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本文從多媒體輔助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價值出發,從小學生的閱讀興趣、課堂氛圍、閱讀畫面、想象思維、閱讀視野以及閱讀意識等方面,對多媒體輔助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策略進行了深入分析,以期對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更好地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輔助教學;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語文教學
一、引言
小學的課程一般以綜合性為主,特別是對于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來說,教師在教授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注意通過使用新興的多媒體技術,來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與自主寫作的能力,從而落實素質教育,打造小學語文教學的高品質課堂,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與寫作能力。
二、多媒體輔助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價值
通過使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小學語文閱讀的輔助性教學,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教材中的內容,使傳統板書式教學轉化成有聲的影像教學,增強學生的記憶周期,同時,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還可以不斷塑造小學生們的審美意識的,豐富小學生們的思維結構,從而促進小學生們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三、多媒體輔助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策略
(一)激發閱讀興趣,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
俗話說“興趣是促使學生熱愛學習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放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也同樣適用,因為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先激發小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只有當他們有興趣去閱讀時,他們才有機會從所閱讀的內容中吸取知識,提高自己的閱讀與寫作能力。若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時不注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而是采用傳統古板的教學方式,那么就會使學生造成語文閱讀的枯燥之感,久而久之就會使其產生厭學的情緒,失去對語文閱讀的興趣。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時,可以通過使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技術,來為學生的閱讀營造一個氣氛活躍的課堂環境,以此來激發學生繼續閱讀地興趣,從而促進學生在閱讀中仔細品味,認真感悟。
例如,在學習小學語文《凡卡》這一課時,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在上課之前就使用多媒體來給學生們播放19世紀的俄國社會照片,并配上略帶悲傷的輕音樂,幫助學生感受當時俄國人民的生活環境,然后再引導學生閱讀凡卡的經歷與遭遇,學生在略微悲傷的輕音樂中紛紛拿起手中的教材進行閱讀,本節課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優化閱讀畫面呈現,提升學生想象思維
素質教育重視提升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這也是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內容,多媒體教學則為提升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持。由于多媒體在投影時,往往會綜合聲音、影像、動畫以各種色彩等,這會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小學生抽象思維不高的問題,通過豐富多樣的多媒體投影,可以使小學閱讀的知識變得更具有趣味性,從而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增強學生對于閱讀內容的實際感受。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來為學生優其閱讀的畫面呈現,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閱讀與思考,從而提升學生的想象思維。
例如,在進行小學語文《梅花魂》教學時,存在對于小學生理解有一定難度的段落,“她卻是不一樣的,愈是寒冷……從來都頂天立地,絕不肯低頭折節”,這一段落需要讀者想象梅花那種傲立風雪的景象,這樣才可以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涵,教師通過使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了梅花傲雪的相應圖片,同學們一下子就理解了課文中的內涵,教師再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從而使學生的想象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思想深度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三)拓寬閱讀視野,增強小學生閱讀意識
通過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可以拓寬學生們的閱讀視野,增強小學生的閱讀意識,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時,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選擇一些具有深刻思想意義的課外故事,用投影展示在學生面前,以此來實現在拓寬學生閱讀視野的同時,增強小學生的閱讀意識。
例如,教師在教學小學語文《竊讀記》一課時,教師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放映著名文學家林海音小時候讀書的影像,同時給學生展示林海音取得的文學成就,然后再給學生播放當代小學生沉迷游戲圖片,來與林海音小時候刻苦讀書的影像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使學生意識到現在讀書環境的來之不易,從而使其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讀書機會。
四、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利用新興的多媒體技術進行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需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優化閱讀畫面呈現,提升學生想象思維,拓寬閱讀視野,從而不斷地增強小學生的閱讀意識。
參考文獻
[1]張秀平.多媒體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信息記錄材料,2018,11:140-141.
作者簡介
李會萍(1979—),女,湖北十堰人,本科,職稱:小教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