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玉文
從教以來,常聽同仁說到:我是數學老師,我不會說;我是數學老師,我寫不好。2019年5月30日下午,商都縣教體局特邀《中國教師報·班主任周刊》主編褚清源為商都縣中小學工作室成員做了一場題為《相信寫作的力量》的專題報告。聆聽褚主編的報告后,我覺得數學同仁說這句話,只不過是為自己的任教找了一個偷懶的理由而已。身為教師,我覺得不論任教哪一門學科,必須要突破寫作這道坎兒,方能向專家型、卓越型教師邁進。
褚主編的專題報告分別從“為什么要進行專業寫作”“怎么進行專業寫作”“如何邁出寫作的第一步”到寫作的原則、程序、如何進行投稿等角度展開,以及他采訪的全國一線教師的寫作案例等與大家交流分享。
整場報告,褚主編并沒有引用高深的寫作理論知識,也沒有套用教育論著的專業術語,有的只是一線樸實教師的真實案例,有的只是一些通俗易懂的富有哲理性的字字珠璣。與會同仁,都被褚主編執著的教育情懷、淵博的學識魅力、癡迷的寫作精神深深地折服、默默地感染。褚主編的報告再次激起我對寫作的漣漪,引發了我更多的深思。
作為一線小學數學老師的我,時至今日,年過半百,在教壇上走過了整整三十個年頭。走過的教書生涯不算短,可留下值得回眸的教育足跡不多,文字記載少之又少。“讓自己的人生具有作品感?!瘪抑骶幍慕鹁鋾r刻縈繞在我的耳畔。初中文化的我,歪打正著成為國家的正式老師。一路走來,雖有貴人相助,高人所逼,近一兩年內,偶爾有篇自己的隨筆出現在當地報端,激動之后并沒有持之以恒,繼續付諸筆端。再加上自卑心理作祟,身為小學數學老師,自己又是“先天缺氧文憑低,元氣不足智商差”這種,始終認為自己能力有限,寫不出個啥,也寫不了啥。就這樣,一晃走過教書的黃金時段。
聆聽褚主編的報告,他那擲地有聲的話語,句句是經典,處處說給那些不會寫作的人聽,“開始寫比什么都重要”“微寫作”“有小目標”“寫小事情”“進入一個寫作圈子”“相信量變的力量”“寫作是教師從優秀走向卓越的最后一公里”“寫作之后,人生豐盈”“手指能指出月亮的位置,但月亮不在手指上”……再次勾起我寫作的欲望,感恩分享,也感謝遇見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
中外知名的數學家,哪一位不是從寫作開啟深入探究的。如,在《第56號教室的奇跡》里,雷夫·艾斯奎斯老師獨創的閱讀、數學等基礎課程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北京市優秀教師、數學特級教師吳正憲,她創造了孩子們喜歡的數學課堂,她的數學教學被稱作為“愛與美的旋律”。再如,華應龍、徐長青……這些名家大師哪一位排斥寫作?
記得最早縣教體局工作辦的領導,為了激發大家的寫作興趣,在參加培訓后,要求我們寫五十字的體會;加入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工作室規定,每次的培訓體會寫出“百字文”;褚主編在報告中談到“微寫作”,從一百五十字開始。褚主編指出我們寫作停滯不前的原因,要克服寫作恐懼癥,突破情緒障礙,尋找自己喜歡的、擅長的、感動的、陣痛的,怎么說、怎么做、怎么認識就怎么寫,圍繞真實的、微小的、新穎的角度去努力,寫出更好更多讓自己滿意的教學反思、課堂實錄、教育故事、管理案例、成長感悟……
從《相信寫作的力量》專題報告結束,已過去兩天時間。這兩天,看著小學數學工作室的所有成員,不斷地梳理培訓心得,不斷在微信群里發文。老師們引用褚主編的金句為題,暢談自己的培訓感悟:《相信量變的力量》《寫作是教師從優秀走向卓越的最后一公里》《閱讀之前,世界很小;寫作之后,世界豐盈》《教師更應該寫作》《堅持才是硬道理》……在《寫作和閱讀是一對孿生兄弟》這篇文章中,馬老師這樣寫到:寫作傳遞給他人的是一種力量,散發出誘人的芬芳;在《你想找到教育的詩與遠方,請寫作!》這篇文章中寫到:主動思辨,堅持謀變,才能真正發生質的飛躍;在《寫作的開始》一文,李老師傾訴自己內心的寫作之痛,聆聽褚主編的寫作方法與技巧,給他一種茅塞頓開之感:“‘自己的感受和傾聽是至關重要的,是寫作的源泉。因為感受是發自內心的一種傾述,傾聽是走向和諧對話的開始,寫作是追求卓越學習的良好開端。”
不為失敗找理由,只為成功尋方法。我自豪,我是數學老師。因為寫作是對教育教學中各種現象進行歸類、整理、反思,以達到學以致用;寫作是對過程進行加工,提煉其精髓;寫作是對事物本質進行抽象、概括;寫作是推理能力的提升、邏輯思維的凝練;寫作亦是學科知識的綜合應用。
我深切地感受到:寫作已經從數學同仁的心靈生發,寫作正在記錄我們成長的足跡,寫作正在豐盈我們的人生、充實同仁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