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癥肺炎(severe pneumonia,SP)是由多種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臨床常見急危重癥,病情嚴重,死亡率高,臨床死亡率可達50%以上[1]。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及細菌耐藥性的加強,老年SP的治療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由于老年病人年齡大、耐受性弱以及病情嚴重,除了會影響肺部基本功能以外,還會導致其他臟器功能障礙,加大臨床治療難度,影響預后,增加病人死亡率[2]。目前,SP主要采用西醫綜合治療,包括抗生素、營養支持及免疫調節等,對于老年SP病人,及早應用抗生素治療是十分必要的[3],但單純的抗生素治療容易出現耐藥性菌,增加治療難度[4]。近年來,中西醫結合治療SP病人逐漸受到重視,且有研究發現,聯合應用參附注射液,能夠提高病人治愈率[5-6]。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參附注射液輔助抗生素降階梯治療對老年SP病人臨床癥狀消退時間、內皮細胞損傷程度因子及肺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間在我院就診的老年SP病人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例。觀察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60~85歲,平均(75.3±9.2)歲,病程3~15 d,平均(8.9±5.5)d,單肺感染8例,雙肺感染27例,社區獲得性肺炎(CAP)17例,醫院獲得性肺炎(HAP)18例,肺炎嚴重指數(PSI)評分為(127.87±20.15)分,CURB-65評分為(3.17±0.59)分。對照組男22例,女13例,年齡60~83歲,平均(75.5±8.1)歲,病程3~12 d,平均(9.2±5.3)d,單肺感染10例,雙肺感染25例,CAP 15例,HAP 20例,PSI評分為(128.32±21.52)分,CURB-65評分為(3.22±0.55)分。2組病人性別、年齡、病程、病變部位、疾病類別、PSI評分、CURB-65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病人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所有病人均符合SP標準[5-6];(2)年齡≥60歲。排除標準:(1)排除進行過器官移植或使用過激素治療、對相關藥物過敏的病人;(2)排除住院24 h內死亡或自動轉院,病情未愈自動出院或轉院的病人。
1.3 治療方法 所有病人入院后都進行抗感染、化痰、氧療、免疫支持等常規治療。對照組實施抗生素降階梯治療[7],給予亞胺培南(Choongwae Pharma Corporation,國藥準字:H20050603)靜脈滴注,1 g/次,3次/d。發現病人有腎功能損害時,對肌酐清除率進行準確計算并合理調整用藥量。進行為期3 d的治療后,依據細菌學和藥敏試驗結果,采用窄譜抗生素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參附注射液(雅安三九藥業有限公司,批號:Z51020664),先靜脈注射60 mL,后以20 mL/h的速度持續泵入60 mL,血壓不穩時,給予少量去甲腎上腺素維持動脈壓(65 mmHg以上)。2組均治療7 d。
1.4 觀察指標 (1)臨床癥狀:分別統計2組病人咳嗽消退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及退熱時間。咳嗽消退時間是指病人咳嗽、咳痰等癥狀消失。(2)血管內皮細胞功能檢測:分別于治療前(入院當天)、后采集靜脈血5 mL,抗凝混勻后分離血清,采用ELISA法檢測血清可溶性E選擇素(sE-selection)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3)血氣分析:利用雷度睿逸血氣分析儀 ABL90對2組病人治療前后的血氣指標進行分析,主要指標為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PaO2與吸入氧濃度百分比(FiO2)的比值(PaO2/FiO2)。(4)心肌損傷標志物:采用AU5800系列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2組病人治療前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以及乳酸脫氫酶(LDH)水平。(5)肺功能:采用德國耶格MasterScreen PFT System肺功能儀測定2組治療前、后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及用力肺活量(FVC)。

2.1 2組臨床癥狀消退時間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臨床癥狀消退時間(包括咳嗽消退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及退熱時間)均明顯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內皮細胞損傷程度因子比較 治療前,2組sE-selection及vWF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sE-selection及vWF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下降更為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組治療后臨床癥狀消退時間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時間sE-selectionvWF 觀察組治療前306.24±57.88106.65±15.56 治療后227.18±46.55?△65.73±16.39?△ 對照組治療前287.98±67.99110.18±17.65 治療后254.75±61.94?83.20±13.15?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 2組血氣指標比較 治療前,2組病人SaO2、PaO2、PaO2/FiO2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病人SaO2、PaO2、PaO2/FiO2均較治療前升高(P<0.05),且觀察組較對照組升高更明顯(P<0.05)。

表3 2組血氣指標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2.4 2組心肌損傷標志物比較 治療前2組病人CKMB、CK、LDH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病人CKMB、CK、LDH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2組病人治療前后心肌損傷標志物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2.5 2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2組FEV1及FVC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FEV1及FVC均較治療前明顯升高(P<0.05),且觀察組較對照組升高更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2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2.6 不良反應 對照組有11例(37.14%)死亡,觀察組為6例(17.14%)。在治療結束后,2組病人腎功能均未見異常,安全性較好。
老年SP具有較高發病率,且起病急、發病快,常伴有咳嗽、發熱、呼吸困難等癥狀,且短時間內易出現休克、肝腎功能不全、譫妄等表現,具有難確診、難治愈和并發癥多的特點[8],嚴重威脅到病人的生命健康。目前,針對SP常采用的治療方法有血管收縮藥物治療、機械通氣治療、抗生素治療等。但因老年SP病人自身抵抗力差,且合并有多種慢性疾病,實施抗生素治療時,要防止出現致病菌耐藥的情況。臨床常采用抗生素降階梯治療法治療SP。有研究認為,基于重癥細菌感染病人的病情,施以廣譜抗生素和經驗性強效的抗生素進行治療,特別是在發病早期進行充足廣譜抗生素的治療,對覆蓋致病菌,控制感染癥狀非常有效,但這種方式容易導致病人出現機體代謝紊亂和抵抗力下降。有研究認為采用中西醫結合方式治療SP,能夠提高病人治愈率,促進病人康復,提升抗生素的臨床治療效果。
參附注射液來源于 《校注婦人良方》,由附子與紅參兩副中藥構成,人參具有生津益氣回陽之功效,可擴張血管,提升心肌收縮力,增強心肌對缺氧的耐受能力,改善心肌組織微循環;而附子為回陽救逆藥物,具有拮抗鈣離子、抗高凝、通四肢陽氣之功效,改善心排血量。現代藥理表明,附子、人參有效成分為生物堿和皂苷,能夠有效清除自由基,在抗氧化和抗氧化應激方面藥效顯著;此外,生物堿和皂苷對降低肺動脈高壓、改善微循環方面效果顯著,具有降低氣道炎癥反應和氣道阻力,消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等作用,對老年SP臨床治療效果較為顯著。本研究發現,治療后觀察組病人臨床癥狀改善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CKMB、CK、LDH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FEV1及FVC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參附注射液能夠積極改善病人的臨床癥狀,提高病人肺功能,減少心肌損害。陳秋萍等[8]發現,參附注射液治療老年SP病人,可顯著改善病人的心功能。參附注射液在SP發生發展的不同階段均表現出聯合用藥的優勢[9],能夠較好地輔助治療重癥感染性疾病,降低病死率。
E-selection僅在血管內皮細胞上表達,是黏附分子選擇素家族成員,其脫落進入血液循環成為sE-selection。vWF是高分子血漿糖蛋白,主要由內皮細胞合成,對血管內皮細胞受損相對敏感。兩者都屬于內皮細胞損傷程度因子,能夠反映急危重癥的嚴重程度,水平越高,表明損傷程度越大,病情越嚴重。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sE-selection及vWF水平較對照組顯著下降(P<0.05),提示參附注射液對SP病人血管內皮功能有保護作用。
綜上所述,使用參附注射液輔助抗生素降階梯治療老年SP,能夠縮短臨床癥狀消退時間,改善血管內皮及肺功能,減輕心肌損傷程度,有利于病人康復,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