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摘 要 目的:探究將口腔種植修復治療方案應用于牙列缺損患者口腔修復治療中的效果,并評價其應用意義。方法:2016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牙列缺損患者76例,分為兩組,各38例。對照組以常規(guī)方式作為修復方案,試驗組則在此基礎上加用口腔種植修復治療方案進行治療,對比兩組的治療總有效率以及治療滿意度。結果:試驗組治療總有效35例,治療總有效率92.11%;對照組治療總有效24例,治療總有效率63.16%;對比分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 05)。同時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的治療美觀度較對照組來說明顯更優(yōu),其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對口腔修復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時,應用口腔種植修復治療方案,能夠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有助于促進患者的口腔健康,是一種積極且有效的治療方案,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牙列缺失;修復;牙科治療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和醫(yī)療水平的不斷發(fā)展,現代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升,在這種狀況下,人們對口腔健康也有了更高的要求[1]。牙列缺失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病癥,對于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會造成極大的影響,在口腔疾病發(fā)展過程中,患者可能會在疾病的影響下出現缺牙或牙齒間隙的狀況。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單純應用義齒修復方案進行治療,其獲得的修復效果無法滿足臨床治療標準。所以治療方案的選擇是保證患者康復的關鍵因素[2]。本次研究中,探究將口腔種植修復治療方案應用于牙列缺損治療中的效果,評價其應用的意義,取得了一定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牙列缺損患者76例,分為兩組,各38例。對照組男18例,女20例;年齡54-76歲,平均(64.4±4.3)歲。試驗組男19例,女19例;年齡54 - 77歲,平均(64.1±4.8)歲。所有患者經臨床診斷均存在牙列缺損癥狀,患者經臨床體檢不存在其他全身性疾病或相關禁忌證,所有患者經診斷后,均采用口腔修復方案作為治療手段。患者的個體信息不對本次研究結果造成影響,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次試驗中患者一般資料經統(tǒng)計分析,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方法:①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修復方案進行治療。②試驗組患者則應用口腔種植修復治療方案:所有患者在開展治療前對患者口腔進行完全清潔,并清理患者牙周組織。根據患者的具體牙列缺損狀況,選擇植體型號,做好患者的凝血以及血糖等常規(guī)檢查,拍攝患者的根尖片以及口腔區(qū)片,詳細記錄相關數據,并測量患者受植區(qū)的牙槽骨密度和高度,初步設定手術方案。與患者的要求達成一致后,可以進行模擬義齒植入,常規(guī)消毒患者口腔,并注射2%利多卡因進行麻醉,剝離患者牙槽骨后定位植入區(qū),采用三菱先鋒鉆進行導向,噴水冷卻,將試植體植入骨孑L中,檢查吻合程度,吻合程度良好后可對患者進行植入。在治療完成后,囑咐患者常規(guī)應用抗生素并定期漱口,保持口腔衛(wèi)生,手術后0.5個月后可進行拆線。
統(tǒng)計學方法:本次研究中涉及的各項數據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進行數據統(tǒng)計處理。試驗結果中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等數據應用百分比(%)的形式表達,采用X2檢驗;患者一般資料中涉及的年齡信息數據則采(x±s)的形式進行數據記錄,試驗結果采用f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療效判定標準:①痊愈:患者牙周狀況良好,口腔病癥得到解決,患者的口腔狀況具有良好的美觀度,不影響患者日常咀嚼和語言功能。②有效:患者口腔癥狀良好,口腔病癥得到解決,患者的美觀度得到一定調整,日常生活中偶感不適,但不影響患者的正常功能。③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未見改善,甚至出現加重趨勢,沒有達到治療目標。同時采用我院自主制定的調查表,對患者的治療滿意度以及外觀美觀度進行評價,得分為百分制,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美觀度、滿意度越高。
結 果
試驗結果中,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35例,治療總有效率92.11%;對照組治療總有效24例,治療總有效率63.16%。將試驗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試驗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的治療美觀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 論
牙列缺損會對患者的正常咬合功能和語言功能造成一定的影響,并且還會影響患者的面部美觀[3]。但隨著近年來口腔醫(y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大多數牙列間隙患者都可以選擇手術方案作為治療方式來改善患者的口腔狀況[4]。
在對牙列缺損患者進行治療時應用口腔種植修復具有較好的效果,并且這種方法在近年來的口腔科臨床獲得了較廣泛的應用[,。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手術方案能夠有效清除患者口腔內的病理性因素,有助于調整患者牙齒排列狀況,提高其整齊度,并且還能改善患者的面部美觀度。同時這種方案還能確保患者口腔內余留牙周組織的健康,使患者在修復完成后,修復體具有高度的穩(wěn)定性,延長患者修復體的使用壽命,并改善患者修復體應用效果,降低修復體脫落或移動的發(fā)生率[6]。
綜上所述,對口腔牙列缺損患者進行口腔修復治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是一種積極且有效的治療方案,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黃遠燕.口腔種植修復與常規(guī)修復在牙列缺損治療中的效果及對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影響[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8,5(35):64.
[2]李運祥.牙列缺損應用口腔種植牙修復與常規(guī)修復治療的對比[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8,5(34).89.
[3]王愛平.口腔種植修復和常規(guī)固定修復對牙列缺損治療的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94):41.
[4]李愛民.口腔種植修復與傳統(tǒng)固定義齒修復治療牙列缺損的效果比較[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8,5(32):87—88.
[5]武麗坤.口腔正畸結合修復應用于牙列缺損患者的臨床評價[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8,22f321.4544—4545.
[6]鄒俐琳.口腔種植修復與常規(guī)修復對牙列缺損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預后效果評價[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8,5f3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