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來慶
【摘要】目前,休閑漁業已成為漁業各產業形態中發展最快的產業。進入到“十三五”,漁業發展到了轉型升級的新階段,探尋如何破解資源環境約束、提升產業質量效益,推動漁業轉方式、調結構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成為了現階段漁業發展的主要任務。
【關鍵詞】休閑漁業 發展 探索
發展休閑漁業是推進現代漁業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加快漁業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抓手,是推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方向,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
一、我國休閑漁業發展現狀
休閑漁業是利用各種形式的漁業資源,通過資源優化配置,將漁業與休閑娛樂、觀賞旅游、生態建設、文化傳承、科學普及以及餐飲美食等有機結合,向社會提供滿足人們休閑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實現一二三次產業融合的一種新型漁業產業形態。
新中國成立后,休閑漁業大致經歷了20世紀70—80年代萌芽起步期及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和提升規范期。隨著中央、地方層面競相出臺發展政策規劃,休閑漁業市場需要越來越旺盛,社會資本投入越來越大,管理監管越來越完善。我國休閑漁業發展迅速,規模不斷增大,從業主體和人數持續增加,2017年,休閑漁業產業接待游客達到2.2億人次,產值708.42億元。
二、我國休閑漁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當前休閑漁業發展迅猛,也存在諸多問題,解讀問題的產生,探尋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是當前從業者的應有之義。
1、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
2010年至2017年休閑漁業產值年增長18.87%,可謂迅猛,但在漁業總產值中比重低,2017年全國休閑漁業產值708.42億元,只占漁業經濟總產值的2.86%。產業發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省份,山東、江蘇、湖北三省產值占到全國總量的57.02%,呈現東部地區優勢明顯,中部地區發展空間大,西部地區發展是短板的特點。從產業類型看,休閑漁業產值主要來自休閑垂釣和采集業及旅游導向型休閑漁業,觀賞魚產業、水族館產業和出口貿易業均未得到充分發展,釣具、釣餌、水族設備等產業拉動效應不強。
2、政策支持缺乏統一性、系統性
相關部門出臺支持政策,缺乏統一性、系統性,對休閑漁業定性不準,只作為一般第三產業對待,對用地、融資支持力度不夠。相當多的漁業養殖企業轉型做休閑漁業時遭遇到土地難題,配套設施用地短期內無法解決,制約了產業發展。休閑漁業投資大,周期長,社會資金投入謹慎,市場融資難,產業自身發展困難。休閑漁業涉及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安全、交通、娛樂、餐飲、導游、管理模式、法律法規制定等多個方面,導致部門政策缺乏系統性,難以實施有效管理。
3、經營類型單一,規模偏小,層次、人員素質低
休閑漁業產業現有經營單一,規模小、效益差,大部分休閑漁業基地經營活動以池塘和常規魚類為主。2017年全國旅游導向型休閑漁業經營主體38030個,其中,規模以上經營主體4039個,僅占總數的10.62%,缺乏真正集觀賞、垂釣、捕撈、住宿、餐飲、娛樂于一體的綜合型休閑漁業企業。從業人員素質相對較低,基本上屬“4050”人員,文化程度低,專業培訓少,缺少休閑服務業的專門知識和技能,服務不規范,隨意性大,難以滿足消費者需求和偏好,制約了休閑漁業發展。
三、休閑漁業未來發展探索
為更好的促進休閑漁業健康發展,探尋問題有效解決方法,是當前管理之必需。
1、加強頂層設計,整合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準確定位休閑漁業產業,把休閑漁業作為一、二、三產業融合與文旅、科教等聯系密切的新產業形態。加強頂層政策設計,整合相關部門職能,統一出臺扶持政策,特別是涉及土地、資金、人才等方面的政策要有針對性,更好的促進休閑漁業產業發展。
2、加強規劃指導,整合資源,突出特點、形成品牌
我國地域廣闊,資源豐富,各地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各具特色,江河湖庫和都市鄉村各不相同,歷史淵源、經濟基礎和人文習慣千差萬別,各地在發展休閑漁業時要充分考慮當地特點,加強規劃指導,整合特色資源,減少重復建設和同質化競爭,形成合力,創建本地的休閑漁業品牌。
3、強化產業支撐,提高自我造血能力,健康持續發展
休閑漁業在我國現階段需要能夠自我造血,生存發展。做到一產生產,二、三產業聚人氣、創名氣,能錦上添花反哺一產,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4、堅持正確發展理念,創新思路,提高從業者素質
創新思路,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落實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發展方針,重視漁業生態保護,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綠色發展引領休閑漁業發展。行業健康發展,人才是關鍵,休閑漁業作為新業態,需要高層次綜合人才和高素質技能人才,人才匱乏,制約了產業發展。有關部門要制定規劃,培養專業人才,特別是利用漁技人員培訓、漁民培訓等項目,高校、論壇、講座等形式,盡快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5、完善管理體制,健全標準體系,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出臺推動休閑漁業規范健康發展的指導性文件,完善行業管理制度,研究制定管理規范等規章,對休閑漁業具體事項做出明確規定,促進休閑漁業安全持續健康發展。根據休閑漁業的不同類型,研究制定具體操作規范及服務標準,引導休閑漁業發展標準化。通過整合資源、強化品牌建設,打造一批管理規范、服務標準、帶動力好、競爭力強的休閑漁村、基地、文化活動,示范帶動休閑漁業產業發展。
參考文獻:
[1]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局.中國休閑漁業發展報告(2018). 2018.5-26.
[2]喬金亮.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局局長張顯良:休閑漁業將迎來快速發展期.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