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延遲性 脾破裂 法醫 鑒定方法 要點
作者簡介:杜娟,廣東通濟司法鑒定中心,研究方向:法醫臨床。
中圖分類號:D918.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8.146
一、前言
“延遲性脾破裂”是說由于外傷所引起的包膜下的脾組織出現破裂出血的癥狀,進而形成的血腫現象。這種破裂方式在醫學上叫做真性破裂,由于早期真性破裂不明顯,患者很難發現,所以要及時進行臨床鑒定,避免誤診為自發性。與此同時,由于脾臟在身體內部,位置較為隱秘,加上延遲性的脾破裂又有較長的時間性,各個患者之間由于身體素質不同又具有個體性,進而確定臨床診斷的重要性。可是,延遲性脾破裂由于其各項復雜性,臨床上對其診斷也存在著誤差性。其實,脾裂破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損傷,其出現的原因也各種各樣,最為主要的就是交通意外、高空墜落、打架斗毆等,這種傷害人們首先關注的是外傷,而其主要的脾破裂很容易被人們忽視,因此很多患者在出院后的數天又出現了出血的現象返回醫院后,才發現脾破裂,這樣也對法醫鑒定的準確性造成了不利影響。因此下文就對32例患者所出現的延遲性脾破裂的鑒定方法與要點分析與研究,報道如下。
二、臨床資料
(一)一般資料
本次選擇了32例外傷后延遲性脾破裂患者為主要研究對象,其中女性為15例,男性為17例,平均年齡為四十歲,最小為十七歲,最大為六十五歲。其中本次研究選擇的32位患者中因為交通所出現脾破裂的為十五例,高空墜落為十二例,而其他由于撞擊、砸傷、拳擊所出現的為五例。 32例患者確診時間為五到四十三個小時,平均時間為三十一個小時。
(二)臨床癥狀
本次選取的三十二例患者主要出現的臨床現象為腹痛,而其中最奪得就是左上腹出現壓痛的感覺,其次就是全腹出現較為強烈的痛感,再次有些患者的腹部出現了移動性濁音,甚至有部分患者出現了腸鳴音減弱,甚至有部分患者完全消失。在這32例患者的檢查中,發現其中26例患者的腹穿刺出現了不凝血現象。經過診斷后發現這三十二位患者都具有合并傷,其中主要有有血氣胸、肋骨骨折、胰腺損傷、肢體骨折、肝破裂、后腹膜血腫、脊柱左側橫突骨折等。
(三)影像學檢查
對于外傷后延遲性脾破裂中主要的醫學檢查方式為 X 光檢查、B 超檢查和 CT 檢查。針對本次選擇的三十二例患者,其中通過B超后發現每位患者都出現了胸腔積液的現象,再經過X光檢查后發現其中有二十八例患者都出現了肋骨骨折現象,最后通過CT檢查后發現患者的脾中出現了不規則的低密度區,同時脾在CT檢查中的輪廓已經出現了一些迷糊狀態,甚至有部分患者已經出現了不完整現象,其中不完整的患者當中有部分又出現了“哨兵血塊”癥。
(四)病理檢驗
本次選取的三十二位患者中有二十位出現了中央型脾破裂,其中剩下的出現了邊緣性脾破裂。將患者的脾組織進行病理檢查過程中發現,檢驗結果明顯可以看出切面中呈現了部分的實質挫傷,同時又見多發性片灶出血。對于以上的脾組織實行HE染色處理中,病理科醫生通過觀察中發現顯微鏡之下其脾組織的被膜與實質中都呈現了較為明顯的連續性破壞。除此之外,還在顯微鏡之下發現了膜下和實質內組織具有出血狀況,出血的部位也有較多的淋巴細胞和多核粒細胞。在三十二位患者當中,經過病理觀察中發現,其中有五位患者出現了小動脈壁壞死以及膠原纖維增生,但是在中央與小梁動脈上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五)治療措施
患者在確診脾破裂后需要立即住院治療,其中治療方式主要有手術和對癥治療兩種,在目前的脾破裂治療當中手術治療較為常見,手術包含脾切除、部分脾切除和脾修補。
三、鑒定結果分析
(一)損傷鑒定結果
選取的三十二例患者中因為攻擊而直接造成的脾破裂現象都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后才出現腹部疼痛狀況,患者的主要表現就是腹部疼痛,由于傷害程度與承受能力不同,患者所表現出的臨床癥狀因此就是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再經過后期的B超與CT檢查檢查后發現,其中20例患者為輕傷一級,有10例患者為輕傷但是二級,最后有2位患者確診為重傷二級。
(二)傷殘鑒定結果
對于將傷者的傷殘鑒定劃分主要依據我國的人體損傷傷殘標準,其中15例患者為6級,5例患者為7級,有6例患者為8級,4例患者為9級,最后有2位患者為10級。
四、結論
脾作為人體儲存血液的重要器官,不僅是人體免疫器官之一,更是幫助各項機能進行合理運轉與工作,因此就顯得尤為重要。脾臟整體的實質屬于人體器官中較為薄弱的一個,在解剖上也與其他器官有著明顯的差異性與特殊性,雖然有外膜進行包裹,但是由于供血器官的特殊性與復雜性,一旦遭受到外界的傷害時,很容易出現脾臟的受損與破裂。對于出現脾破裂的傷者來說,越早發現,越早治療,效果更加。早期的治療不僅可以有效幫助患者減少病情的加重,更是對整個臨床治療的效果達到最佳的一個有效保障。但是治療的首要前提就是法醫能否有效對整個傷者做出正確的鑒定,因此法醫對脾破裂患者的傷情診斷就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對于外傷后延遲性脾破裂的法醫鑒定主要來源于臨床檢查和外傷史這兩種方式,一般來說通過臨床檢查了解外傷與脾破裂兩者之間的聯系,法醫在對傷者的外傷史的時間與外傷的程度做出合理判斷之下,對可能出現的器官破裂以及破裂的程度做出一個客觀的分析與判斷,這樣不僅可以是否可能出現脾破裂做出合理的分析,也有效的派出了脾破裂再次形成外傷的可能,對后期的治療提供了一個有效的科學保障。
常規來說,目前所常出現的外傷后延遲性脾破裂的法醫學鑒定的方式主要有三種。第一就是在案件的過程中發現了傷者的外傷史,在此基礎上,明確沒有二次外傷傷害之后對第一次外傷進行有效的時間與程度判斷,合理劃分,為后期的診斷治療提供依據。第二就是運用B超和CT檢查的兩種方式。此兩種方式主要針對的是中央型、被膜下型以及真性破裂型三種延遲性脾破裂類型的判斷。通常來說患者如果通過檢查發現傷者短時間之內出現了脾臟增大或者變形的狀況時,需要對傷者進一步檢查,一般檢查方式都是強化CT。據目前的資料顯示,通過CT檢查后發現患者的脾臟損傷準確率可以高達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因此在CT檢查的幫助之下,不僅可以對傷者脾臟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也避免了一些假性脾臟脾裂與下血腫塊等問題。第三就是病理檢查。目前來說,運用病理檢查來發現外傷后延遲性脾破裂已經是一個較為常見的方式,其中的主要所在就是有效的組織學檢查。同時為了確保檢查的準確性,在病理檢查中無論是發現了一些新的出血還是陳舊血塊,都需要依照患者的受傷時間做出合理的判斷。從目前對于脾破裂的病理檢查的分析與研究來說,在利用組織學對于脾破裂的時間判斷上可以依照炎癥位一到三天,增生為十到十四天,及機化改建期一般出現在受傷后的遷延數月。對于本次研究后發現,本次傷者的鑒定狀況也顯示了受傷等級。通過上述結果可以發現,對于臨床外傷性延遲性脾破裂傷者進行法醫鑒定是重要且必要的,有其中20例患者為輕傷一級,有10例患者為輕傷但是二級,最后有2位患者確診為重傷二級。
但是也需要考慮到的是,由于各種一些客觀因素以及主觀因素,目前來說通過臨床來確定外傷后延遲性 脾破裂還具有一定的難度與困難,因此為了提高其診斷的準確性與精確性,需要在面對外傷后延遲性脾破裂的鑒定中還要注意三點要點。首先就是對于患者不可盲目判斷,需要依照患者之前的各項檢查,包括影響資料、病理檢查以及臨床癥狀等,通過各項結合才能確保后期的治療準確性。同時為了確保患者治療的及時,在檢查中如果存在一些緊張痛、肌肉反跳痛、壓迫性疼痛、彌漫性疼痛且疼痛感維持時間較長的傷者,可以初步確定為是外傷后延遲性脾破裂所造成后遺癥,要及時給予一定的干預和治療。其次就是對患者的外傷史確認。外傷后延遲性脾破裂的一個主要檢查就是對外傷史的確定,這樣才能對受傷部位是否會造成脾破裂做出一個有效鑒定與判斷。
除此之外,如果患者明確了外傷史的出現,那么需要法醫及時對時間和程度做出一個合理劃分,并明確是否有二次傷害,避免兩次傷害出現混淆,為后期的臨床醫生診治提供有效的保障。最后使用多種方式合理治療。目前我國對于外傷后延遲性脾破裂的治療主要有病理中所用的顯微鏡檢查、磁共振檢查、CT影像學檢查等手段對臨床中所出現癥狀不明顯患者以及難以確定患者提高其準確率。除了依靠醫學儀器之外,在實際的法醫學鑒定中,為了更加有效地提高其科學性與合理性,需要對整個案件和患者的人體特征進行有效對照,使其鑒定結果更加精準與客觀的同時,增加辦案人員的信心。其中具體來說有以下三點。首先就是脾作為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其主要位置補丁,一般由于人體呼吸和體位造成其變化,通常站立比平躺低兩點五厘米左右,而在正常情況下在左肋弓下觸不到脾。另外,從脾的形狀與重量上來說,成年人大概在十一點二厘米到十一點四厘米之間,而重量在一百二十克到一百八十克之間。同時,由于脾是重要的供血器官,其中不僅具有儲藏與造血,還是免疫力和清除衰老紅細胞的重要部位,并被外膜包裹。其次就是準確把握延遲性脾破裂的臨床特征。對于外傷后延遲性脾破裂就是指在腹部閉合之后人體不再出現明顯出血狀況之后的兩三天再次出現了出血,這也就是脾破裂。根據相關文獻說,依照我國所統計的閉合性脾破裂上,外傷后延遲性脾破裂占到百分之十五左右。又對其百分之十五臨床表現上來說,其中又以間接性腹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究其原因,主要就是由于破裂處形成血栓或出現血凝塊堵塞現象時,腹臟壓力改變,人體脾血腫內壓增高,患者因此出現疼痛。所以對于外傷后延遲性脾破裂的法醫主要判別將間歇性腹痛作為判斷依據。最后就是對病理學的把握。依照病理學的變化來看,其主要以炎癥、增生的順序變化,其中增生屬于抗損傷和炎癥后期表現。當人體自我炎癥修復時,膠原骨質纖維在五到六天后形成,肉芽組織也逐漸成熟。在這一過程當中,其中各項組織顏色變化,出血部位和大小與顏色都有一定關聯。因此法醫鑒定中可以將組織顏色變化作為判斷依據。
五、結語
綜上所述,外傷后延遲性脾破裂進行法醫鑒定具有關鍵性作用,是確保患者及時治療的重要依據。在法醫鑒定中,需要對患者的外傷史做出充分了解,結合各項手段,結合臨床癥狀等,進一步提高其準確性,充分發揮法醫鑒定價值。
參考文獻:
[1]崔建.外傷后延遲性脾破裂的法醫臨床鑒定方法及其要點分析[J].智慧健康,2019,5(14):119-120.
[2]孫金武,胡佐模.分析外傷性延遲性脾破裂法醫臨床鑒定方法及意義[J].法制博覽,2018(33):157.
[3]林孔才.探究臨床外傷性延遲性脾破裂的法醫鑒定情況[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48):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