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


數學作為中職學校的文化基礎課,是中職生學習和掌握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基礎。數學具有內容嚴謹、運算精確、數據準確、語言簡明的特點,它能開拓學生的數學思維空間,能夠培育學生的數學思維及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提高。中職生普遍存在數學成績不好的問題,部分學生認為數學枯燥、難學、無用處,在學習過程中很難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學案導學”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意識。經過實踐運用,我們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學案導學”的定義
學案是指教師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教學內容,為學生編寫的學習方案。導學是指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學案導學”是以學案為載體、導學為方法、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
“學案導學”是“導棒”“引線”,它能夠將學生從厚重的教科書中解放出來,清晰地羅列出課程的重點、難點,完成情感教育的滲透,提升教學效果。“學案導學”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探究,最終提升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案導學”的操作過程
踐行新課堂教學模式,教師要做好課堂引導,促進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方式完成知識點的學習和內化。
(一)設計“學案導學”,做到了解學情、了解教材
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學情。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能力結構和認知程度。教師要利用好學生的課外學習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課外學習為課堂教學服務的作用,保證課堂教學時間真正用于學生的有效學習。教師在進行“學案導學”設計時要做好前期的“選料”“ 配料”工作,否則“學案導學”將成為一個空架子,教學實效性不強。同時,“學案導學”設計也要做到層次分明,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既要使優等生“吃飽”,又不能使后進生望而卻步,從而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所收獲,喚醒不同層次學生的主體意識,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筆者在講“函數的單調性”章節時,通過了解學生對函數知識的學習情況,為“學案導學”的設計找準基點。學生對函數的學習存在概念模糊的問題——提到函數就頭大,特別困惑于函數的圖像理解部分;部分學生對于自變量x變大時,函數值是變大還是變小認識不清;還有部分學生對作函數的圖像存在畏難情緒。結合這些情況和學生所學專業的特點,筆者這樣設計“學案導學”的導入部分:
問題1:
觀察天津市2008年11月29日的氣溫時段圖,此圖反映了0時至14時的氣溫T(0C)隨時間t(h)變化的情況。請結合氣溫時段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___時氣溫最低,最低氣溫為 ? ?___°C, ___時氣溫最高,最高氣溫為___°C。
(2)隨著時間的增加,在0時到6時的時間段內,氣溫不斷地___;6時到14時這個時間段內,氣溫不斷地___。
問題2:
分別做出函數y=2x+1、y=-2x+1、y=2x2、y=■的圖像,觀察自變量增大時函數值的變化規律。
學生通過觀察氣溫時段圖,可以直觀、清晰地感知隨著時間的推移,氣溫逐漸降低或升高。教師進而要求學生畫出函數圖像,觀察當自變量x逐漸增大時函數值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引導學生通過圖像了解增減函數,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函數知識。
此外,教師要吃透教材,尤其是要弄清楚教材的編寫意圖。“學案導學”就是要圍繞教學目標,將知識點條理化、系統化,讓學生依據學案將知識循序漸進地吃透弄懂,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案導學”重在引導,把知識問題化,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動力,使學生每節課都有所收獲,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
筆者在講“函數的單調性”時,深挖教材內涵,圍繞教學目標編寫學案,使學生充分了解函數圖像的隨自變量x變化而變化是“枝的外延”,而通過函數的解析式判斷函數的增減性是“根的內涵”。在此基礎上,通過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方法,歸納出單調性的定義。筆者鼓勵學生畫函數圖像,觀察圖像規律(隨著自變量x的增大,函數值y增大或減小),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將知識細化、條理化,提升其對知識認知的深度。
(二) “學案導學”的實施環節
1.課前預習環節,鼓勵學生借助學案導學,進行自主學習
教師在學生中選派教學小助手,落實各小組組長負責制,督促學生認真預習教材,自主探索知識,發現問題并及時反饋。課前預習是學生自學環節,有了“學案導學”,學生在課前預習時不再茫然,有了清晰的思路,對知識點和重難點一目了然。教師要及時根據學生反饋的預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發現問題并制訂解決方案。
筆者在講解“函數的單調性”時,小助手在督促預習的過程中收到以下反饋:①作函數圖像的方法是列表、描點、連線,但是列表只能選取部分數據,函數的圖像也是截取部分圖像,如此,函數圖能準確描述出隨著自變量的增大函數值的變化嗎?②函數的增區間(或減區間)只能寫成開區間嗎?③利用定義判斷函數單調性時,如何判斷函數值的大小?
結合學生反饋的信息,筆者及時制訂解決措施:①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筆者利用幾何畫板,對函數在某一區間內的變化趨勢進行動態演示,使學生對函數圖的變化趨勢一目了然,問題不攻自破。②第二個問題說明學生在預習功課時沒有認真地閱讀教材,課本上有明確說明:函數的單調區間可以是開區間,也可以是左半開區間、右半開區間或閉區間。③學生提出的第三個問題是教學的難點,做差比較法思路清晰,但過程具有一定的目標性,在給定值的區間內,怎樣能夠做到其差值正負號的判斷呢?筆者采取示范教學法,讓學生通過認真觀察、思考,逐步克服這一教學難點。
2.課堂實施環節,適時點撥,構建新知
教師在課堂上要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鼓勵學生相互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避免課堂氣氛沉悶。“學案導學”如魔術,教師如魔術師,二者的結合才能完成精彩的表演,緊緊地吸引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善于創設情境,營造學習氛圍,力求實現學生的主動學習、快樂學習,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函數的單調性”課堂教學實施環節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一是教師展示氣溫變化的圖像和部分學生作的函數圖像,引導學生歸納出函數單調性的定義。二是通過幾道判斷題辨析,提示學生函數的單調性是在定義域內某個區間而言的,加深學生對定義的理解。三是通過例題鞏固練習,幫助學生掌握判斷函數單調性的方法,并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證明函數單調性的步驟——取值、作差、定號、下結論。四是進行課堂鞏固練習,教師將學生的解題過程分享到多媒體上,示錯教學法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剖析錯誤的根源,探索糾錯的方法。
3.課堂小結,梳理反思,形成新知
教學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有機結合。課堂小結要求學生通過學習,歸納知識點并構建出知識框架,以重難點為主線,串聯起知識點,掌握解題思路、方法、技巧。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自主完成每節課的小結歸納工作,督促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整理出條理清晰的知識網絡。同時,教師要實時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突出易錯易混易漏的重點、難點并及時反饋、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進行“函數的單調性”課堂小結時,筆者要求學生在黑板上歸納知識點,筆者觀察學生的書寫情況,從中挑選出優秀的學案小結分享給全班同學,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學生之間討論互評及“小老師”對板書的點評和補充,完成本節課的小結部分。
三、“學案導學”實施的成效
運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以來,數學課堂有了很大的改變:一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開始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認真完成課下小組合作學習任務;二是“小老師”越來越多,學生之間相互點評、互助學習,在此氛圍下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更加透徹;三是學生的數學成績顯著提升,及格率由25%提升到63%,部分學生考出90多分的好成績。(責編 ? 張德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