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義務教學階段中對學生實驗能力、創新精神培養的基礎,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必須在每一名教師的精心準備下來開展,從學生勤學、多看、善練、苦記、會說等角度,來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同時也為他們日后邁向更高學府奠定基礎。文章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對小學階段的科學實驗教學模式展開探索與討論。
關鍵詞: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模式;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11-0120-01
在開展科學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緊緊圍繞探索這一核心,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到日常的實驗活動中來,激發他們的認知水平和動手能力。而實驗教學則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這種實驗能力和創新精神。文章結合多年來的實際工作經驗展開研究,希望能夠為廣大的同行業從業教師帶來一定的幫助。
一、科學探究在小學階段的認知
作為科學學習的主體與核心,小學生必須要在提升動手能力的同時不斷提升自身的探索能力,通過更多的實驗活動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以此來實現整體課程質量和效率的提升[1]。而在實際的教學環節中,教師更是要從創新能力、實驗認知等角度入手,在科學教學的過程中來對各項教學實驗進行系統導入,為每一名小學生未來的全面發展打下夯實基礎。
二、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器材準備模式
對于小學階段的科學實驗教學器材準備模式而言,必須要以有效、科學、合理作為支撐點[2]。
1.強調“互通式教學器材”模式的應用
例如在進行“馬德保半球實驗”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通過“空氣性質”學習中,針對大氣壓力所涉及的相關教學器材進行改造,在舊教學器材發揮最大效能與功能的同時,實現學生知識面的拓展與完善。
2.強調“自制器材”模式的應用
對于小學科學實驗教學過程而言,很多教學材料都可以是對周圍生活用品進行變廢為寶的設計,以此來完成既定科學知識的傳播與驗證實驗展示。
三、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實驗方案與操作模式
1.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驗證實驗模式
在開展各種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過程時,教師必須要具有獨到目標性、計劃性,也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認知與需求,通過打造一種循序漸進的科學感知來實現對相關知識點的驗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要盲目地否定和指責學生所提出的各類奇思妙想,甚至是沒有任何科學道理的想法,而是應當給予充分的肯定、支持,鼓勵他們通過實驗、通過親手操作來對想象中的場景和結果進行驗證,深刻領會到只有“實踐才能夠出真知”、只有“實驗才能出真理”的道理。對于一些有爭議的實驗過程,教師要幫助學生明確“怎樣做才是科學、合理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結合教師既定的實驗目標展開探索,有針對性地展開各種研究和討論。
2.考察實驗的應用
對于好奇心頗重的小學生而言,教師必須要引導他們在看似枯燥乏味的科學實驗中激發其看、說、學、記、思的綜合素養,同時也要結合已有認知對整個科學課程進行考察實驗驗證。例如在觀察礦物巖石標本過程中,學生便要結合網絡素材對不同的巖石、礦物質展開外貌對比,以此來進行總結和記憶,以及對現有認知進行考察和思考。
3.側重對思考、反思工作的整理
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創新下,廣大的小學教師除了設定適合學生個人發展的手段外,還應當側重于對各個實驗結果的思考與總結。在客觀科學地系統學習過后更是要強調每一名學生在鍛煉自身表達能力的同時,實現整體研究的積累與實踐。
四、結語
在新課改下的小學科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要通過實驗教學的創新模式來為學生打造別具一格的教學體驗。一方面要對現有實驗設備、實驗器材進行補充,另一方面更是要充分調動學生與教師的積極性,通過武裝頭腦來實現整體教學質量與動手實踐能力的提升。愿每一名小學科學教育從業教師都能夠以與時俱進的精神來實現整個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實驗開發的創新。
參考文獻:
[1]夏壽波.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與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科學課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1(5):75.
[2]陳美英.知其所以然,才能知其然——淺談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探究式教學[J].教師,2015(22).
作者簡介:鐘燕雄,男,廣東深圳人,小學高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科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