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德育建設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要求班主任能夠通過有效的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能夠采取有效的策略激發學生的德育意識,在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同時,有效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以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進而不斷提高初中德育建設的質量。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建設;激勵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11-0012-01
一、初中德育建設現狀
在現階段的初中德育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學生缺乏相應的參與意識,導致初中德育建設工作流于形式,相應的德育建設工作難以落到實處,難以全面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工作。產生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缺乏自我約束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基本的公德意識。班主任在開展相應的德育教學時,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而忽視了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德育建設工作單一的形式、陳舊的教學方法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加上德育建設的環境和條件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初中德育建設的教學效果。因而在現階段的初中德育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要求班主任能夠結合時代發展特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結合相應的激勵教學策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效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以提升初中德育建設的教學質量。
二、通過激勵策略有效加強初中德育建設
1.榜樣激勵
為了有效增強初中德育建設的效果,教師應不斷創新其教學方式,通過相應的榜樣激勵,有效增強學生的榮辱意識和責任意識,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相應的德育建設活動當中,以有效提高德育建設的質量。榜樣激勵,有效激發學生的榮辱感,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勝心,讓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嚴格要求自身的行為,且能夠結合相應的規章制度不斷改正自身存在的問題。這就需要初中班主任能夠為學生選擇合適的榜樣,以達到激勵的作用。
2.物質激勵
在開展德育建設的活動過程當中,除了通過榜樣激勵之外,還可以采用物質激勵的方式,通過相應的實物獎勵,有效引導學生積極配合教師的德育建設工作。在初中德育建設開展的過程當中,班主任可以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在學期剛開始的時候,做一個班級日常量化表,根據學生每一天的表現來打分。并做好班級日志,等到學期末的時候,統計學生的總分。根據學生的得分情況,獎品分別設置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優秀獎。教師通過相應的物質獎勵,有效激發學生的德育意識,使得學生在其日常活動中能夠嚴格要求自己,不斷規范自身的行為。通過物質激勵來加強初中德育建設工作的同時,班主任還應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正確看待相應的獎勵。
3.榮譽激勵
在初中德育建設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班主任還可以通過榮譽激勵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事實上,榮譽可以成為不斷鞭策學生保持和提高成績的力量,同時還可以對其他同學產生感召力,有效激發學生比、學、趕、超的動力,進而產生良好的激勵效果。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班主任需結合班級的具體情況,開展優秀學生的評比活動,在滿足學生自尊需要的同時,加強對學生的鼓勵和激勵。在開展德育建設的過程當中,教師還可以借助榮譽墻,將班上學生的先進個人事跡公布到榮譽墻上,有效激發其他學生的榮譽意識。通過相應的榮譽激勵,學生的參與意識得到有效激發,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德育教學活動當中,從而不斷提高學生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結語
在開展初中德育建設的活動時,班主任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斷創新其教學方式,通過相應的激勵政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德育建設活動當中。這就要求初中班主任能夠不斷創新其教學觀念,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勝心和上進心,借助有效的激勵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以提升初中德育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來楨.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7(27).
[2]張海河.淺談初中班主任如何在德育教育中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中華少年,2018(21):81.
作者簡介:劉連佳(1977—),女,廣西昭平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