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瓊
◆摘 要:我國思政教育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思政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也日益顯露,本文通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的重要講話,探索思政教育的新路徑。
◆關鍵詞:思政教育;新路徑;創新;教學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召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高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等重要會議,事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等重大問題,凸顯思政教育在黨的事業中“生命線”的地位和作用。
一、充分認識思政課程的重要意義
1.思政課程是永遠的必修課。我們無論在哪個學齡段,思政課永遠是必修課,是黨和國家進行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然而,思政課也是高校“翹課”最多的課,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很多人覺得思政課從小學到大,考前死記硬背,分數也不會太低,主觀上低估了思政課本身的分量。二是思政課本身理論性較強,很多教師教學方法創新不足,枯燥和呆板,導致學生不喜歡聽。三是高校科研支撐教學的能力不足,缺乏從上而下的思想統領和重視程度。習總書記高屋建瓴,看到了高校思政課出現的問題,講話精神直指要害,為思政課“正名”,回答了思想政治課長期困惑的重大問題,對于改進薄弱環節,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2.中國共產黨歷來對思政教育工作高度重視。大革命失敗后,毛澤東領導部隊轉戰井岡山,在三灣進行改編,將“支部建在連上”,實行政治建軍,開啟了我黨思政工作的開端。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不斷深入,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發展新境界;我們黨帶領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鍛造了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國共產黨思政教育史貫穿在中共黨史的發展之中。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我們做好學校思政工作、開好思政理論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3.思政教育事關培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和中華民族千秋偉業。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把發展教育事業,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作為奮斗目標,不斷推動思政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開辟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政教育的發展道路。思政教育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也是中國社會的優良傳統。習總書記強調:“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旗幟鮮明、毫不含糊的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
二、探索思政教育新路徑
1.要按照“八個相統一”的總要求,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習總書記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和針對性。做到“八個相統一”:要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八個相統一”針對廣大教師關心的熱點問題,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上作出了深刻回答,是思政課建設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系列規律性認識和成功經驗的科學概括,是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重要原則。
2.培育“六種素養”,完善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辦好思政理論課關鍵在教師,要通過對思政課教師的關懷,使思政課教師建立起職業使命感、自豪感。思政課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理論素養,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保持家國情懷,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嚴于律己,完善人格魅力,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建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在思政課堂中,教師要講好馬克思主義經典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要講清講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背景、重大意義、科學體系、精神實質、實踐要求等內容;面對外來文化要吸取精華,去其糟粕。總的說來,思政課教師要具備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等六種素養。
3.按照《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改進高校思政工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為打好提高思政課質量和水平的攻堅戰,對高校思政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等課程嚴格實行學分制;合理安排教務,大力提倡中班教學、小班研討的教學模式,逐步消除大班額現象。創新集體備課形式,科學運用教學方法,改進完善考核方式。高校黨委書記要落實第一責任人責任,各地黨委教育工作部門要加強對屬地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工作的統籌管理,將思政課程打造成有內涵的靈魂課程。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我們黨各項工作的“生命線”,我們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不斷開創學校思政理論教育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周沫含.教育信息化視閾下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教學實效性研究[J].智庫時代.
[2]謝晗進,歐陽君璇,李鑫.新時代高校青年教師與“課程思政”的耦聯關系研究[J].高教學刊.
[3]成誠,成芳.認識論語境下改革開放4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J].科學咨詢.
[4]程艷.探高校思政課師生和諧互動之理與路[J].教育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