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艷
【摘 要】為了配合南京市排水達標區建設、河道清水工程的實施,改善南京市水體水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現對雨花臺區南河流域進行雨污分流工程。該工程具體方案、附屬構筑物、管材選擇及最終結論與建議。
【關鍵詞】雨污分流;雨水量;污水量;管材;方案;比較;建議
中圖分類號: TU99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20-0198-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0.091
1 雨污分流的概念
雨污分流,是一種排水體制,是指將雨水和污水分開,各用一條管道輸送,進行排放或后續處理的排污方式。用于被污染的河流。雨污分流便于雨水收集利用和集中管理排放,降低水量對污水處理廠的沖擊,保證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效率。
2 項目現狀及工程建設必要性
2.1 項目現狀
南京,地處長江下游的寧鎮丘陵山區,北連遼闊的江淮平原,東接富饒的長江三角洲。雨花臺區位于南京市主城南部,根據南京市主城污水收集系統服務范圍劃分,西善橋街道所轄區域秦淮新河以南屬于城南污水處理廠服務范圍,秦淮新河以北屬于城東污水處理廠服務范圍。西善橋街道由于所轄范圍內企事業單位及小區的歸屬、管轄權及市政規劃等多重因素影響,片區內市政污水收集系統比較欠缺,排水管網建設未到位,污水無排出通道;小區內部雨污水系統混亂,多數為雨污合流制;老舊小區排水系統管養欠缺,排水管破損、淤堵嚴重;區域內地勢北高南低,地表徑流較大,部分地區存在嚴重的積淹水問題。
2.2 項目建設必要性
(1)根據近期國家相關政策、法律法規,應大力倡導節能減排工作,按照市政府《關于完善排水工程管理體制實施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創建排水達標區的實施意見》要求:到2016年左右,基本完成主城雨水干管(河、溝、渠)系統改造,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城區雨水設施建設達到國家和省規定標準;基本構建城市排水數字管網,實現管理信息化;以控源截污為前提,基本完成中心城區河道整治,消除黑臭河道,打造水質清澈、水流通暢、岸坡生態、人水相親的城市水環境。
(2)為了配合南京市排水達標區建設、河道清水工程的實施,改善南京市水體水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排水達標區創建工程勢在必行,而南京市雨花臺區作為南京市的核心區域之一,進行排水達標區創建工作勢在必行。
因此,完成排水達標區的建設工程,實現雨污分流,是必要條件。
3 工程方案
3.1 編制原則
(1)貫徹執行國家關于環境保護的政策,執行國家的有關法規規范及標準。
(2)排水達標區的雨、污水管敷設要與城市規劃理念相銜接,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相結合,為全區污水收集及排水達標區服務。
(3)依據《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南京市主城主次干管規劃》和《南京市城市排水規劃》,合理確定污水系統規模,做到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統一。
(4)盡可能利用現有的排水設施,降低工程造價。
(5)確保安全、適用的前提下,選用一些新型管材,以加快工程進度,縮短工期;同時可減少管道的水頭損失,節省運行費用。
3.2 污水量預測
3.2.1 城市單位建設用地用水量
規劃污水量指標由相應的給水量指標乘以與其對應的污水排放系數而得。城市給水主要用于居民生活、公共設施、公共建筑、工業等用水。在《城市給水工程規劃規范》中有除居住用地以外的公共設施、公共建筑、工業用地等城市單位建設用地用水量指標,為簡化和統一計算,在此基礎上,將其歸類合并,形成本設計采用的給水量標準,該指標與《南京市主城污水主次干管規劃》保持一致。
3.2.2 根據用水定額測算
用水定額法測算片區污水量按以下公式計算:
Q=nq×ψ×(1+α)/1000
Q——污水總量(m3/d)
n——人數(人):(居民片區人口密度取600人/公頃)。
q——綜合生活用水定額,平均日綜合用水定額取280L/人.d;
服務業用地:100m3/(ha·d);
ψ——污水排放系數,取0.9
α——地下水滲入量,取0.1
3.3 雨水量核算
3.3.1 暴雨強度公式
雨水量計算采用南京暴雨強度公式,即:
q=■(1/s·ha)
式中:
q——暴雨強度(l/s·ha)
P——3(a)
t——設計降雨歷時(min),t=t1+t2,
t1——地面集流時間,一般5~15min,取10min
t2——管渠內雨水流行時間(min)
3.3.2 雨水設計流量公式為
Q=qψF(l/s)
式中:
Q——雨水設計流量(l/s);
q——暴雨強度(l/s·ha);
ψ——徑流系數,取0.6-0.8,本工程徑流系數取0.8;
F——匯水面積(ha)
片區內現狀雨水管徑、標高能滿足排水需求的盡量保留,管徑、標高不滿足設計要求的,管道老舊、破損嚴重的均需要重新敷設。
3.4 雨污分流系統方案
根據排水用戶的現狀排水情況及《南京市主城排水達標區創建指南》,小區內雨污分流改造按以下原則進行改造設計:
3.4.1 現狀小區道路下只有一套雨污合流管道
本工程范圍大部分小區90年代前建設的,此類小區為主城老小區,覆蓋面積廣,居民人數多,且大多沒有物業管理,僅有一兩處門衛負責收發報紙信件等,小區缺乏管理,管線缺少維護,片區情況較為復雜,責任分工不明確。居民對雨污分流的理解意識薄弱。
對以上現狀小區內為雨污合流管道改造系統擬考慮如下兩方案:
方案一:雨污分流時現狀合流管保留作為小區雨水管道使用,另重新敷設一道污水管道系統。
方案二:經核算,合流管作為雨水管管徑不足,且新敷設污水管道由于小區接入點標高的原因,污水管道敷設困難,沒有可實施性,則考慮將現狀合流管作為污水管,另重新敷設一道雨水管道系統。
以上兩個方案均有實施的可行性,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小區改造原則上選用方案一。方案二在有積淹水現象,合流管作為雨水管管徑不足,或在新建污水管標高接入市政主管道困難而雨水管標高接入有條件,現狀污水情況難以確定的情況下時采用。
3.4.2 現狀小區及企事業道路下分別有污水管道系統和雨水管道系統
(1)雨污水立管混接情況較少,主通道有幾處雨污混接和標高不順的問題,則針對問題點局部改造。
(2)雨污水立管和道路下管道混接情況嚴重,雨水管道系統基本被當作污水管道系統使用的,按照合流管道情況考慮。
小區內的污水管網與城市道路下污水主次干管及雨水管道實施完成后必須進行道路路面恢復、綠化景觀恢復工作。小區部分道路較窄,雨水管道已無管位,雨水立管散排至地面,再由拐角處雨水口收集。檢測現狀管道,能繼續保留使用的管道進行清淤。
3.5 管材確定
挖施工時,出戶管、房前屋后小方井連接管以及封閉式道路(無車輛)的雨、污水管,采用HDPE纏繞管;開放式道路的雨、污水管,采用鋼筋砼承插管;立管采用UPVC管。此外,管材的確定還應根據工程實際需求以及管材實際質量檢查結果進行合理確定。
3.6 清疏方案
目前常用的管道疏通清洗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高壓水射流清洗、絞車清洗、化學清洗。本工程對河道周邊道路下污水管道采用高壓水射流+局部絞拉的清淤方法,同步實施清管道內窺檢測。
4 結論和建議
4.1 結論
(1)為了改善南京市雨花臺區的水體水質和提升城市水環境質量,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進行排水達標區改造是十分必要的。
(2)通過方案論證,雨污分流工程主要包括小區及企事業單位雨污分流改造分流改造。片區的污水納入分別納入城東污水處理系統集中處理。本工程的建設具備可操作性。
4.2 建議
(1)雨污分流工程需對該區域范圍全面埋設污水管,工程面廣量大,必然會給當地企事業單位及居民生產、生活帶來一定的影響,建議加強該項目建設重要性的宣傳,以取得社會的理解和群眾的支持。
(2)小區雨污分流工程的成敗很重要的一方面在于施工單位的素質和經驗,建議選用有資質、有經驗的施工單位。
(3)重新梳理銜接,確保上游小區和企事業污水能夠進入市政污水系統。
(4)建設單位應盡快提供小區現狀地下綜合管線資料,以利于設計單位盡早開展下一步設計工作。
(5)加強文明施工管理工作,減輕擾民。
【參考文獻】
[1]蘇冠學,周穎.污雨水分流制與合流制的優缺點[J].建材與裝飾.2018(44).
[2]馬建華.老城區雨污分流改造[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23).
[3]劉政.中心城區雨污分流改造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