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瓊
摘要:在新時期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實現英語核心素養的有效提升是當前高中英語教學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任務。英語思維作為學生英語核心素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需要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給予充分關注的,而高中英語教學中,英語寫作又是學生思維輸出的最有效形式,因此從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入手探索學生英語思維的引導與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中英語;英語寫作;英語思維;學生素養;學生培養
從核心素養培養入手展開新時期的高中英語教學工作,是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英語核心素養是學生在英語學習的實踐過程中應該具備的英語學科相關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具體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以及學習能力。在以往的教育教學研究中,教育工作者對學生英語語言能力、文化意識以及學習能力的培養關注度較高,但對于學生英語思維能力、思維品質的培養的重視程度則還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1 英語思維培養在高中生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價值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將學生應該達到的思維品質標準做出如下說明:即學生能判斷語言和文化中的具體現象,梳理、概括信息,構建新的概念,分析、推斷信息的邏輯關系,正確評判各種思想觀點,創造性表達自己的觀點,具備初步運用英語進行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能力。而有過一定英語學習基礎的學生都能夠感受到歐美人與東方人在思維方式上是存在很大差異的,在語言表達上和語法結構上都不同程度上體現了二者在思維品質上的差異。這種差異為學生的英語寫作帶來了難題,因為英語寫作作為主觀性試題,可以將學生的思維品質、英語認知毫無保留地體現出來,更可以將學生的思維意識、價值觀、判斷能力、表達能力等毫無保留地傳遞出來。為確保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學到“皮毛”,在英語寫作教學中需要從思維品質入手對學生展開引導,因為從思維品質入手對學生進行引導,更有利于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從英語思維入手對學生進行引導,更有利于學生英語作文的規范表述,從英語思維入手對學生進行引導,更有利于學生正確觀點的把握,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因此,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進行英語思維的培養可以使學生英語能力與素養得以提升,可以使學生英語考試成績得以提升,更可以使學生觀點的正確表達、思維的合理發展提供必要幫助。
2 基于高中生英語思維培養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
那么,如何在高中英語寫作入手展開高中生英語思維的培養,才能使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得到有效提升呢?如何使學生英語英語思維的引導,有效提升高中生英語寫作效果呢?我們認為從以下維度入手展開高中英語教學是值得嘗試的:
2.1 從語言對比到思維對比,在差異中認知思維
歐美人與東方人的思維差異其最直接的體現便在語言結構上,很多高中生在英語寫作中之所以會出現各種語法錯誤,也在于其沒有真正理解英語語言結構與自身母語語言結構上的差異。因此,從語言結構對比的角度引導學生去感知英語和漢字在思維方式上的差異,進而從這些差異入手進行感知與分析,將更有利于學生在差異中對英語思維形成認知,也更有利于學生對這些思維差異給予應有的重視。所以,開展高中英語寫作訓練的過程中,教師不妨將學生出現的典型語句錯誤呈現出來,并將正確的語言順序表達出來,讓從漢語是“樹枝結構”而英語是“竹節結構”這種語言結構上的差異和思維方式上的差異更為直觀的呈現出來,進而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夠有意識地進行思維的轉換,用“英語腦子寫英語”。在這種差異對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that從句”的使用入手,讓學生呢感受英漢語言結構上的差異,再將英語簡單直接的思維方式與漢語委婉含蓄的思維方式做對比,進而使學生意識到思維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只有面對它、接受它,才能更靈活的運用它!
2.2 從平鋪直敘到導圖構建,在分析中引導思維
當學生對英語思維形成一定認知以后,教師在引導學生將這種意識融入到自己的英語寫作創作中,將更有利于促進學生對英語思維的理解,也更有利于使學生發現英語思維的價值。很多學生在英語寫作谷過程中會和語文寫作“犯相同的毛病”,即不假思索,提筆就寫,但寫到一半就會發現寫作內容與結構虎頭蛇尾,頭重腳輕,嚴重影響寫作呈現出的整體效果。唯一不同的是在書寫英語作文時,學生除了要考慮寫作的內容,更要考慮自己的詞匯量積累程度。為促進學生英語思維方式的形成,我們認為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平鋪直敘”寫作文轉變為運用“思維導圖”構建寫作框架,并在這種清晰的思維引導下完成相應的寫作任務。一般來說,高中階段學生最常見的寫作內容是以熟書信的形式展開的,為此,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閱讀完材料以后,用“W大法”進行思維導圖的設計,所謂“W大法”就是What(是什么)、Why(為什么)、How(怎么做),并圍繞這三個“W”進行關鍵詞的擴充,當學生能夠將這些內容填充完畢以后,學生清晰的英語作文寫作思路也就自然而然地呈現在了學生的面前。
2.3 從盲目寫作到閱讀積累,在儲備中發展思維
實際上,引導學生形成英語思維,最根本的策略還要依靠學生的日常積累,離開了閱讀的思維轉變只是是閉門造車,永遠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為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加強英語閱讀,在課余生活中加強英語課外閱讀,從閱讀中實現詞匯的積累、語法結構的積累,更實現英語思維的轉變。當這種儲備達到一定程度以后,學生的英語思維定會達到相應的“質的飛越”。當然,作為英語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也應該從閱讀材料入手對學生進行英語思維的有效引導。如當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譯林版英語高一第一課閱讀材料時My English improved a lot, as I used English every day and spent an hour each day reading English books in the library.教師就可以從英漢翻譯的角度鼓勵學生說出這句話的漢語語序,并引導學生在這種的對比積累中形成英語思維的儲備。有著這樣的引導,形成了這樣的能力,學生也可以在自己寫作的過程中依照這種方式進行語病的自我檢查。
3 總結
引導學生形成英語思維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的重要途徑,更是提升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重要方法,為此這篇文章提出了若干教學策略,希望對廣大英語教師有所啟示!
參考文獻:
[1] 劉會欣.論“用英語思維”的可行性[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4).
[2] 周曉燕.優化高中英語書面寫作的探索與思考[J].中華少年,2019(10).
(作者單位:湖南省耒陽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