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琳
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筆者認為,巫溪縣要真正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就應該結合本縣縣情,以巫溪縣良好的生態環境為依托,走一條高質量發展鄉村旅游的道路。
一、巫溪鄉村旅游發展的必要性
隨著當前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越來越向往美好的生活。“遠離城市喧囂,回歸鄉村寧靜”已經成為人們對于幸福生活的基本訴求。鑒于此,鄉村旅游作為一種新型旅游方式,發展前景十分樂觀。
(一)巫溪發展鄉村旅游的政策支撐
一是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戰略。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二是2016年8月19日至20日,習總書記參加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為鄉村旅游發展繪就出宏偉藍圖。從十八大以來到黨的十九大報告,黨中央和國務院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政策,鼓勵推動鄉村旅游發展。逐步形成了國家對于鄉村旅游的頂層設計構建,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了政策利好的大環境。巫溪縣應以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為根本遵循、依托當地良好的生態資源,理性選擇高質量發展鄉村旅游的道路。
(二)巫溪發展鄉村旅游的前景樂觀
鄉村旅游作為21世紀的新興產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融合貫通一、二、三產業共同全面發展,結果必定能帶動可觀的經濟效益,促進地區經濟進一步發展,之前已經有成功案例作出示范。例如,在重慶市內就有石柱縣走出一條“康養旅游業”引領“大鄉村旅游”,建設“全域康養勝地”的特色發展之路,目前已收到良好效果。而巫溪作為一個山清水秀的農業縣,只適合依托自身生態優勢,借助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發展鄉村旅游,在高質量上下功夫,前景一片大好。
二、巫溪鄉村旅游發展的可行性
巫溪縣之所以適合發展鄉村旅游,主要源于本縣特殊的生態優勢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相對便捷的交通。上述條件都是發展鄉村旅游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要素。所以,巫溪是天然的鄉村旅游勝地。
(一)巫溪生態環境優越
巫溪縣位于重慶市東北部,處大巴山東段南麓,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巫溪縣也是全國綠化模范縣,獲得過“綠色中藥出口基地”、“全國魔芋種植重點基地縣”、“中國綠色生態馬鈴薯之鄉”、“2011中國改革年度縣”等榮譽稱號。截止2017年底,全縣森林面積412.5萬畝,森林覆蓋率68.3%,排名全市第二。豐富的森林植被也決定了巫溪宜人的氣候和優質的空氣質量,縣內四季分明、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名列全市第一。因此巫溪也被譽為天然的綠色氧吧。以上構成巫溪發展鄉村旅游的先決條件。
(二)巫溪文化底蘊深厚
文化是旅游的載體,鄉村旅游作為生態地區發展旅游的未來支柱性產業同樣需要文化支撐。在巫溪境內的巫鹽文化歷時悠久,從唐虞時期開始持續五千多年。早在《史記·股本紀》中就記載了對商朝復興起過至關重要作用的兩個巫:第一個就是巫威,另一個是巫咸之子巫賢。因此巫溪又被稱為“巫咸古國”。有關巫咸國,《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裁:“大能之中有靈出、成、巫即、巫彭、巫姑等十巫,從此升靈,百藥愛在。”這無疑為巫溪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文化支撐,必然引發各方游客的探尋和興趣。
(三)巫溪自然資源豐富
從鄉村旅游的產業特征來看,豐富的自然資源能夠為鄉村旅游提供有力的基礎保證。據調查統計,巫溪縣共發現礦產18種,探明儲量的有8種。縣境內高等植物達2000余種,其中牧草約61科150種,以禾本科為主,豆科、莎草科次之,此外還有大量蕨類和其它雜草。縣域內中藥材種類繁多,在全國統一普查的363種藥材中就有43%產于巫溪,現有40余種藥用植物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物種,因此巫溪素有“天然藥海”之稱。縣境內脊椎動物達350余種。同時,巫溪縣還有大寧河等15條主要河流,且均屬長江水系。
三、巫溪高質量發展鄉村旅游的路徑探索
巫溪要發展鄉村旅游,就要結合巫溪本地生態資源良好的地區特點,走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以“生態旅游”為總方向,以鄉村振興的國家戰略為契機,以高質量為發展要求,力爭為重慶鄉村旅游發展建設提供“巫溪模式”。
(一)規劃布局要高
一個產業要發展,首先要在宏觀上做好規劃布局,前期規劃就像一個指南針,引導產業走向正確的方向。一是政府要成立鄉村旅游領導小組。專項研究、統籌巫溪鄉村旅游的具體發展,要對巫溪鄉村旅游的戰略定位有一個基本定調,以此指導巫溪鄉村旅游的走向。巫溪鄉村旅游的發展應以“生態旅游”為總方向、采用“ 文旅融合”的發展方式,在游客的身體和心靈上大做文章。二是巫溪鄉村旅游應以鄉村振興、長江經濟帶為契機,結合精準脫貧、污染防治攻堅戰,明確要在“旅游+”上下功夫,做到部門聯動,舉全縣之力,推動巫溪鄉村旅游向縱深發展,從而最終輻射帶動整個巫溪經濟全面發展。
(二)硬件保障要高
巫溪要發展鄉村旅游首先要考慮在相關硬件和設施設備上下功夫,完備的硬件保障是發展鄉村旅游的基礎條件和剛性需求。一是要改善交通條件。首先,巫溪到主城區的交通道路不僅要做到四通八達,交通工具的可供選擇上還要多樣化。其次,本縣內的交通道路也要適當的整修加寬,從而達到發展鄉村旅游所需要的指標。二是大力建設跟鄉村旅游有關的設施設備。這種設施設備的建立一定要和純粹的發展農家樂區分開來,要建設相關方面的配套設施。同時還要考慮設施的容量,確保能保證足夠多的游客開展相應的旅游活動,從而使巫溪的鄉村旅游高質量高起點發展。
(三)人才培養要高
人才是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巫溪要發展好鄉村旅游就要強化鄉村旅游專業人才的培養。一是通過招聘和人才引進機制,吸引、招聘、引進一批專業技術人才;二是引導、鼓勵巫溪在外地發展的企業家、鄉賢回鄉投資發展鄉村旅游;三是鼓勵本縣跟鄉村旅游相關的從業人員為巫溪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技術服務和業務指導;四是開展諸如鄉村旅游專業培訓、派出鍛煉、學習交流等形式,使巫溪鄉村旅游的人才培養進入良性互動、循環壯大的軌道,從而提升本縣鄉村旅游人才隊伍專業化水平。
(四)宣傳策略要高
巫溪要發展鄉村旅游,就一定要做好各類媒體宣傳工作。一是要全面實施政府主導、企業支持、媒體跟進“三位一體”宣傳策略;二是加大廣告投入,充分利用電視、手機、報紙等各種載體,進行全方位、多地點、多角度立體轟炸式宣傳;三是要在市區地鐵、高速路口、會展中心、發展論壇等不同場所不斷宣傳;四是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等自媒體,線上線下同步宣傳,形成多渠道、高密度的疊加效應,吸引南來北往、源源不斷的游客來到巫溪的鄉村旅游。
總之,巫溪發展鄉村旅游可謂大勢所趨、前景廣闊,只要思路清晰、規劃合理,相信巫溪鄉村旅游一定能夠向高質量的方向發展,從而最終使鄉村振興在巫溪落地生根。
(作者單位:中共巫溪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