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友锏 彭佩佩
摘要:在高校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常因多種因素的影響造成失分,在缺少專業(yè)化培訓的情況下,普通話水平測試中的常見錯誤很難有效被避免。為提高高??忌諟y成績,需對常見的錯誤與失分的問題進行具體探討。
關鍵詞:高??忌?普通話水平測試;常見錯誤
當前在大部分普通高校中,普通話水平測試是學生必經的一項等級測試考核,并且普通話水平測試決定學生取得的等級證書,影響高校學生的未來就業(yè)情況。
一、高校普通話水平測試常見錯誤
這些錯誤若未及時發(fā)現并改正,將會對普測成績有很大影響。
(1)字詞誤讀。由于考試時間倉促,備考并未十分仔細,這就造成了有些字詞誤讀的現場出現,例如可能將“兌現”誤讀為“實現”。此外還存在多讀與漏讀的情況,例如在“這笑容又仿佛是哪兒見過似的”,讀成“這笑容仿佛是哪兒見過似的”或“這笑容又仿佛是在哪兒見過似的”等等。
(2)形近誤讀。由于考生在考核過程中缺少專業(yè)性,也受到考試心態(tài)的影響,在讀詞過程中敏銳度較低,容易看錯詞語,例如“書籍”的“籍”與“慰藉”的“藉”,由于形近,因此在測試中常被學生誤讀。
(3)方言影響。由于部分考生長期生活在方言區(qū),普通話中帶有方言成分,因此很難有效矯正,造成普測成績不佳。比如西南地區(qū)考生存在平翹舌、前后鼻音、鼻音邊音不分,湖南考生普遍存在“f”和“h”不分的情況,東北考生陰平則普遍存在降調現象,調值偏低現象。
(4)多音字影響。在考生沒有辦法臨場判斷多音字的意思與讀音時,經常選擇順口的音節(jié)讀下去,這也是常見的錯誤類型,例如在“那是鄉(xiāng)親為了追求多棱的希望,兌現美好的遐想”中,棱字的發(fā)音應為“l(fā)éng”,但有些學生可能將其讀為“l(fā)ēng”或“l(fā)íng”。這與學生日常的字詞積累有關,也與臨場反應字詞意思的能力相關。
(5)兒化音影響。在許多詞匯上,兒化音與原本帶有“兒”字的詞匯是不同的,例如“去哪”和“去哪兒”,這都需要考生規(guī)范的讀音,不能夠增添或省略。但在實際的測試中,常出現學生自動添加兒化音的情況,例如將“去哪玩”讀成“去哪玩兒”。
二、高校普通話水平測試失分問題
(1)語調平淡。高校考生在普測時,機械刻板的對文章中的字詞、句子進行復述,沒有個人情感,這就造成整篇文章聽下來缺乏情感的起伏,語調過為平淡難以在評分過程中被專家認可,并且也是失分項中的一項。這種問題需要學生在日常訓練中投入感情,在熟練讀文章的基礎上,還需要掌握情感的變化對語調形成的變化,帶入情感進行練習,呈現文章的感情。
(2)語感不佳。語感是比較直接、迅速地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是對語言文字分析、理解、體會、吸收全過程的高度濃縮。在普通話水平等級測試中,考生語感不佳是常見的失分項,在文章朗讀中缺少了對于文章意識的自我體會,可能造成前后感情變化與銜接不到位,影響整體分數的評判效果。考生語感不佳應在日常的生活中進行改正,由于語感與生活經驗、情感態(tài)度、判斷能力等多方面內容相關,因此在語感上的提升還需要高校學生能夠作出較多的訓練,或通過專業(yè)化的培訓提高語感,改善問題。
(3)朗讀技巧缺乏。朗讀技巧是普通話等級水平測試中的失分項之一,具有較高朗讀技巧能力的學生如播音主持專業(yè)學生,在對文章的朗讀上能夠讓人感受到文章的感情的起伏,不會受朗讀者自身情感狀態(tài)的影響,能夠更加融入與文章的傾聽中。而當前高校學生在普通話等級水平測試中,由于缺少專業(yè)化的訓練,在朗讀技巧上有所缺乏,造成朗讀中文章感情不突出或過于突兀,這都會造成學生失分。針對這種情況,朗讀技巧掌握不佳的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可以通過參加專門的技巧訓練進行提高,或多收聽播音主持專業(yè)教師的朗讀音頻,觀看相關的技巧性學習視頻等,針對性的改善自身的朗讀技巧問題。
(4)題目理解有偏差。第四部分“命題說話”的考核中,由于考生對題目理解有偏差,可能造成在短時間內無法較好的構思題目,造成停頓、拖拉,一直用“然后”、“接著”等重復性的關聯詞。這都是造成考生失分的主要問題。這種問題的出現與學生題目選擇適宜性相關,一般在題目的選擇中,可以給自己一點構思的時間,若是對題目毫無切入點,或構思不清,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完成該題目的講述,這樣也不會覺得該環(huán)節(jié)考試時長太長,一定要講自己最熟悉的故事和片段。
(5)語言不流暢。普通話等級水平測試中,由于語言不流暢造成的失分也是較為嚴重的,例如在“命題說話”中,一直用“額”、“恩”等帶出下一句話,這會造成失分。另外,在朗讀短文過程中,停頓不正確造成語言不流暢也是主要的失分項。這些問題需要在日常的語言習慣與朗讀習慣中加以改正,減少不必要詞匯的添加,并能夠在預先閱讀部分內容后進行朗讀,這樣能夠較好地減少失分問題,提高語言流暢度。
(6)語音不響亮、不清晰。高校普通話水平等級考試中,由于考生語音不響亮、不清晰造成的失分較為嚴重,這是由于普通話等級考試采用機考,在發(fā)音不響亮、不清晰時,給考核人員帶來了更多的聽覺壓力,并且難以很好的感受到學生的情感狀態(tài),也存在學生含糊帶過的情況,因此這種問題的失分還是較為嚴重的。需要高校學生在測試時自覺地提高嗓音,自信朗讀,清晰發(fā)音。
結語:
高校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存在許多的常見錯誤與失分問題,造成了考生分數不佳,難以達到理想檔次。除常見的讀法錯誤如形近誤讀、字詞誤讀、兒化音等被扣除分數外,還存在許多失分問題,如語調、語感、語音、技巧性等的失分影響。為了能夠提高高校學生的普通話水平等級測試成績,還需要從發(fā)音、語感、技巧與情緒多個方面提高專業(yè)性,平時加強訓練,而并非臨陣磨槍,并且在考場上需要學生能夠具備一定的自信心,合理控制自身情緒,避免失誤的出現。
參考文獻:
[1]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培訓測試中心.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M].商務印書館,2004.
[2]吳弘毅.實用播音教程——普通話語音與播音發(fā)聲[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3.
[3]姚喜雙.普通話水平測試若干問題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43(06):14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