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霞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很難組織教學,維持課堂秩序成了許多老師最傷腦筋的事情。如何使學生自覺遵守紀律,積極參與學習之中呢?我在這方面進行了一些實踐和探索。
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約束。教育家魏書生說:“管理不是老師來約束學生,而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自我約束。”一年級小學生剛入學時連上課最基本的要求都不知道,上課時想說就說,想玩就玩,有的干脆鉆到桌子底下玩。鑒于這種情況,我首先組織他們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和《小學生守則》,對他們進行課堂常規(guī)教育。使他們明確: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不亂講話不打鬧是小學生必須遵守的,而不是老師的強制命令,從而加強自我約束。我還搜集改編了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上課鈴聲響,快快進課堂;上課守紀律,坐正看前方;小腳并并攏,小手自然放;不打鬧來不亂講,勤動腦來認真想,爭做學習的好榜樣”來提醒、督促他們。
巧用多種形式,寓組織教學于無形之中。學生做完練習題或同位交流結束后,引導學生用坐正的方法把信息傳遞給老師,并對做得好的同學及時表揚。課堂后期學生感到勞累時,我設計了拍手游戲來整頓紀律,學生連貫地在每個方位有節(jié)奏地連續(xù)拍兩下,最后坐正。這一游戲既整頓了課堂秩序,又輕松地復習了方位知識,他們樂此不疲。
利用多種學具及多媒體教學等手段步步“誘敵深入”,來激發(fā)學習興趣。多媒體創(chuàng)造的美妙情景,可以集中顯示時空變換的流動美、視聽兼?zhèn)涞牧Ⅲw美、景色物態(tài)的色彩美、語言表達的韻律美;能把學習內(nèi)容在大和小、動和靜、虛和實、近和遠、快和慢、局部和整體之間相互轉化,打破時間、空間、宏觀、微觀為學生視聽帶來的限制,使學生的視野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較大的跳躍,加大教學密度,減少教學時間。低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可是他們好動、好奇心強,對新奇動人的事物比較敏感。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多種教具及多媒體教學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10以內(nèi)數(shù)字的認識”這部分內(nèi)容可能大部分學生在幼兒園、學前班就已經(jīng)掌握了,如果現(xiàn)在還是非常枯燥的黑板式教學,學生肯定毫無興趣。為此,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我在本課開始引入部分創(chuàng)設了一個動物園的情景,并問學生想不想跟隨老師去動物園游玩,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想”。接著“誘敵深入”——出現(xiàn)了一幅動物園的場景圖,讓學生來說說動物園中發(fā)生的故事,但是要求故事中一定要有數(shù)學知識,這樣就迫使學生去學習鞏固這些數(shù)字知識,而且學生的興趣高漲。
用多種方法鼓勵學生,爭取做到表揚一個,激勵一片。對守紀律的同學除及時口頭表揚外,我還采用了獎勵小紅旗的方法。具體做法如下:每節(jié)課上,凡受到口頭表揚的同學得一面小紅旗,由班長做記錄,一周以后,小紅旗數(shù)累計多的同學被評為守紀律之星,其照片貼在教室后面的墻報內(nèi)。同學們看到自己的照片上墻甭提多高興了,他們對自己更有信心,心里暗暗加勁,爭取做得更好。
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比較充分的知識技能,提高學習興趣。為了避免學習過程中的枯燥無味,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地讓學生動起來。數(shù)20以內(nèi)的數(shù),結合日常生活中表示6、7、8、9的方法,引導學生邊伸手指邊數(shù)數(shù);學習找規(guī)律,引導學生有規(guī)律地做拍手、點頭、踏腳動作;學習新知識時,引導學生加上適當?shù)膭幼髡故緮?shù)學知識及形成過程。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學生已形成習慣,編數(shù)學小故事時,他們就會考慮怎樣用動作來展示故事的形成過程,以便更好地解決問題。
低年級組織教學絕非易事,還需要老師具有強烈的愛心、責任心及合理的引導方法,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