的回球方式,共使用337次,占比29%;殺球共使用193次,占比17%,且殺球線路多為斜線;吊球489次,占比42%。直接進攻殺球結合速度快、落點刁、動作一致性強的吊球技術使用,殺吊結合,適時地改變節奏,迷惑對手,也節省體力。除了直接的殺球得分,通過控制落點,“欺騙對手”,使得對方回球失誤得分也是非常重要的方式2。山口茜的吊球技術更偏向于“劈殺”技術,進攻性更強。反手技術使用較少,僅占2%,在面對反手位的球也是盡可能采用轉身頭頂擊球的方式,拒絕承認被動。說明山口茜是打法偏主動的運動員。
后場球是主要的得分點,殺球結合吊球則是山口茜主要的得分手段。殺球占后場得分總比的78.8%,吊球占比15.3%,高遠球占比4.7%,抽球占比1.2%。在經過國際羽聯賽制改革實行21分新賽制后,女子單打呈現出比賽用時反而增長的特點[4],偶然性增加,進攻性明顯增強[7]。女子單打也同樣呈現出進攻性增強的特點,山口茜在后場通過殺球技術得分的高比例表現出她明顯的強勢進攻性。

表6 比賽總得失分情況結果

圖1 總得分分布
通過表6和圖1可以看出,山口茜的總得分為295,其中主動得分為138分,占比46.8%;對手失誤為157分,占比53.2%。說明山口茜的主動進攻能力和對球的綜合控制能力都很強。通過進攻直接得分;通過打控球,利用自身的體力優勢形成多拍回合,消耗對手的體力,造成對方回球不到位導致失誤。
失分總分為292分,其中主動失分為159分,被動失分為133分,說明在激烈的對抗中,山口茜的控球能力隨著多拍的消耗,球落點之間的長距離導致回球吃力,使得主動失誤也并不低。通過觀看視頻發現,山口茜在被對手所限制而失誤之后,會連續3-5分都難以擺脫失誤的出現,產生無謂的失誤,這也是山口茜失誤較高的原因所在。
當今世界羽毛球比賽的激烈競爭,2005年6月,國際羽聯進行改革后[8],21分新賽制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心理能力、技戰術綜合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戰,比賽節奏明顯加快,進攻加強[7]。山口茜這名運動員的各項素質能力都很全面,尤其是在長時間、多回合的女子羽毛球比賽中,更是憑借驚人的耐力、優秀的奔跑能力和強勁的進攻能力在國際羽壇長期占據較高的排名位置。
山口茜是一名攻守兼具,技術全面的運動員,除了身高的明顯短板各項素質能力都很優秀,尤其是體力耐力和奔跑能力,很大程度上彌補了身高的所謂短板,甚至成為山口茜的個人標簽。
(1)在前場技術中主要以搓放網技術占據主動實現得分,通過推球和挑球技術來控制對方的后場,調動對方的跑動從而為自己創造進攻的機會;
(2)在中場技術中主要以抽擋技術為主,最大限度爭取主動,擺脫進攻,實現攻防轉換;
(3)后場技術充分體現了主動強勢的進攻性,是比賽的主要得分點,主要運用殺吊結合技術,面對反手位置頭頂技術占據主要,拒絕承認被動;
(4)山口茜的得分和失分都比較高,主要的得分技術為殺、吊、搓放技術;主要的失分技術為殺、吊、高遠球等技術。
山口茜的技戰術有著鮮明的個人特色,充分發揮自身的體力和跑動優勢,通過控制對方后場進行殺吊進攻,然后快速上網搓放、撲、勾球,進攻性表現突出,但是失誤率也居高不下,要在積極進攻得分的同時注意控制,降低失誤率;在發球技術的運用上可以更多樣性,改變發球的節奏,打亂對手接發球的節奏;在后場技術時注意進攻的時機,勉強進攻反而會使得自身面臨被動;在多拍相持階段時,技術的使用要更靈活多樣化。
[1] 趙瑩瑩.世界優秀羽毛球高矮女子單打運動員技戰術對比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15.
[2] 張 輝.隔網對抗(持拍類)項目技戰術特征[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7,31(04):65~69.
[3] 楊成波.持拍隔網對抗類項目(乒、羽、網)訓練學特征的比較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
[4] 于 勇.21分每球得分新賽制對羽毛球運動影響及其對策分析[J].體育科技,2007,28(03):24~26.
[5] 姜修珍.世界優秀羽毛球女單冠軍技戰術特征分析[D].2015.
[6] 付 娜,張超慧.新舊賽制下羽毛球女子單打后場技術分析[J].實踐與探索:200.
[7] 鐘建萍.新舊賽制下羽毛球男子單打優秀選手技戰術特征的對比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08.
[8] 葉奧婷.中外優秀羽毛球女單運動員技戰術特征的比較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15.
Analysis on Techniques and Tactics of Excellent Badminton Player Qian Yamaguchi
YIN Hongjian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106, China.
By means of literature, video observati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makes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n the main six competitions of Shankou Xi in the past two years, and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its technical and tactical abili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Yamaguchi is an athlete with both attack and defense, comprehensive technique, obvious attacking characteristics, strong endurance and running ability. In the front field technology, it mainly uses the scrub net technology to occupy the active achievement score; in the midfield technology, it mainly focuses on the extraction technique; the back field technology fully reflects the active and strong offensive. The main scoring techniques are killing, hanging, rubbing and laying; the main losing techniques are killing, hanging, A technique such as a high ball.
Badminton; Women's singles; Techniques and tactics
G847
A
1007―6891(2019)04―0074―03
10.13932/j.cnki.sctykx.2019.04.18
2019-02-19
2019-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