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院校是我國培養社會應用型人才的主要陣地,對黨建工作進行路徑創新能夠促進教育改革,為我國新時期社會建設提供有力的支持,故而在高職院校進行黨建工作創新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對黨建工作特點與創新路徑進行闡述并提出具體的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黨建工作;創新路徑;工作特點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6-019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6.182
為了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高職院校需要不斷根據新時期的特點進行黨建工作路徑的創新,為教育工作作出指導。
要實現對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特點的準確把握,就必須根據院校的特定環境和教育目的來進行,由于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通常是以應用性、技能性為主,教育專業方向更為明確,職業性要求更高。故而要更多地適應教育形勢,與黨建工作的特點進行結合,符合院校建設目的和發展方向。黨建工作也要更多地關心學生以后的發展前途,并積極考慮院校人才就業工作等實際問題。應從思想方面著手,讓黨建工作更能體現辦學思想,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利用合理科學的理論體系對教育工作進行指導,促進其發展,充分利用黨的組織能力,提高黨的領導能力,影響院校的教育組織體系,從而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正確引導[1]。要達到促進教育工作、增強院校教育的目的,提高教育者專業知識理論,精進自身的專業技能,要實現知識與技能并重,取得更為有效的教育成果。最后要對學生的入黨動機進行分析,更多地考慮學生的個人因素,進一步優化黨建工作。因此,新時期的黨建工作要具有與教育目的、辦學方針結合的特點,關心人才未來發展的以人為本的特點,提高教育工作者知識與能力的特點,能夠充分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和高校組織力度的加強。
(一)要加強思想建設
思想層面對個人的行為具有重大影響,因此進行黨建工作要更多地從思想方面著手,加強教職工和在校黨員的思想建設,同時結合新時期的新理念,讓其能夠理解黨建工作創新的重要性,集思廣益共同探索發現創新方法。
校黨領導要不斷提高思想水平,做到與時俱進,擁有適應時代的先進理念,同時提高自身領導能力和綜合素質,建立健全黨組織學習制度,并落實到具體應用過程中。不斷通過開展專題學習方式對黨員和教職工進行思想建設,通過專題學習不斷創新學習方式,并在運用理論的過程中落實到實踐中去,根據實踐不斷對理念進行完善和更新,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統一[2]。要利用目前的先進多媒體技術,開展多樣的學習方式,更新吸取先進的學習內容,從而更好地促進高校教育工作的進行。要對教育理念進行不斷的更新,并將理論應用于教職工中,實現黨建工作與高校教育工作的緊密相連,不斷加強教職工的思想政治學習,從而提高其職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在宏觀指導的基礎上實現對教育工作的大方向引導。
(二)建立高效的黨建工作隊伍
要進行黨建工作路徑的不斷創新,結合黨建工作的特點,建立一支積極高效的黨建隊伍,從而保證黨建工作的效率。團結高校師生,讓院校師生能夠更好地支持黨建工作,實現黨建工作的順利進行。要選用一批工作高效的基層黨務干部進行黨建工作,確保工作隊伍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隊伍同時要有較高的思想素質,實現思政教育的有效開展,并在工作過程中不斷提高協作能力,促進團隊素質的不斷提升,達到作風優良、責任感較強的黨員要求。
由于目前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不斷加入院校的教育工作中,為院校人才教育與教學科研力量提供了重要支持,故而不能夠松懈對其思政工作的教育,應根據院校具體情況,使用多樣化或其他便于接受的方法加強思政教育,加強年輕教職工的職業觀念教育,讓其接受先進思想理念的系統學習。同時要聽取其對黨建工作和課程改革的重要意見,并對意見的可行性進行判斷,應用于實踐中進行試驗,從而實現對教學改革和黨建工作內容的創新。
(三)完善規章制度
不僅在思想上給予其指導,也要通過不斷完善規章制度對其進行約束,促進其工作更為標準化和規范化,實現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在此期間,高校應該不斷結合自身特點,保證規章制度具有合理的科學結構,在實踐運用的過程中切實有效,具備較強的可行性,隨后對工作各個環節和工作內容進行規范[3]。要注重高職院校中黨建工作和教學工作的有效融合,在規章制度能夠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更好地適應黨建工作的進行,提高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完善過程中,要不斷地創新制度方法、創新制度體系,借鑒其他院校的先進經驗,實現黨建工作的規范化。
實現我國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要認真把握高校特點,結合辦學方針,提高黨建建設隊伍的思想建設和綜合素質,同時建立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并對其進行完善,讓黨建工作在新時期下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史菁.淺談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特點及創新路徑[J].祖國,2017(15):203.
[2]王楓.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特點及創新路徑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7(15):138.
[3]王健.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特點及創新路徑[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6(4):246.
[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張航航(1982.4— ),男,漢族,山東龍口人,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