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貴
【摘要】兒童文學的課外閱讀是小學生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是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在語文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可是,長期以來兒童文學課外閱讀在農村小學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家長對課外閱讀的不支持及學生自身缺少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課外閱讀處在似有實無的境地。要盡快轉變觀念、提高思想認識。要加強自身的兒童文學素養。要善于利用多種手段調動孩子閱讀的興趣。要善于給孩子推薦和介紹優秀的作品。要讀寫結合,以讀促寫,以寫促讀。作者根據自己十多年在農村小學的教學經驗,就在農村小學開展兒童文學課外閱讀指導的意義和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和農村小學語文教師來探討這一問題。
【關鍵詞】農村 小學生 兒童文學 課外閱讀 指導 轉變觀念 思想認識 文學素養 多種手段 閱讀興趣 推薦介紹 優秀作品 讀寫結合 以讀促寫 以寫促讀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2-0102-02
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兒童文學占有著重要的位置?!墩Z文課程標準》在每一學段的“閱讀”部分,都對兒童閱讀的字數總量作出了明確規定:第一學段“不少于5萬字”,第二學段“不少于40萬字”,第三學段“不少于100萬字”。也就是說,整個小學階段,兒童閱讀總量應該不少于145萬字。要完成這一閱讀目標,光靠課堂閱讀是不夠的,必須依靠課外文學閱讀來進行補充。然而,目前農村小學不僅沒能把兒童文學課外閱讀擺在應有的位置上,而且狀況令人堪憂。長期以來課外閱讀在農村小學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受應試教育的禁錮,農村小學沒有提供良好的閱讀氛圍,家長對課外閱讀的不支持及學生自身缺少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課外閱讀處在似有實無的境地。據筆者的調查統計,農村小學生能自覺按照《語文課程準》中推薦書目(70篇)去閱讀的只有5%,偶爾看看課外書的占20%,家中有課外書閱讀的也不到10%。
一、在農村小學開展兒童文學課外閱讀指導的意義
從小學生發展的角度來看,開展兒童文學的課外閱讀對提高語文素養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學生的語文素養不是靠有限的課堂學習得到提高的,而是要“充分利用無處不在的、無時不有的語文教育資源,使學生憑借豐富的資源和大量的實踐,在學語文、用語文中漸漸習得語文學習規律,不斷提高整體把握能力”。其次,課外閱讀在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獨立閱讀能力、提高文學鑒賞能力、增長知識、擴大視野、促進寫作能力等方面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從農村小學生的閱讀現狀來看,在小學階段,學校規定的各課程的學習任務非常重,占據了小學生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玩游戲、電視劇、動畫片也開始搶占了一部分農村學生大量課外文本閱讀時間,他們幾乎沒有時間進行課外閱讀,也沒有興趣進行課外閱讀。即使有那么一點時間來進行閱讀,由于沒有專人指導,顯得非常盲目和隨意,要么一目十行、走馬觀花,看個大概就可以了;要么憑借自己的閱讀喜好選擇一些漫畫、卡通等書籍來閱讀,這樣的閱讀收效甚微。
可喜的是隨著“全面改薄”等民生項目的實施,農村小學的圖書配備等硬件條件達到了標準要求??呻m說部分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已開始關注兒童文學課外閱讀問題,但是僅僅是關注還遠遠不夠,還必須進行要進行有效地指導,要組織好學生開展課外閱讀,處理好學生“讀什么書”和“怎樣讀書”的問題,就是對小學生進行兒童文學課外閱讀指導的意義所在,也是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的一項任務。
二、農村小學兒童文學課外閱讀指導應注意的問題
在農村家庭,由于受經濟條件差、家長知識水平低及家長意識落后等各種因素的制約,兒童文學作品閱讀未形成良好的風氣,特別是在經濟條件相對落后的農村地區尤為突出。因此,兒童的課外閱讀主要以在學校為主,學校成為兒童課外閱讀的主要陣地。由此,在學校開展兒童文學課外閱讀也就顯得至關重要。在學校開展兒童文學課外閱讀指導時,教師應注意以下問題:
1.要盡快轉變觀念、提高思想認識
由于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一些農村小學教師還是難以打破圍著教科書轉的模式。他們認為,在校時間看課外書就是不務正業,浪費時間,很少去鼓勵學生看一些有益的書籍,許多老師更愿意讓孩子做各種各樣的試卷,而很少讓他們讀書。這樣的理念也直接導致了語文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脫節,造成課堂所學的方法無用武之處,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難以形成。教師要進一步學習兒童文學的理論知識,進一步了解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理解兒童文學對兒童成長的意義,轉變觀念,擺脫應試教育的桎梏。
2.要加強自身的兒童文學素養
新課改背景下,要進行符合語文課程標準理念和精神的教學改革,教師特別需要加強兒童文學的修養,因為無論是確立文學教學觀念,還是采用配合兒童文學作品的教學手段或相應指導學生開展課內外文學閱讀活動,都必須建立在具有豐厚的兒童文學修養的基礎上。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是多方面的,其中就包括豐富的閱讀兒童文學的經驗和組織學生開展閱讀活動的能力和技巧這兩方面。
在新時期的教學改革中,兒童文學閱讀無論在學校的教學和課余的閱讀活動中,其文學性都更加突出了。這是因為,突出文學性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文學作品的魅力。學生會被兒童文學作品的生動魅力所吸引,變被動閱讀為主動閱讀,變不愿意讀書為主動尋找書讀。因此,兒童文學課外閱讀也對老師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要求他們的兒童文學知識是廣博的,在閱讀量上,要求老師廣泛閱讀古今中外的兒童文學作品,尤其是兒童文學名著,包括一些評論家寫的一些對作品的評論。只有廣泛的閱讀,才能使老師的文學視野更寬闊,在指導學生閱讀、推薦書目的過程中做到駕輕就熟。
3.要善于利用多種手段調動孩子閱讀的興趣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興趣是影響學習活動的最直接、最活躍、最現實的因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同樣的,學生有了閱讀的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因此,要把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放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活動的首位。
4.要善于給孩子推薦和介紹優秀的作品
教師給學生推薦作品,首先要建立在廣博的閱讀上,然后再根據學生的興趣、志向和才能,以學生的年齡、心理接受程度為前提,為學生推薦讀物。由于小學生涉足閱讀課外作品是剛剛起步,因此顯示出較大的盲目性,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把優秀的文學作品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原汁原味地去閱讀,并幫助學生掃除閱讀過程中的障礙。此外,推薦作品還要注意課內和課外有機結合,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學生每學完一篇課文,都可向學生介紹與這篇課文內容相關的課外書,讓學生閱讀,并指導學生讀。如在學習《美猴王》、《景陽崗》等課文時,要把原文的介紹確定為教學重點之一,課文學完后,要留有足夠的課后擴展訓練,通過設置懸念,激發學生閱讀原著的興趣,促使學生將兒童文學課外閱讀變成自覺的行為。
5.要讀寫結合,以讀促寫,以寫促讀
語文教學提倡以讀促寫,學生閱讀量大了,知識豐富了,學生的寫作水平就易于提高,但是,在學生還不能夠將兒童文學課外閱讀變成自己的自覺行為時,教師就必須想辦法“逼迫”學生去閱讀,在這種情況下,以寫促讀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及教師通過布置學生完成一定量的作文、日記等來促進學生去閱讀。比如: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如《我最愛讀的一本書》、《向你推薦一本好書》、《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及讀后感等作文題,還可以要求學生每天以日記的形式寫下一定量的讀書筆記。這樣就逼使學生每天都有一定的閱讀量,時間長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了,語文水平也提高了。
要改善農村小學兒童文學課外閱讀的現狀,進一步提高農村小學閱讀教學的質量,就要在保證學生有書可讀的前提下,讓廣大農村小學語文教師行動起來,積極指導學生正確閱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給學生正確有效的閱讀方法。農村小學閱讀質量提高了,整個學校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也會隨之提高,對學生而言,具備較高的閱讀能力,是提高自身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杜家林.淺議山區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及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8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