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又竹
摘要:高校的課程建設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融入到校園的各個方面,融入到高校的課堂文化和校園建設中。當思想政治教育與非思政課有效融合,創新和拓展了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路徑。兩者融合有利于培育、弘揚和踐核心價值觀,有利于促進大學生正確價值觀形成和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實效。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校政治思想教育;非思政課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論述、提出明確要求。中央政治局圍繞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進行集體學習。中辦下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有力部署,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依據。
中國近十年的發展和崛起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長,在大力倡導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時代背景之下,更多更快地培訓高技能人才,被視為中國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戰略舉措。如何培養能適應我國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的德才兼備的高技能人才,這是對高等職業教育的嚴峻挑戰。高技能人才既要熟練掌握專門知識和技術,具備精湛的操作技能,同時也要擔當重大的使命。這就要求高技能人才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不僅高校思政教師而非思政教師同樣在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方面肩負重要責任而且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對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為有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非思政課中,課題就非思政課如何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對策開展研究 。
當前,高等學校教師不僅擔負學科教學任務,而且面臨新形勢下如何利用高校課堂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的新課題。習近平總書記于2016年12月7日和8日在北京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成為指導做好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綱領性文獻。因為總書記的講話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針對性。習總書記在講話中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戰略高度,對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目標、原則和任務進行了深入闡述,提出了明確要求。“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怎樣在高校課堂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就要通過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體現出來。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不只是思政課以及思政老師的教學任務和責任,也是所有教師的職責和使命。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學中體現在學生成長的環節中,無論課堂內外,都有價值引導的問題,都有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切入的問題。當代大學生處在網絡化、信息化、國際化的時代,求知欲強,對東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多樣化、個性化成長的欲望強烈,個性張揚,更加注重個體的價值。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工作的親和力和針對性。也要求我們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利用高水平教材,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同時作為教師還要與時俱進,接受科技發展帶來的新技術新思維使教學工作更加生動,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感和吸引力。另一方面,教師要堅持“四個統一”,即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四個統一”的提出,為師德師風建設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當高校教師自覺踐行“四個統一”,充分認識自己所承擔的莊嚴而神圣的使命,才能積極引導學生更好地成長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以提升國民精神境界和素質為行動向導,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歷史使命,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怎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要以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培育出具有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精神的社會主義公民,共同打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主義法治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說到底就是人的思想建設問題,要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學生教育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發展各方面,轉化為學生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和提高有著積極的影響 。但是如何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恐怕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提高。因此教師需要充分利用課程教學堅持立德樹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義不容辭、責無旁貸。就當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提升,其主陣地仍然是課堂教學(包括實踐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知識功底和過硬的教學本領,同時也要利用高水平教材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在教學內容中,因而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通過研究,探索如何在高校非思政課程教學中培育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非思政課程教學的有機結合策略,增強非思政課程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的內涵發展,尋求創新人才的培養方式,對于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汪勝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融合路徑[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2017(06).
[2]陳楊.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引領文化[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