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廣超
【摘 要】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不是看他教學成績的高低,而是看他能不能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起來,在英語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于最佳的英語學習狀態(tài)之中,使他們對英語愿意學、善于學,才算教師的水平。
【關鍵詞】教學實踐;課堂;興趣
教師的英語教學手段必須不斷更新,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交流和實踐互動,通過多種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一、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欲望
學生往往有愛說愛鬧,敢想敢說,求知愿望強烈。因此,教師必須因勢利導,不可因盲目追求課堂紀律打擊而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欲望。上課時,教師應盡可能多地用風趣幽默、或充滿懸念的語音和肢體語言組織課堂教學,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開放、寬松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這樣可以使學生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和興趣投入學習。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而英語課堂更是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充分發(fā)揮自我的平臺。當學生在各種競賽或表演中得到他人的認可,聽到熱烈的掌聲鼓勵時,就會無比興奮和驕傲。因此,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更應注重的是充分利用各種教育、教學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學習英語的良好環(huán)境。采用聽、說、唱、畫、游戲、表演等各種活動,給每個學生參與和表現(xiàn)的機會,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使他們在無意識中學會知識,進而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運用各種多媒體素材增加趣味性
英語教師對學習素材和內容的處理,應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同時要考慮到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興奮狀態(tài),使他們的學習興趣逐步提升。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興趣的情景,引導學生關注課堂,再由情景過渡到課本上的內容上,同時有效運用圖片、掛圖、實物、簡筆畫、多媒體課件等,讓所要呈現(xiàn)的內容更加直觀、富有趣味性。
英語課堂上和諧高效的教學氛圍,能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積極參與、口腦并用中增強學習興趣。學生學習英語的終極目標是交際能力在生活中得以實現(xiàn),英語語言文化背景知識得到更深層次的拓展。教師要充分研究教材,提升自己對英語的文化理解,自己首先做一名英語交際通,這樣就能在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提高英語課的趣味性。
三、注重“以生為本”,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作用
英語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學習的方式,強調在課堂教學中要尊重和促進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動精神,讓學生主動參與英語學習,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探索。即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明確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從而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yōu)橹鲃荧@取知識。英語教師要通過多種教學途徑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只有學生把學習看成是一種樂趣、一種成長需要,一種精神享受,才能產生巨大的內生動力,主觀能動性才能得到更好的體現(xiàn)。
四、建立新型師生關系,重視情感交流,培養(yǎng)英語學習興趣
現(xiàn)代教育觀認為人的本性是積極的、向上的,具有生長與進取的潛力,教育的目的是開發(fā)人的潛能、促進人的健全發(fā)展,因此,我們必須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一是建立合作的師生關系。要求教師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長者自居,不以強制的手段——訓斥、羞辱等來強迫學生服從教師的意志。二是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是指師生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愛是其中的核心要素。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大的熱情,對其各方面給予關注。愛能使教師與學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分擔挫折的煩惱。三是建立互動的師生關系。教學過程是一種師生交互作用的歷程,師生互動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學活動的效果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學生會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理解、接受教師的影響,并在行動上做出反應,學生的反應又會進一步強化或修正教師原有的教學行為。所以,師生互動構成了教學活動中的反饋機制。通過反饋可以增強教學的延展性,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四是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教育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yè),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達到師生關系的最佳狀態(tài)。
五、開展興趣廣泛、形式多樣的英語課外活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的源泉在于運用。”為了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給學生更多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機會,教師可以設計和組織多種難易適度的課外活動。通過活動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使學生認識了自我,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強自信心,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進而長久保持其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教師可以經常性地讓學生編輯英語學習園地或辦英語板報,通過自創(chuàng)自編,發(fā)現(xiàn)并解決英語學習疑難問題,還可適當刊登一些游戲方法、英語小詩歌、謎語、典故、趣聞、學生日記等。
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學生英語交流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所以,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并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真正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俊.語法翻譯教學和交際法教學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
[2]邵丹.中國初中英語學習者二語心理詞匯的調查及其對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D].遼寧師范大學,2008
[3]孫敏.新課改下的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
[4]孫麗娟.合作學習在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09
[5]郝亦佳.中美跨文化交際中文化沖突的案例研究及其對第二文化習得的啟示[D].遼寧師范大學,2010
[6]王璐.個體主義/集體主義傾向對成人英語學習者學習信念的影響[D].遼寧師范大學,2009
[7]朱瑩.雙重代碼理論在中專英語情景對話教學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