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生 侯俊劍 張志剛 姚雷 房占鵬 翟洪飛
【摘要】根據車輛工程專業(yè)對本科生的培養(yǎng)要求,結合電動車輛電機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強化理論知識和分析能力。本文進行了詳細介紹新能源電動車輛電機的分類、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相比以前的教學模式改革,學生對電機的理解程度和專業(yè)的認知能力都得到大幅提升。
【關鍵詞】車輛工程 電機 教學模式改革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requirements of vehicle engineering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electric vehicle motor technology cours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analytical ability are strengthened. In this paper, the classification, working principle and control mode of electric motor of new energy electric vehicle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teaching mode reform,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electric motor and their professional cognitive ability are greatly improved.
【Key words】Vehicle engineering; The motor; Teaching model reform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1-0227-01
2010年,中國開始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力度,2010年6月1日起,國家在上海、長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個城市啟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工作。隨后,國家十城千輛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由20個增至25個。這也促使新能源汽車在國家層面進入全面政策扶持階段,而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三大部件(電池、驅動電機、控制系統(tǒng))之一,近年來驅動電機的研究也逐漸成為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熱點。當前我國汽車的保有量特別大,并且新的汽車技術不斷發(fā)展[1]。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上的推廣更加廣泛,新能源汽車預計2015年-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機及控制系統(tǒng)的市場容量將會在800億元以上。對于車輛工程專業(yè)開設《電動車輛電機技術》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將是一個挑戰(zhàn),由于學生未主修電氣學科等相關課程,在這種教學模式下的教學其課堂氛圍壓抑,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將會導致課堂效率低。尤其在日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中國傳統(tǒng)模式下教育出來的學生,在具備了扎實的基本功之外,其創(chuàng)新性思維有所欠缺[2]。
優(yōu)化教學模式,培養(yǎng)車輛工程專業(yè)電機及其控制實踐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它不僅依靠的是堅實的知識基礎、精湛的專業(yè)技能和獨特的思維方式 ,是發(fā)現、組織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綜合表現。因此,需要從方式、方法上進行探索,造就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3]。針對該課程學生只是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不高,教學質量將無法得到保證,并且學生學完課程后工程實踐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可能比較差[4],優(yōu)化理論教學,以啟發(fā)新思維為目標,改善開放的多層次實驗優(yōu)化實踐教學;以建立高效評價標準為目標,實現多樣化的考核標準, 優(yōu)化考核方式 ,進一步構建電動車輛電機課程體系多目標優(yōu)化教學模式,為完善車輛工程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提供支持。
一、課堂教學模式
在教學中,針對車輛工程專業(yè)的學生無電氣學科的基礎,采用將電機實物帶到教學中,尤其在講授電機的結構組成時,將整個電機進行拆解,一步一步給學生介紹定子繞組和轉子繞組的理論,使學生更能深刻理解電機的組成結構,如圖1電機拆解圖所示。
在電動車輛電機技術教材中按照使用類別進行分類,主要有直流電機、交流電機、永磁交流電機和開關磁阻電機四大類,如圖2所示,而每類電機又在知識的講授中,采用每類電機按照結構組成、工作原理、控制方式和優(yōu)缺點進行分類,使學生能夠及時掌握學習該門課程的框架及重點,在最后的結課中重點講授每類電機的習題,來考查學生的掌握理論知識的程度。
二、旋轉課堂模式
教學課堂中,在每類電機講授完成后,利用一次課時對學生分組進行知識點答疑競賽,提高學生對課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結課時利用二次課時針對四類電機將學生隨機分為四組,每組之間互相提問和回答,最后選出獲勝小組和優(yōu)秀個人,通過不斷的反哺旋轉課堂模式,提高學生對該課程的掌握程度。以上理論課程完成后,進行理論考試,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分析。
三、總結
《電動車輛電機技術》作為車輛工程專業(yè)本科生一門必修課,通過在教學課堂知識的直接傳授漸變?yōu)閷W生反饋知識傳授,在反哺旋轉課堂的模式下提高學生對該課程的掌握程度。經過實踐,學生對該課程掌握的廣度和深度效果都顯著提高,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賈燕燕.《汽車電器與電路》課程教改的研究與實踐.才智,2018(8):45.
[2]鮑曉華,王瑤,華玉婷,倪有源,闞超豪,王敏.電機教改實踐中的創(chuàng)新性教學與探索.中國電力教育,2011(12):166-167.
[3]張寧,魏恩甲.基于多目標優(yōu)化電機控制課程的教改研究.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27):80-82.
[4]劉峰,張丹,朱清慧.基于融合模式的電機控制的教改與探索.教育現代化,2018(1):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