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美文學是世界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資本主義發展上升時期對世界文學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時至今日,研究英美文學已經成為跨文化交際、比較文學發展等多學科多領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課題。文章首先總結并闡述了英美文學作品語言美的三個具體體現,然后就英美文學作品語言美探究的原則與方法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英美文學;文學作品;語言美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6-018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6.177
英美文學作品語言美探究能夠以文學為突破口,通過文學以及語言的藝術研究提高跨文化交際的水平,對于我國文學語言應用以及英美文學翻譯都有著不可多得的益處。
英美文學領域中經典著作數不勝數,眾多的經典作品都集中體現出語言藝術的魅力。語言美是藝術美的重要分類之一,文學作品的語言美集中反映在語言敘述、寫作技巧以及主題情節的安排上,以增強人物、主題思想以及作品的生動性、準確性及韻律感等為主要的表現手段。具體到英美文學作品中,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戲劇性獨白的運用
戲劇性獨白的語言運用是英美文學作品中使用最多的寫作手法。所謂戲劇性獨白,即把作品人物以及創作者的內心獨白通過語言獨白的方式展現出來并加以區分。戲劇性獨白的使用,既能夠幫助讀者更加真實、清楚、客觀地了解作者的觀點,也能夠更加明晰作品人物的情感發展。與此同時,戲劇性獨白的使用能夠增強讀者的閱讀思辨思維,進一步構建起作品的多維性。關于戲劇性獨白的研究通常認為1857年詩人索恩伯里的《騎士與圓顱黨人之歌》是戲劇性獨白的源頭,直到19世紀中后期丁尼生的作品《六十年后的洛克斯勒官》對于戲劇性獨白的使用使得這種寫作手法和語言特征顯示出了獨特的藝術魅力。
(二)多樣寫作手法的使用
在眾多的英美文學作品中多樣寫作手法的使用特別多見,比如隱喻、反諷、自嘲、象征風格等都是較為常用的文學寫作手法。多樣寫作手法的使用,既能夠使敘述語言呈現出美感,又能夠使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心理刻畫等更加生動形象,更具感染力。以19世紀美國浪漫主義作家霍桑的長篇小說《紅字》為例,作品中較多地使用了象征手法、隱喻手法以及諷刺手法。比如《紅字》中森林的意象,把森林與現實社會鮮明地對比起來。再比如《紅字》中故事情節的安排,本來善良、勇敢、具有反抗精神的主人公白蘭卻站在了絞刑架下接受審判,這種反諷的創作手法的使用更能夠深刻地揭示當時泯滅和扼殺人性的黑暗社會狀況。
(三)多引經據典
經典是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通過歷史積淀,人民總結出來的智慧的結晶,經典是人們共同價值、情感的集中體現,其語言特點在于經典文化認同性、蘊含的哲理性以及語言上的簡潔性。英美文學作品較多地使用了引經據典這種寫作手法,通過對經典片段、詞匯的引用和概括性的使用,使得文學作品的語言更加具有簡潔性和深刻的哲理性。
(一)運用好當代關于英美文學的藝術理論總結
關于英美文學作品語言美的探究首先需要明晰英美文學的發展歷程,運用好英美文學的藝術理論,能夠牢牢抓住不同時期不同社會特征下英美文學的寫作特點。古希臘羅馬神話是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的源泉,英美文學作品注重人物刻畫,彰顯人性價值的寫作特征正是源于古希臘神話的創作藝術傾向。
與此同時,基督文化的興起更是對英美文學的文學意識發展產生了較大的文化影響。此外,從跨文學角度思考英美文學發展是探究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風格變遷的關鍵,比如美國文學源于英國文學并受英國文學的影響,直到19世紀以后美國文學才形成了自身較為獨立的文學體系。
(二)英美文學作品語言美探究的原則
關于英美文學作品語言美的探究還需要堅持跨文化交際的研究原則。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源于現實生活,任何文學作品的寫作都是源于現實而又高于現實的藝術表達以及情感表達。因此,在英美文學作品語言美的探究過程中既要遵循跨文化交際的原則,以“他我”沉浸在文學作品的閱讀中,又要以“本我”的態度審視英美文學的語言表達,才能夠更加客觀、全面、真實地反映出英美文學語言美的價值。
此外,要把英美文學作品置于當時的創作年代,結合當時具體的社會特征才能夠更加理解作者的創作心理、創作目的以及創作情感,才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作品中關于人物性格、情感以及故事情節的鋪墊、敘述等語言藝術的使用。對此,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學欣賞能力以及語言審美能力。
在跨文化視域下,我們要不斷關注英美文學作品的語言藝術,感受美、欣賞美,透過語言來更好地理解作品,從而進一步理解英美文學的發展狀況和社會的進步歷程。
參考文獻:
[1]何欣.跨文化視角下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賞析——評《英美文學欣賞(第三版)》[J].江西社會科學,2018(6).
[2]李櫟.基于語言學視角對英美文學作品語言特點的評論——以《紅字》為例[J].海外英語,2016(24).
[3]張慧蓮,李少敏.跨文化視域下的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鑒賞研究[J].名作欣賞,2018(36).
[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唐詩妍(1990.3— ),女,漢族,四川成都人,初級教師,英國東英吉利牙大學文學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