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詩詞是我國的文化瑰寶,也是我國祖先流傳下來的經典文學,更是一種藝術傳承,同時古詩詞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古文主要是以古詩詞為主,古詩詞有著言簡意賅的特點,學生從小學開始學習古詩詞可以更好地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但是初中語文古詩詞是語文教學中的弱項,很多學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古詩詞的含義、意境以及作者的感想,這對于今后的古詩詞學習和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都有著很不利的影響。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
一、 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推動,我國的初中語文教學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主要以學生的背誦和默寫為主其次是以學生對詩詞的翻譯為主,總的來說就是為了應付考試。但是現在教育部門對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門希望學生可以在背誦和默寫古詩詞之外還需要有一定的鑒賞力并且要提升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以及對古詩詞意境的感受。還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利用一切教學資源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古詩詞對很多初中生來說都是學習的難點,主要是因為很多學生都把古詩文當成了背誦課文沒有去理解文章的意境只是為了應付考試。
二、 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必要性
古詩詞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古詩詞是我國的文化瑰寶也是我國祖先流傳下來的經典文學,更是一種藝術傳承,古詩詞已經有上千萬年的歷史了,是我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也是我國古代文化的代表,也是我國古代文化的一種情感表達方式。初中古詩詞教學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可以在學習古詩詞的同時可以深入了解我國的古代文化了解不同時代的歷史和古代詩人的思想感情和創作意境。部分學生都受到了應試考試的干擾,他們認為學習古詩詞就是為了考試,其實在語文教學當中加入古詩詞不只是為了考試主要是因為讓學生去了解我國的古代文化讓他們從小就熱愛文化了解歷史。古詩詞是我國的文化瑰寶,所以教育部門和學校必須要改變教學理念去提高我國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質量。我國的古代文化已經走向了世界,國家的文化發展是離不開古代文化的傳承,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主要就是希望在教學中可以提高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以及學生對古詩詞的審美。古詩詞多為山水寫實可以幫助學生凈化心靈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其次學習古詩詞也是為了讓學生可以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以及文學的鑒賞能力,這也是提高學生文學修養的一種手段。
三、 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 意境教學法
部分初中階段的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理解就是背誦和默寫,在他們的意識當中古詩詞是很難的語言教學,因為古詩詞不同于白話文讀起來那么的簡單易懂,古詩詞是我國的古代文化瑰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還有很多豐富的文化典故,這些文化典故對我國初中生的思想品德養成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如果還是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可能給學生帶來反感,所以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時可以使用意境教學方法。比如說教師在講到《觀滄?!?,這首詩主要是詩人曹操通過對大海的波瀾壯闊場景的描寫體現了這首詩的意境氣勢雄闊。在講這首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結合這首詩的意境來對這篇詩詞進行詮釋,這首詩是一首抒情詩,詩中寫到的觀景的地點“山頂”居高臨海,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去模擬詩詞中的景象,去體會古代詩人曹操老年時候的雄心壯志。這首詩激勵學生要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如果曹操沒有雄心壯志沒有抱負最后怎么可能會成就那么大的事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向曹操學習。可以建立一個學習目標,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做人也要和曹操一樣要樂觀豁達。學生在能理解這首詩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養。
(二) 引導學生想象欣賞詩情畫意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古詩詞學習對他們來說還是有一些難度的,主要是因為語言不通。這就對古詩詞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在傳統的古詩詞教學中教師為了可以加快教學進度,一定都是自己在課下翻譯好古詩詞的含義,在上課中直接讓學生去理解詩詞的含義,其他時間都用來了背誦和默寫,很多初中生都對這種教學方法產生了厭煩的心理。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當代學生的需要,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去引導學生發揮出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融入詩人描寫的場景當中去,去感受作者的想法和思想感情。比如說在講述《天凈沙·秋思》這節課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想象一下自己就是作者,在黃昏下自己騎著一匹瘦小的馬那種凄涼的場景。同時教師還可以使用對媒體技術放一些圖片和視頻讓學生很快地產生畫面感。
四、 結束語
初中語文古詩詞對我國初中生的成長教育以及學生對古文藝術的欣賞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采用創新的教學方法,結合詩詞的意境和現代化教學設備對學生進行指導。對于初中生而言學習古文不僅僅是為了應對中考考試,這也是為了讓學生去學習和傳承我國的古代文化。
參考文獻:
[1]楊紅.淺談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途徑[J].中華少年,2018(8):266-267.
[2]倪佩芳.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上),2017(1):65-66.
作者簡介:
盧桂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疆昭蘇縣胡松圖哈爾遜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