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利平 陳懇
摘要:從認知語言學的內容進行分析,隱喻是十分關鍵的一項內容,也是該語言學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現有的語言學內容中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應用。隱喻不僅僅涵蓋著語言學的思想內容,還能夠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體現著人的思想方式。隱喻語言是文學本身的一種表現模式,也是語言學中一項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對于語言學進行探索和理解,能夠讓人們在日常的生活應用中找到使用文字的修辭手法。
關鍵詞:英國;文學評論;文章;隱喻
在社會文化語境模式下,隱喻形成了比較鮮明的文化模式,不同的隱喻內容能夠展現出不一樣的深層次思想內容與文化內涵,具有隱喻功能的中英文共性文化,對相關的內涵以及隱喻作用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與理解,能夠更好地幫助英國文學中隱藏的文化背景以及其主題思想,對于提升英語學習英文閱讀能力起到十分關鍵的推動作用。為了進一步理解和研究隱喻的內容,本文就隱喻進行英國文學評論作品的分析,并對相關的發展進行討論。
一、隱喻在英國文學評論文章中的作用
隱喻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并且得到十分廣泛應用的說話方式,這樣的模式也是人類語言表達的基本類型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只需要仔細觀察,就能夠發現周圍有很多隱喻的表達,隱喻在日常生活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與角色,也正因為其應用的比較頻繁,研究人員對于該項內容的研究也沒有進行深入的分析。將隱喻作為一種修辭手法是完全不夠的,在對該內容的分析階段,應該將應用、全面、多層次進行進一步的內容分析,以此達到全面的意義。
在英國文學作品的內容中,為了教學方便,在課程中讓學生進行深入的了解與欣賞,了解到西方文化的背景以及價值,以這樣的形式來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以及英語理解能力。但是,在一些英國的文學評論文章中,隱喻的應用常常會影響到學生對于作品的正常分析與理解[1]。
隱喻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日報對話以及人們的思想都可以有進一步的展現,隱喻的相似之處在于能夠通過人們相對熟悉的方式來改變對于未知的抽象事物改變,使熟悉的對象轉移到陌生的對象上,并將其進行形象化的表述。
二、隱喻的應用
在古希臘的神話以及詩歌內容中,隱喻的手法會被常常使用。在蘇格拉底文化的形成之前,很多哲學家都喜歡采用隱喻的方法在童話的編寫中進行應用。所以,他們在童話語言中通過隱喻的模式來表達他們當時的真情實感,并對當時的時代特點進行思想感受的融合[2]。因此,當讀者對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行猜想階段,其實就是對作者使用隱喻內容的詮釋。在隱喻手法產生開端,很多學者都對這樣的一種表現手法產生了質疑,其中柏拉圖尤為嚴重。所以,隱喻的發展十分曲折。在“修飾學”和“詩學”中,亞里士多德在文學作品中時刻展現著隱喻獨特的魅力,并且十分充分的表述出隱喻的類型、特點、性質以及功能等諸多內容。按照隱喻的定義來說,亞里士多德將隱喻分成了四個方面的內容,并且,在實際的應用階段,還將事物進行了生動性的內容烘托,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和狀態,文字的鮮明和陳述內容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嚴格梳理。雖然亞里士多德對于隱喻該種方法的推廣以及使用十分重視,但是對于隱喻依舊懷有一種質疑的態度,所以在他的聲明中能夠看出,隱喻的使用能夠促進文學內容在魅力方面的提升,但是其表達方式以及方法方面依舊存在牽強的情況,需要將客觀事物進行進一步的練習,同時隱喻的含義不能太過淺顯,否則內容得不出深刻的意義,這樣的模式確實會喪失隱喻的真正功能[3]。
三、隱喻的發展
隱喻在1930年得到了進一步的認知與重視,在重視之中,將隱喻變成不僅僅只是單純詞的含義,也是一種思考與思考之間思維模式碰撞的重要原則。
假如對于人的思維方式是隱喻來說,那么產生出來的所有語言都會展現出隱喻的含義與特點。由于人類的概念體系都能夠表現出隱喻的性質,鑒于此,每一個人都能夠適應并理解隱喻的含義。但是相關的語言學家、哲學家以及修飾學專家都對該項內容沒有重點的分析,知識將隱喻變成一種文學的修飾手法,并沒有將隱喻的深層次意義進行挖掘,這樣的重要性確實就會導致隱喻意識沒有辦法充分激發。眼睛看到的世界只是客觀世界展現的內容,隱喻的過程就是將客觀世界通過隱喻的方式進行不斷轉換,同時,對于隱喻的體系來說,將其進行研究與機制方面的摸索,不僅能夠為隱喻今后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保證,還能夠進一步的促進我國的文學發展進程[4]。
四、英國文學作品評論文章中社會文化的融入與隱喻的關系
隱喻的內容不僅僅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語言現象,也是人們思維模式的一種典范,雖然我們對于隱喻的使用內容并不陌生,但是隱喻的使用與文化知識以及社會背景情況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英國文學評論,運用隱喻能夠充分論證作者對于某個方面的熟悉程度,這樣的模式能夠讓作者在不同的領域獲取知識,還能夠讓讀者在進行閱讀過程中領會到作者的思想感受,這樣的寫作方式能夠展現出作者的知識面十分廣泛,寫作技巧也十分高超。
隱喻的應用與相關的社會背景文化以及文化互動方式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隱喻是文化載體模式中不能缺少的關鍵部分,文化在隱喻的應用中也有著十分關鍵的主導作用,在對過去的歷史文化以及隱喻的研究階段,相關的人員已經發現,隱喻的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作者的文化模式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情況。
同時,隱喻同作者的思維方式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隱喻作為一種修辭手段,能夠在文章的表達過程中,將文章內容的影響力以及渲染力進行進一步的展現,從認知現象的層面來說,隱喻可以被看做是類似事物的聯系,從語言手段的角度進行分析,隱喻能夠看成是一種重復重要內容的一項手段。隨著認知語言學的更深層次了解,隱喻的內容也受到了相關學者的廣泛關注[5]。
五、英國文學評論文章中關聯隱喻分析
在不同文化模式下,由于不同的語言環境,這樣的背景情況也能夠反映時代給人不一樣的生活方式與聊天方法。文化的背景差異會使得人們對英國文學作品有不一樣的認知。語言表達反映一種社會形象與民族文化模式,人們對于社會環境的了解能夠直接影響到他們的談話內容以及談話方式。英國文學評論文章中的關聯隱喻內容能夠展現出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人們的生活狀態,并將思想情況進行進一步的融合,這樣的內容才是一種語言方面的直接轉換模式。
對于隱喻的內容來說,不可能所有的作品對于隱喻的內容有著十分深入的了解與分析,需要通過知識和文化的內容構建才能夠有效合理的進行隱喻的進一步理解,或者采用文學作品的內容剖析模式對隱喻的結構進行進一步的了解與研究。
六、結語
文學中的隱喻能夠直接的對作者的親身經歷進行進一步的展現,同時,在藝術創作的文學作品中也有關于隱喻的內容,隱喻的發展已經延伸到日常的點點滴滴中,也涉及到所有的領域與方向。只有人們正確的認識到隱喻在文學中的應用,才能使得英國文學作品在欣賞階段有更加豐富的思想感受以及語言環境。
參考文獻:
[1]陳貴才,原一川.勞倫斯詩歌中的再生隱喻與英國詩歌死亡敘事傳統的互文性[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9(03):102-107.
[2]謝如月.從語法隱喻理論的意識形態視角看中國國家形象構建——以英國《衛報》對G20杭州峰會的新聞報道為例[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8,36(05):76-81.
[3]朱東華.批評隱喻框架下的英國媒體移民話語研究[J].瘋狂英語(理論版),2018(03):185-187+193+208.
[4]鹿鵬.英國戲劇作品中修辭手法隱喻的多重藝術表現力[J].戲劇文學,2018(06):100-103.
[5]霍盛亞.英國倫敦空氣污染的政治隱喻與文學書寫——以約翰·伊夫林的《防煙》為例[J].山東外語教學,2017,38(05):8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