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

[摘 要] 電子行業涂裝作業種類較多,存在導致火災爆炸、職業中毒和危險作業的安全風險,要確保涂裝作業安全生產,就必須從現場環境、電氣設施、通風和日常管理等諸多方面提出較高的要求,形成良好的安全生產管理機制,確保作業現場人、機、物、環境處于良好的受控狀態。將安全生產工作做細、做實和做到位,營造人人重視安全、人人關注細節的良好氛圍,建立涂裝作業安全生產管理規范化的工作機制,不斷提高涂裝作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關鍵詞] 電子行業 涂裝作業 安全風險 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E227 文獻標志碼:A
一、電子行業涂裝作業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電子行業涂裝作業種類較多,涉及一般噴涂、浸涂、靜電噴涂、電泳噴涂、等離子噴涂、電弧噴涂等多種類型。噴涂作業使用的漆料、稀料、粉末涂料等及有關危險化學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特性。涂裝預處理、調制、噴涂、烘干等工序使用中及運輸、貯存涂料過程中高度分散的漆霧和大量揮發的溶劑氣體,存在導致火災爆炸和職業中毒的安全風險。作業產生的粉塵、漆霧、高溫、輻射等職業危害因素較多,存在高處作業、起重作業、有限空間作業等多種危險作業。
特殊情況下,存在外場涂裝作業,作業環境更加復雜,安全風險大。要確保涂裝作業安全生產,就必須從現場環境、電氣設施、通風和日常管理等諸多方面提出較高的要求,形成有效的安全生產管理機制,確保作業現場人、機、物、環境處于良好的受控狀態。
二、電子行業涂裝作業的安全管理策略
(一)電子行業涂裝作業環境的安全管理
涂裝作業環境是滿足涂裝作業安全管理的先決條件。在涂裝作業場所項目建設實施前期,應嚴格按照建筑施工“三同時”的要求做好安全和職業衛生預評價工作,項目驗收時做好建設項目安全和職業衛生控制效果評價,以確保符合國家安全和職業衛生設計規范的要求。
對于電子行業涂裝作業環境,需要滿足以下基本安全要求。一是涂裝作業場所應設置在廠區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向,并應與生產過程相關的機加工、沖壓、焊接、裝配等工序相分隔。二是涂裝作業場所的耐火等級、防火間距、消火栓、防爆和安全疏散措施以及與其他作業場所的隔離措施、防火間距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有關規定。三是作業場所應有明確的區域劃分,打磨作業、清洗作業、調漆作業、噴涂作業應設置獨立的內部場所,且在實體墻分隔的建筑物內靠外墻一側。四是涂裝作業設備設施應布局合理,各種設備周邊應留有1m以上的空間。五是安全通道應暢通,人行通道不小于1.2m,手推車通道不小于1.5m,機動車通道不小于3m。六是現場環境一般照明應為200Lx-300Lx,噴漆房(室)照度應不小于300Lx。
(二)電子行業涂裝作業電氣設施的安全管理
電氣設施的配置和良好運行是防止火災、爆炸和職業危害事故發生的強制要求。涂裝作業場所涉及工件存放、打磨、清洗、噴涂、流平、烘干等生產工藝,現場設置有工件存放區、打磨間、清洗間、調漆間、噴涂房(室)、危險化學品中間倉庫、危廢暫存間等場所,各場所對電氣設施的要求亦不盡相同。在安全管理中,重點關注對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場所電氣設施的安全要求。
對于電子行業涂裝作業電氣設施,需要滿足以下基本安全要求:一是要做好分區分級管理,對于爆炸危險環境應按照《爆炸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的要求,將氣體爆炸危險環境劃分為1區、2區,將粉塵爆炸危險環境劃分為21區、22區。二是爆炸危險區域的電氣設備和接線,應符合《爆炸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規定的要求,其區內不應設置有引起明火、火花的設備或生產,也不應有外表超過噴涂涂料燃點溫度的設備。三是在噴涂作業場所,確定為爆炸危險環境的照明應采用冷光源防爆或隔爆燈具。四是在有限空間內使用的光源應是低壓防爆燈,潮濕環境應采用不大于12V的低壓防爆燈。五是噴漆房(室)、調漆室、危險化學品中間倉庫等易燃易爆場所內應安裝可燃氣體濃度報警裝置;涂層烘干室或烘干設備應設置溫度自動控制、超溫報警裝置,并與加熱系統聯鎖。六是不應在化學處理和噴涂區域中設置移動式用電設備和電動工具。七是涂裝作業場所應加裝視頻監控系統,易燃易爆場所的視頻監控器及線路應滿足防爆要求。
(三)電子行業涂裝作業通風設施的安全管理
通風設施的配置和良好運行是防止火災、爆炸和職業危害事故發生的安全保障。涂裝作業場所中通風設施的有效設置和使用,直接關系到現場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職業健康安全。因此,對于涂裝作業場所通風設施從設計到使用都應引起高度重視。
對于電子行業涂裝作業通風設施,需要滿足以下基本安全要求。一是涂裝作業場所應首先采用有利于局部排風的工藝和設備,以防止酸堿霧、溶劑蒸氣、粉塵等有害物質在室內逸散。二是當采用局部排風后涂裝作業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仍超過最高容許濃度時,應增加全面換氣通風。三是設有局部排風或全面排風的涂裝作業場所,應進行自然補風;當自然補風不能使室內空氣中有害物質符合規定或室溫過低影響生產時,應設置機械送風系統。四是全面通風換氣量通常應按各種有害氣體分別稀釋至最高容許濃度所需要的空氣量的總和計算;通常情況下,每平方米地板面積每分鐘至少提供0.3m3的空氣或至少1h換氣6次;但對于調漆作業,漆桶往往是敞開的,未調漆時也存在漆桶未密閉的情況,現場揮發的漆霧濃度較高,因此,調漆室需要較高的通風換氣要求,通風換氣次數應為15~25次/h。五是通風設施應確保涂裝作業場所空氣中有毒物質容許濃度應符合《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的規定,易燃易爆的氣體、蒸氣的體積濃度不應超過其爆炸下限濃度的25%,易燃易爆的粉塵濃度不應超過其爆炸下限濃度的50%。六是通風機室應與其他房間隔開,不應兼作他用;送風和排風設備不應布置在同一通風機室內。七是每年應對通風設施定期進行維護和檢測,確保其有效運行;大型噴漆房(室)控制風速應在0.25~0.89m/s,中小型噴漆房(室)控制風速應在0.38~1.30m/s;用于噴涂中小尺寸零件的噴涂箱的排氣通風裝置,空氣流速應為0.75~2m/s;有機溶劑除油清洗槽及其揮發段應采用半密閉排風罩,罩面風速應不小于0.4m/s。
(四)電子行業涂裝作業的日常安全管理
日常安全管理是防止火災、爆炸和職業危害事故發生的根本保證。做好涂裝作業安全生產管理應從系統化管理的角度出發,落實安全管理的組織機構和各級人員的安全管理職責,組織涂裝作業人員進行經常性安全教育培訓,實行風險分級管理,加強隱患排查和治理,做到制度落實、經費落實、控制措施及整改歸零落實,確保涂裝作業各環節安全生產管理有效受控。
在做好以上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時,對于電子行業涂裝作業日常安全管理,需要注意做好以下安全管理工作。一是涂裝作業場所所有的導電物體,包括工藝設備、容器、排風管、輸送涂料的管路系統、被噴涂的工件等金屬件都應可靠接地;靜電接地體的接地電阻應不大于100Ω,靜電導體與大地間的總泄漏電阻應小于1×106Ω,并每年檢測一次。二是用有機溶劑除油、除舊漆作業點周圍15m內,用風動工具除銹場所以及涂層烘干室周圍5m內,均不應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三是不應使用火爐、明火電爐、燃氣爐和燃油爐及其他明火加熱設備,采用明火作業,應履行許可審批手續。四是應定期對噴涂設備、浸漆設備、通風凈化設備、防爆電氣設備、自動聯鎖控制和信號報警裝置以及燈具等進行日常運行維護檢查,各種安全保護裝置和傳感器每年應進行檢測。五是應根據作業人員接觸物質的主要危險特性或特殊勞動條件的作業類別,按照《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范》發給涂裝作業人員適宜的勞動防護用品。六是應建立現場危險化學品泄露、中毒、中暑、火災、觸電等相關事故應急處置方案,內容應簡單明了,便于掌握,具有操作性和實用性,每年定期對現場應急處置方案進行演練、評價和改進。
三、結語
涂裝作業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個全員參與、全過程控制、全方位管理的系統工程。實現涂裝作業安全生產管理規范化,必須強化責任落實,提高員工的整體安全意識;通過開展部門達標、班組達標和崗位達標等活動,要求每一名員工熟練掌握生產安全風險及其相應的防控措施,將安全生產工作做細、做實和做到位;把安全管理落實到每一個環節和崗位,嚴格標準、規范管理,營造人人重視安全、人人關注細節的良好氛圍,形成涂裝作業安全生產管理精細化、系統化和標準化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格局,不斷提高涂裝作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