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雨陽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P40~41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用學過的100以內的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培養數感。
2.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提高估計的能力。
3.讓學生積累活動經驗,學會與他人合作與交流,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增強用數學的眼光看周圍的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用數表達與量化,培養估計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教前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一盤糖果、一盤花生米、一盤黃豆。
學生準備:分組:6個同學為一組活動,指定一名為組長。
教學過程:
一、引入(百數圖)
同學們,你們好,我叫胡圖圖,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來學習。
逐步出示百數圖。
師:同學們,這里應該填幾?
師:這里呢?……
最后剩下“100”讓學生填寫。
師:同學們看,這張表叫做“百數表”,都是我們最近認識的數,這節課我們和圖圖一起,來研究:我們認識的數。
二、說一說
1.“56”。
師:同學們,百數表中,56這個數很特別,你們知道56和我們國家有什么聯系嗎?
2.“49”。
師:再看這個圖,你能想到一個數,并說一句話嗎?
3.“75”。
總結:同學們你們看,剛才我們用數說了3句話,你們能不能找出你喜歡的數來說一句話呢?
4.介紹老師年齡。
師:周老師也想要用一個數說一句話:周老師今年26歲了!
師:這里周老師用到了哪個數?那26表示什么呀?
師:原來,數還能表示年齡。小朋友們,你知道自己的年齡嗎?師:那有沒有小朋友知道爸爸媽媽的年齡?還有沒有小朋友知道爺爺奶奶年齡的呀?
師:圖圖也忍不住想要向小朋友介紹一下自己的家人啦。
生:是爺爺。
師:你為什么會猜爺爺?
生:因為64歲比較大,爺爺的年齡也比較大。
師:回答得真棒!那同學們如果讓你們猜圖圖爸爸媽媽的年齡,你們會怎么猜?
生:30歲。如下:①和爸媽年齡差不多;②比爺爺年齡小。
師:看來,數雖然可以用來表示年齡,但是一定要用準確。
師:圖圖看大家這么聰明,想要給大家出一個有獎挑戰,你們想挑戰嗎?
展示圖圖問題。
生答,師獎勵糖果。
三、猜一猜
1.抓糖果。
師:同學們都很興奮,看到了周老師帶來了好多糖果!對,我要獎勵給表現好的小朋友。那你們能不能猜一猜,周老師一共帶了多少顆呢?
師引導:多了,少了……
師:我現在想請一位小朋友來抓一把分給大家,看看能不能抓夠全班小朋友的數量。
師:同學們,你們能不能猜一猜,他抓了多少顆?把猜的結果寫在表格的第一格里。
周老師猜,他抓了15顆。那我們來想辦法驗證一下,就需要數一數。我要把這些糖分給坐得最端正的,拿到糖果的小朋友請站起來。
師:他抓了13顆,有沒有猜對的小朋友,好,猜對就有獎,周老師給你們準備好糖果,下課來拿!
2.抓花生米。
師:這個抓了13顆糖果,好像不夠分。那如果我們換成抓花生米,夠嗎?想不想試一試?我們再來請這個小朋友來抓一把花生米試試,停,注意看:我們抓的時候,用一只手抓,并且要用和剛才一樣的合適的力度,不能太緊,也不能太緊,抓一把放到碗里,放到碗里,組員一起猜一猜,寫在表格里,然后一起數一數,從第一個碗數到第二個碗里。最后同學們把數出的數記下來!
交流:你有什么發現?
生:抓的花生米比糖果多很多。
師:你知道為什么嗎?
生:因為花生米比糖果小,所以一把能抓更多。
師:說得對!
四、數一數
1.引步數。
師:剛才和大家一起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踐活動,學會了如何去猜一猜一把物體的數量,但不夠準確,所以通過數一數找到了正確的結果。同樣的,我們可以通過數一數準確知道我們班有49名同學。你們仔細看,能不能通過數一數,得出老師從教師這頭走到教室那頭的步數呢?1步、2步……
師漫步教師,讓學生數一數步數。14步,也有數。
生:生走了20步,這是為什么?
生:學生的步幅小,老師的步幅大,所以用的步數少。
2.學生教室里數一數。
師:在這個教室里,你能數出哪些物體的個數?比比誰觀察的最仔細。
生活動,全體匯報交流。
3.教師播放校園里數一數的結果。
看,周老師在學校里發現了一些數。
五、全課小結
數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只要你用心去注意,總能發現。課后,小朋友們仍然可以去數一數、找一找我們認識的數,看一看,誰找得又多又準確。(貼板書:找找生活中的數)。
教學板書:
我們認識的數
說一說——用數可以把事情說得更清楚。
猜一猜——實踐活動驗證。
數一數——找找生活中的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