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歷史課程作為九年義務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擔負著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歷史,培養(yǎng)綜合客觀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重要責任,因此對歷史課堂教學內容與思想的制定有著關鍵的意義。在愛國主義情懷和思想的倡導下,家國情懷逐漸成為當代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重點關注與發(fā)展的方向和內容,本文就圍繞這一話題展開探究,明確家國情懷的重要性,并提出進一步發(fā)展的舉措。
關鍵詞:歷史教學;家國情懷;滲透;舉措
在2014年我國教育部頒發(fā)《教育指導綱要》之后,全國各地各個階段的教育教學工作紛紛朝著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偉大民族精神的方向靠攏與轉型,尤其是對于初中歷史課程來說,其本身就具有描述記錄歷史,引導青少年加深對歷史的正確認知的特點,在這樣的號召和帶領下,更是應該對家國情懷有更深入的滲透與實踐,無論是對青少年培育還是對國家文化傳承都有重要意義。
一、 家國情懷教育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意義
(一) 培養(yǎng)初中生建立正確的歷史觀
歷史課程教學內容和教育主導思想的確立與實施不僅受到主觀人為因素的影響,更是要受制于當時的主流政治環(huán)境,對于當前的和平年代背景來說,初中歷史教育主導方向逐漸向著維護和平、勿忘國恥、自強振興等方面發(fā)展,這就導致新一代學生并沒有相關歷史經(jīng)歷,又缺乏家國情懷的熏陶,對于愛國概念理解不到位。所以及時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和加入家國情懷教育,讓初中生理解小家與大家的關系,進一步建立起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
(二) 推動初中德育教育的實踐深化
國家對于人才培養(yǎng)的標準和要求不斷提高,逐漸從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朝著素質教育的方向轉型,這就無形中促進了德育教育在初中階段中的重要地位。學生的個人學術硬性能力已經(jīng)不再作為考核評估的唯一標準,相關的德育教育學習情況也是考查的對象和目標。在講家國情懷滲透進初中歷史課堂的同時,相應的事跡也將傳達出同樣重要的職業(yè)精神和家庭道德等等,這樣歷史教育的目的與結果就不僅僅局限在某一方面,而是具有更加廣泛的效益,推動德育教育的深化。
(三) 響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當代人行動的指導性思想,首要的要求就是“愛國”,這不僅是從個人層面出發(fā),而是綜合了國家、社會、民族等多方面之后提出的,成為法律、道德等多角度約束個人行為和思想的重要依據(jù)。初中生作為我國人才的后備軍,是未來國家的棟梁和發(fā)展支柱,所以做好初中生的核心價值觀培育也至關重要。家國情懷要求初中生明確家與國的關系,理解自身重要地位,從而積極響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倡導。
二、 初中歷史課堂教育滲透家國情懷教育的舉措
(一) 準確解讀教學標準對家國情懷的要求
初中教育教學的改革與完善從未停止,根據(jù)最新頒發(fā)和施行的《歷史課程教學標準》文件進行家國情懷指導思想的滲透與融入是目前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首要途徑。這就要求教師和學校加強對新要求新規(guī)則的解讀,做到全面具體,準確定位,將當前歷史課程教學進度與家國情懷需求聯(lián)系起來,在課程設立和規(guī)劃上進行補充與調整,按照教學標準開展一系列實踐與嘗試。
(二) 全面發(fā)掘教學材料中家國情懷的資源
以往的初中歷史教材為了增加可讀性,并且也秉持著還原和記錄歷史的目的,選取了大量的真實事跡與素材,因此在進行家國情懷的滲透時,就可以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書中已有的內容,將歷史故事進行歸類,抽絲剝繭概括總結,向家國情懷方向凝練與靠攏,例如在講解絲綢之路時,就可以與當代的新絲綢之路相聯(lián)系,對比二者的區(qū)別,解讀相應的時代意義,明確對國家的意義與作用,提升學生的家國責任感。
(三) 合理運用典型事跡對家國情懷的感染
家國情懷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滲透和應用有著巨大的優(yōu)勢和有利條件,由于歷史課程開設的初衷與目的,愛國主義教育已經(jīng)是歷史教育目標中的重要組成。所以要想進一步推進家國情懷的份量,教師就可以從事例選取上入手,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和帶動學生全面積極的愛國熱情,提高歷史課教育教學的感染力與號召力。教師不僅要關注課本內的歷史事件,更是要注重結合當下時政,做更多更有現(xiàn)實意義的教學安排。
(四) 不斷提高歷史教師的業(yè)務水平與能力
教師是初中歷史課程教學的主力軍,教師的水平和思想高度決定了教學的結果。對于歷史這一門急需客觀和冷靜思維頭腦的課程來說,教師的個人情緒和偏好很容易影響學生對歷史的價值判斷。所以要想更加準確地弘揚家國情懷,教師的業(yè)務能力與職業(yè)素養(yǎng)提高也必不可少,定期參與培訓與進修,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和節(jié)奏才是新時代背景下歷史教師應該具備的品質。
三、 小結
家國情懷作為當代主流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內容,對各個領域和行業(yè)的教育都有著重要的指導與引領作用。對于初中歷史課程教學來說,積極實踐并滲透家國情懷能夠傳遞給學生更加準確的歷史觀,利于德育教育的全面實施和開展,更是響應了國家對核心主義價值觀的追求。因此不僅需要教師自身業(yè)務能力提升,加強對家國情懷的解讀,更是要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發(fā)揮教師的職能,合理利用事跡提高家國情懷對學生的感染力。
參考文獻:
[1]佚名.探討高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家國情懷教育的途徑[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2(23):189-190.
[2]謝菡.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家國情懷教育[J].西部素質教育,2017(13):42+44.
作者簡介:
桑寬亮,山西省晉城市,山西省陽城縣次營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