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梅 王鳳

摘要 目的:通過對影響新生兒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相關因素的干預以延長留置針留置時間。方法:對2016年3月-2018年3月影響新生兒科各胎齡、體重的新生兒780例外周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相關因素進行研究。結果:有效干預后干預有效率達87.74%。結論:通過有效干預,提高了留置針的留置時間,減輕了就醫負擔,提高了就醫體驗和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 新生兒;留置針;留置時間;相關因素;研究
靜脈注射、輸血、臨床輸液的主要手段便是靜脈留置針。近年來,臨床中廣泛運用靜脈留置針技術,其可以減少血管穿刺次數、降低靜脈血管壁損傷、刺激性小、肢體小范圍活動不易脫出、提高護士工作效率和減輕患者疼痛、可提高患者就醫體驗感等。并且其在危重患者輸血、輸液、靜脈營養和藥物等方面優勢顯著[1-3]。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我國靜脈輸液規范規定為72 - 96 h,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將留置針的最佳時間也規定為72 - 96 h。
資料與方法
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新生兒科各胎齡、體重的新生兒780例,分析外周靜脈穿刺留置時間長短,以相似的穿刺技術、同一廠家生產的靜脈留置針,經過對患兒胎齡、體重、外周靜脈留置時間等相關因素進行研究和改善,為新生兒外周靜脈留置針選擇更好的固定方式、封管液,以便更好地為患兒服務。根據出生時的胎齡(GA)分類選取不同CA段患兒:①足月兒:37周≤GA< 42周(260 - 293 d)的新生兒535例;②早產兒:GA< 37周(<260 d)的新生兒。其中GA< 28周稱為極早早產兒或超未成熟兒,165例;34周≤GA< 37周(239 - 259 d)的早產兒(晚期早產兒)60例。③過期產兒:CA≥42周(≥294 d)的新生兒20例。
根據出生體重分類:①正常體重兒:BW≥2 500g并≤4 000g的新生兒。②低出生體重兒,BW<2 500g的新生兒。其中BW<1 500g稱為極低出生體重兒,BW<1 000 9稱為超低出生體重兒。③巨大兒;BW>4 000g的新生兒)。
方法:(l)全員培訓提高全科護士留置針的穿刺技術及相關因素的觀察。(2)置管方法:①外周靜脈穿刺時緩慢進針,留置針針頭與皮膚呈15°- 30°;角度太小則套管與血管壁接觸面太大,易滲漏,太大易刺破血管后壁,所以角度過大或過小均有不良反應;②回血后將進針角度壓低(約5°- 15°),隨后再進針1 -2 mm,可提高穿刺成功率,減輕對血管的刺激;③采用邊退針芯邊送套管,針芯退速過快,易造成穿刺失敗,因為套管會因無支持而出現彎折;④套管應全部送入血管內,防止出現套管滑出血管外而導致液體滲漏,應盡量提高穿刺成功率,力求一針見血,因新生兒可利用的血管相對有限,操作時動作要輕柔,避免留置針在血管內來回移動,避免機械損傷,一次穿刺成功可提高血管的利用率,減少血管破壞。
減少脫管的發生率,加強固定。在減少脫管和液體滲漏方面,非常重要的是妥善的固定,穿刺時助手與操作者相對而站,用雙手固定患兒穿刺部位,待套管完全送人血管后立即用輸液貼固定針翼,為避免套管滑出血管外,導致穿刺失敗,最后一條膠布交叉固定針翼。
嚴密觀察局部反應,嚴防液體外滲:由于新生兒患者多數存在營養不良和低蛋白血癥的情況,禁食時間較長,需獲得有效的靜脈營養,輸入的血漿、氨基酸、脂肪乳等均會對血管產生較強的刺激,為減輕對血管的刺激,應盡量減慢輸液速度,盡可能延長留置針時間,必要時可用生理鹽水沖管,某些藥物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再加上患兒煩躁及家屬護理不當等原因,易導致套管部分或完全滑出血管外,引起藥物外滲,輕者會出現局部疼痛腫脹,重者會出現組織壞死等情況。故在輸液過程中,護士應對病情變化及輸液部位的反應進行密切觀察,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并妥善處理。
結果
研究表明,患兒血液處于高凝狀態者留置時間較短,通過抗凝處理后留置針留置時間較之前稍長。研究藥物因素的影響,藥物對血管無刺激者時間較長;研究不同的固定方法的影響,同個部位直接采用敷貼固定比采用敷貼和膠帶固定的留置時間短。研究不同穿刺部位的影響;腋下和腹股溝靜脈留置時間最長,其次是四肢小靜脈,最后是頭皮靜脈。研究封管液及封管方法,前者易堵管,后者無堵管;采用脈沖式正壓封管和正壓式封管前留置針不易堵管。操作人員的無菌意識的影響,無菌意識強的操作人員,留置部位不易感染,留置時間較長。操作者的穿刺技術影響;一針見血的,留置針留置時間較長,患兒肢體末梢循壞及活動度的影響;末梢循環差及活動度較強的患兒留置針留置時間較短,同理反之,通過妥善約束患兒和增加患兒末梢循環,留置時間較前者長。研究胎齡及體重的影響;胎齡及體重跟留置時間成正比,研究留置針留置深度的影響;留置針留置長度跟留置時間成正比。研究不同類型的留置針的影響,不帶正壓留置針留置時間與帶正壓的留置針留置時間相比,什么留置針留置時間更長,見表1。
討論
本院新生兒年住院例次達4 000余例次,靜脈穿刺問題已經是影響新生兒住院質量的問題之一。應研究延長新生兒外周靜脈留置時間,統一標準,加強護士培訓,觀察影響新生兒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相關因素,提前干預,延長留置針的留置時間,減輕患兒痛苦,提高患者就醫體驗,提高護士工作效率,保證靜脈輸血、輸液,提高危重新生兒搶救成功率。
參考文獻
[1]吳曉燕.腋靜脈留置套管針在新生兒NICU靜脈營養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8,22(IC):230-231.
[2]肖艾青,謝立華,馬媚媚.腋靜脈留置針在極早產兒靜脈營養液輸注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4(5):99-100.
[3]瞿湘貴.丁學慧,雷曉春.等套管針留置時間及細菌培養觀察[J].護理研究,2003,7(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