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純杰
高職院校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隨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需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整個過程,將學生的培養教育與企業的發展需要聯系起來。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企業文化,可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前了解企業狀況,探尋未來發展的目標和方向,以期未來更好地適應企業需要,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
一、企業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把優秀企業文化融入職業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實現企業文化培養人的目的,是職業教育對企業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也是企業自身發展對職業教育提出的需求。二者皆以人為本、以培養人為目標,內在要求一致。第一,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所有職工共同的信念,將企業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提高學生職業道德素養;第二,學習企業文化可使高職學生培養科學態度、科學精神、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真理觀;第三,企業文化倡導愛崗敬業、團結協作、艱苦奮斗的精神,有助于學生道德水平的提高;第四,企業文化融入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以良好的職業教育環境,讓學生及早獲取企業體驗,從而培養正確的職業觀和擇業觀,可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二、企業文化融入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2+2”策略
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和實踐中積累出一定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形成企業文化。一方面,職業教育面向企業需求,以就業為導向。另一方面,企業渴望有良好職業素養的人才,希望學生入職后迅速適應企業就業環境。職業學院應遵循職業教育的客觀需求,在學生思政教育中融入企業文化,通過“二個引進”和“二個走出”率先培養學生職業道德修養和職業技能,使學生就職后能順利適應從業環境。
(一)引進校企合作,通過聯合辦學,進行企業文化教育,建立學院思政教育與企業文化融合的平臺,使高職學生的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實現專業教學同企業實踐的統一。企業參與教學改革,優化課程設置,更新教學內容,為企業培養優秀人才。高職院校以企業的價值標準為導向,以服務企業為目標,以企業的需求標準來培養學生。在制定教學計劃、安排教學內容、選取教學方法中充分體現企業特色,在各專業教學環節中融入企業文化。
(二)引進企業政工人員或高技能人才進入學校從事輔導員等學生管理工作,在學生日常思政教育中融入企業文化和規章制度教育。企業文化進課堂,按照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針對性地培養學生,潛移默化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營造企業文化氛圍、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協作精神,使學生提前體驗企業氛圍,讓學生畢業后能盡快適應企業,以優良的職業競爭力和社會適應能力邁出校門。
(三)組織學生走出校門進企業參觀實習,實現企業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的有機結合,促進學院思政教育與企業文化的交融和對接。使學生近距離學習企業文化的內涵和要求,以主人翁的身份認識企業,培養出愛崗敬業的情操。高職院校可與合作的企業共建學習實踐基地,增強專業知識和企業文化學習的針對性。學生深入到企業一線,親身體驗并感受實習企業生動形象的文化和精神,增強對企業文化的直觀認識。在參觀、實習、實踐中耳濡目染,可培養學習興趣,使他們熱愛企業,主動以企業的標準來衡量自己,努力提高個人學業水平,增強未來對職業的適應能力,將來迅速融入社會。同時,深入企業參觀學習,汲取企業文化的營養,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建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
(四)組織學生走出校門參加職業技能大賽,使學生開闊眼界,爭創一流,通過技能培訓,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使他們能盡早適應就業需求。通過職業訓練活動,營造職業氛圍,統一實訓服、工具包、胸卡。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和操作流程上崗生產,體驗完整的企業文化氛圍,使企業文化的思想入心入腦,促進優秀企業文化與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的交融互動,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優秀的技能型人才。
高職院校為企業培養技能型人才,與企業互通共贏。把企業文化融入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養良好的人文素養和職業道德素養,使學生提前了解現代企業核心價值理念,提升就業能力,有利于培養新時代高素質職業技能人才。同時,融入企業文化教育,可使學生了解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特色,從而增強高職畢業生對該企業的文化了解,順利完成從高職學生向一線職工的切換,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人才。
(作者單位:山鋼集團 山東工業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