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喆 王海蘊 律星光

2018 年9 月3 日,葫蘆島市委書記王健(右一)在中航黎明錦化機調研
七月的葫蘆島,美麗的海邊吸引著眾多游人,而比這個場景更火熱的是企業的建設熱情。
遼寧大唐國際葫蘆島熱電項目2017年6月1日正式開工建設,從開工至今累計完成投資25.3億元,完成總投資的81%,人才儲備也已基本到位,計劃今年底投產。建成投產后,該項目將是葫蘆島市建市以來最大的“民生工程”和“藍天工程”。
遼寧錦龍超級游艇制造有限公司是北京錦龍海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但更值得關注的是,它是葫蘆島經濟開發區北港工業園盤活老舊企業的一個成功創新模式,2017年3月以租賃一家老企業廠房的方式落戶北港工業園。現場看到,這家擁有多項專利技術的民營企業,正在同時建造六艘市值單價近2億元的游艇,其中一艘游艇預計8月下海試航。
坐落于打漁山經濟開發區、占地近6萬平方米的葫蘆島國華能源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則是一家集一、二、三類壓力容器、消防環保設備研發、非標石化設備及生產、銷售、安裝維護為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產品主要供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石化企業。
這些企業,或國企或民營,在葫蘆島市都得到了健康且可持續成長。《財經界》采訪調研組深入走訪中發現,葫蘆島市之所以能夠打破“投資不過山海關”的固化認識,得益于“關外第一市”特有的城市魅力和區位優勢,得益于政府從上到下的陽光營商理念及強大的執行力,得益于市場獨特的產業優勢。
葫蘆島市委書記王健在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指出,營商環境代表著生產力,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升軟實力、打造綜合競爭力。他認為,建設一流營商環境要遵循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也就是說,“要進一步弱化政府的行政審批,突出市場監管和法律制約。”
葫蘆島作為東北地區著名的工業城市、旅游城市、港口城市,區位條件優越,物產資源豐富,自然風光秀美、歷史文化悠久,產業基礎完備、發展潛力巨大。但同時,葫蘆島也面臨老工業基地遇到的諸多困難和問題,面臨著經濟轉型、社會轉型、政府轉型的迫切需求。

葫蘆島市行政服務中心大廳

葫蘆島市行政服務中心大廳

龍港區公共行政服務中心大廳
如何把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動力,實現加快發展、趕超發展?如何全面提升城市能級與核心競爭力、有效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成為考驗葫蘆島決策層的重要課題。
作為帶領葫蘆島發展的領頭人,王健充分認識到營商環境的重要性。“優化營商環境是最持久、最強勁的制勝之道。”他反復強調,只有在優化營商環境中,才能徹底打破體制機制障礙、打破既得利益藩籬、打破傳統思想桎梏,才能持續吸引一流人才、高端項目、優秀企業,以營商環境的“進”來帶動經濟運行的“穩”,進而更好地實現高質量發展。
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和理解,葫蘆島市委、市政府近幾年一直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責任、發展任務和民生工作,擺在突出位置,納入重要日程,采取積極措施,全力抓好落實。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力威經常深入葫蘆島鋁業、大唐熱電、中冶有色等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并多次到市行政服務中心、不動產登記中心等處暗訪、調研、現場辦公。
葫蘆島市把“放管服”、“互聯網+不動產登記”等改革理念融入不動產管理,采取“六增”、“六減”系列措施,實現“零次跑”,打造了“葫蘆島模式”。2017年年底,不動產登記發證工作在遼寧省率先實現了由30個工作日縮短至3個工作日(最快1小時內辦結)。同時,還進行了一系列大膽嘗試,落實了一批在全國都屬創新的重要舉措,如:在登記窗口實行“A崗+B崗”,不動產入駐公積金大廳、納稅大廳,微信和支付寶等快捷方式收取市財政規費,設立自助打證、取證機,創建網上司法查詢、查控平臺,成立上門服務中心,不動產權證EMS免費快遞到家等服務。
在葫蘆島市龍港區公共行政服務中心大廳,記者對葫蘆島市的營商環境有了較為直觀的感受:整個服務大廳共分為三層,整潔有序的大廳一樓,將企業開辦、公章印制、稅務登記及發票申領、銀行開戶這四個直接影響企業開辦效率的服務事項全部納入,開展集中服務,方便企業開辦手續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
一位在大廳辦事的企業受訪者表示:“現在(開辦企業)真是太方便了!提前網上預約,現場即到即辦。而且一個窗口進,一個窗口出,少跑了好多路。”
整個大廳合理規劃了“企業開辦、稅務服務、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不動產登記、公安服務、交通運輸、社會民生事務”七個綜合辦理區,設置了74個辦事窗口和便民服務、商稅自助辦理和代辦服務三個服務區。此外,還配備了政務服務、不動產自助證照打印、稅務自助、身份證自助辦理等累計投入超過500萬元的服務一體機。
龍港區營商局副局長尹艦表示:“為了讓企業和辦事群眾真正享受到高效便捷智能化的服務,區政府不斷加大軟硬設施服務投入,積極組織人員到先進地區學習,并加以創新利用。”
比如,大廳顯目處貼出的“龍港區群眾辦事通”服務指南微信二維碼,就是外出取經成果。記者拿出手機對“老人投靠子女”二維碼輕輕一掃,包括需要材料和時間、去哪兒辦理等遷移全流程便一目了然。
在葫蘆島市的其他區縣,記者走訪發現,“一網通辦、同城通辦、最多跑一次、上門服務、周六上班周末預約”等已成為最基本的服務模式,很多標準甚至高于國家要求,9類業務即時發證,3類業務3天發證。
談到這幾年的變化,王健坦言,優化營商環境的過程,就是深入推進政府職能和機關作風轉變的過程,就是不斷提高行政效能、打造廉潔高效公開公正政務環境的過程,就是營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和干事創業濃厚氛圍的過程,就是真正有效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過程。
他認為,營商環境包含政務、市場、金融、法治、人才等諸多要素的集合。政務要素是其中最基礎、最關鍵的要素。營商環境建設工作的好壞、成果的高低,首先取決于政務環境建設水平。而政務環境建設的核心,就是機關干部作風建設,必須常抓不懈、一抓到底。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葫蘆島市營商局局長付堯向記者表示,“在優化服務的同時,我們也在嘗試更多的創新突破。”
走訪中,記者發現受訪企業經常提到一個名稱——項目管家。大唐熱電相關負責人說:“從前期工程開始,北港工業園管委會負責人便親自擔任項目管家,多次到場協調解決實際問題,包括鐵路、送出線路和外接中水管線、海域使用、投產計劃等各項手續辦理。”
記者采訪期間,大唐熱電正好碰到一個因政府新舊文件正處于交接期造成的相關驗收問題,付堯當即跟涉及的相關部門進行協調溝通,并告知大唐熱電項目管家如何具體跟進。
這樣的問題,其實不僅僅出現在葫蘆島,也不只有大唐熱電會遇到,但在葫蘆島市政府的統一組織、協調下,一個上通下達的綠色通道顯然正在日益完善。
葫蘆島鋁業一期今年要擴充產能,工程建設工期非常緊張。為加快項目建設,葫蘆島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要負責人親自擔任項目管家,與市建設項目“一個窗口”審批工作小組和市住建委進行對接,采取告知承諾的方式,采用工程施工許可模式,僅用了30個工作日就辦結了項目施工許可模式,實現了項目順利開工。
“企業從開工建設到運營及日后的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葫蘆島鋁業項目管家介紹說,該企業已建成1、2號廠房面積約為36萬平方米,坐落在6塊土地上,而土地證的取得不是一個時間,在辦理不動產登記時,就碰到了之前沒有遇到過的問題。
在項目管家的及時反映下,王力威專門主持召開市政府黨組會議研究了這個問題,并很快協調解決。
除了園區,葫蘆島市各區縣也在積極發力。連山區目前已形成獨具特色的“5項保障措施+4項工作機制+1本工作手冊+1張明白卡”的“5411”“項目管家”工作模式。為全區99個企業和項目,配備了“1+1+N”式服務隊伍,服務隊伍人員包括縣區級領導、部門領導150余人。
龍港區則為全區44個重點建設項目、2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家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全部配備項目管家,并通過定期調度、走訪調研,為企業提供政策咨詢服務等方式及時了解、協調、處理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做到“有求必應,無事不擾”。
付堯認為,明確專人與企業統籌對接需求,結合企業需求,積極協調各相關部門,為企業提供兜底式、保姆式服務,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葫蘆島市新登記內資市場主體34232戶,同比增長11.07%;民間投資完成171.1億元,同比增長15.1%,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均居遼寧省前列。其中,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實現了總量位次前移,為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做出了積極貢獻。
優化營商環境,如何評價至關重要。在王健看來,這是一項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基礎性工作,有利于城市之間、各級部門和單位之間對標先進,營造良性競爭格局。
2018年,國家發改委將葫蘆島市確定為全國營商環境試評價城市。這也是國家發改委首次從衡量企業全生命周期、反映城市投資吸引力、體現城市高質量發展水平三個維度構建了23個一級指標,對22個城市進行試評價。
“東北地區地級市僅葫蘆島市一家。”王健談到時依然很激動,他認為,對葫蘆島全市而言,這顯然是一次對標對表先進、深入查找不足、實現全面提升的難得機遇。
為抓住這個機遇,葫蘆島市就此展開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明確“以試點為契機,努力改善全市營商環境,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的頂層決策思路;認真梳理總結葫蘆島市優化營商環境的經驗做法、創新舉措等,以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的“亮點”、“看點”、“觀點”、“難點”、“焦點”和“突破點”等;建立健全周研究、月調度、季考評制度,實行“全面持續推,每周有重點,壓茬回頭看,按時報進度,定期看結果,即時做整改”的項目化推進工作機制,落實“臺賬登記、銷號管理”的跟蹤督辦機制,形成了四級制度(文件)體系。
組織架構上,葫蘆島市將此項工作上升為“一把手”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市營商局協調各地區、各部門全面推進。
更值一提的是,葫蘆島市還以試評價為契機,對全市營商環境建設進行全面評估解析,對發現的施工許可辦理時間長、程序多等70余個問題,逐條逐項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措施,落實責任專班,嚴格督促整改。
付堯坦言,正是通過這次試評價,全市營商環境得到一次非常大的躍升。
在走訪區縣、園區的過程中,記者發現,在葫蘆島營商環境工作中,方式不一的評價機制其實已漸漸滲透到各項工作中。比如,葫蘆島市率先在省內引進第三方評估機制,對全市營商環境進行全面系統調查評估,每年評估二次。對涉及的30多個部門、地區、發現的273個問題進行整改,目前,已解決229個。
監督也是另一種重要評價方式,尤其是要發揮社會力量在營商環境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王健說,葫蘆島積極完善社會參與營商環境機制,連續3年共聘請200多位社會監督員,為營商環境“揭短”、“挑刺”,擴大營商環境監督范圍,實現營商環境監督常態化。
此外,葫蘆島市還通過召開企業家座談會、舉辦營商環境演講活動、在全市各新聞媒體開設營商環境專題專欄等方式,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積極開展營商環境宣傳。
習近平總書記在振興東北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中,多次明確指出,當前東北地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歸根結底仍然是體制機制問題,是產業結構、經濟結構問題;解決這些困難和問題歸根結底還要靠深化改革,要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來推進全面深化改革。
王健說:“這其實為我們持續深入優化營商環境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必須以優化營商環境為突破口,持續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
而優化營商環境的過程,必須以市場化、法治化為先。王健進一步解釋,也就是說,“能通過市場、法律解決的,就不要通過政府、行政手段來解決;盡可能弱化政府的行政審批,而突出市場監管和法律制約。”

葫蘆島市公安局辦事大廳窗口
記者從葫蘆島市公安局了解到,目前,該局已取消行政職權事項21項,下放縣區局11項,34項進入市行政審批中心,窗口實行首席代表制,積極創新“互聯網+”服務模式。同時,出臺利企便民服務新舉措300余項,大大縮短了護照、駕駛證、身份證等辦理時限,其中6項審批業務時限做到了遼寧省最優、3項舉措做到了全國最優。
為更好促進葫蘆島市民營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營造“親商、安商、護商”良好氛圍,今年還出臺了《葫蘆島市公安局支持服務民營企業發展28項新舉措》。葫蘆島市公安局營商辦副主任張桂偉介紹說,28項新舉措,全面聚焦民營企業發展需求,進一步挖掘了公安機關服務潛能,更加突出了服務措施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談到下一步的部署,王健說,葫蘆島市將圍繞打造“營商環境關外第一市”目標,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轉變“監管理念”,營造重商安商的社會氛圍。
建市僅有30年的葫蘆島,在整個東北地區面臨著經濟轉型、社會轉型、政府轉型的大背景下,也自然少不了“成長的困惑”:一方面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日益多樣化、多層次、個性化的追求和向往,另一方面是經濟發展相對不夠充分、不平衡。然而,我們在走訪中也深深感受到這座城市各界對營商環境的重視,以及市營商局的上下統籌協調。
“善謀者行遠,親賢者聚才。”優化營商環境沒有休止符,葫蘆島將全力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澆根桐葉茂,引鳳八方來。在王健的決策思路中,營商環境和城市經濟發展顯然已是不可分割的共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