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怡
摘 要:本文以安德魯徹斯特曼的翻譯倫理理論為指導,研究葛浩文《生死疲勞》的英譯本,從再現倫理,服務倫理,交際倫理,基于規范的倫理以及承諾倫理這五類倫理對《生死疲勞》英譯問題進行探究,以期提高中國文學作品英譯水平,促進中國文化的傳播。
關鍵詞:《生詞疲勞》;翻譯倫理;中國文化
《生死疲勞》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在這部作品中,莫言通過生死輪回的獨特視角,展示了中國農村的發展變遷,表現了農村改革的喜怒悲歡。以安德魯徹斯特曼翻譯倫理學為指導,本文將探究葛浩文版《生死疲勞》英譯本的特點,從而探究中國文學英譯本翻譯策略,促進中國文化傳播和交流,提高中國文化的世界影響力。
一、再現倫理
再現倫理,指譯者應秉持忠誠的原則,避免對原文進行增減,保留原文的風格和形式。皮姆認為,再現倫理要求譯者對原文的指導性精神負責(Pym 130)。
例1:“站住!”他憤怒地一拍桌子,煙缸里煙灰被震飛起來,他說,“你是個徹頭徹尾的混蛋!兔子還不吃窩邊草呢,何況也不是什么好草!”(Mo, 2006:456)
“Stay where you are!” he shouted angrily, slamming his fist on the desk and sending the ashes in his ashtray flying. “Youre a bastard, through. A rabbit doesnt eat the grass around its burrow, and in this case, its not even very good grass.” (Goldblatt, 2008:457)
這句話中,葛浩文對“兔子不吃窩邊草”采取了異化手法,他沒有使用外國人熟悉的“A villain doesnt harm his neighbors.”,而是保留了原文的意象“兔子”和“草”,這一譯文留住了中國俗語的比喻含義,能夠使外國讀者了解中國語言,以便中國文化傳播,促進中外交流。
二、服務倫理
服務倫理指譯者應對客戶和讀者負責。一方面,譯者應謹慎選擇翻譯策略,使譯文滿足客戶的要求;另一方面,譯文應該符合目的語讀者的閱讀習慣,為目的語讀者帶去和源語讀者相似的閱讀體驗。因此,在服務倫理指導下,譯者可發揮主體性,實現創造性叛逆,積極完成翻譯任務。安德魯徹斯特曼指出,譯者需要首先滿足委托人的要求,當然還需考慮讀者的需要和譯文的準確性(Chesterman 140)。
例2:他奶奶的,都是劣質白酒惹的禍!(Mo,2006:244)
Damn it! That rotgut liquor really messed me up. (Goldblatt, 2008:268)
莫言在這句話中使用了“他奶奶的”一詞,這是典型的中國式罵人,帶有濃重的鄉土氣息,比較粗俗,能夠在中文讀者中引起共鳴,但不利于西方讀者理解。葛浩文在處理的時候,沒有進行直譯,而是考慮到了讀者的需求,在準確表達原意的基礎上,將其異化,譯成“Damn it”,更易被西方讀者理解和接受。
三、交際倫理
交際倫理指譯本的交際作用。優秀的譯文能夠促進文化的傳播和交流。在翻譯過程中,譯者需要深入了解文本背后的文化含義,廣泛涉獵文化知識,為讀者呈現不同的文化畫卷。
例3:我們也熬出了頭,摘了帽。
We have come through it and have been rehabilitated.
地主摘帽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是獨特的中國文化負載詞。在這句話中,葛浩文將其解釋為“rehabilitate”,十分貼切。這一表達也暗示了歷史上地主改造的事件。這一譯文準確表達了原文的含義,既有利于讀者理解,也能夠普及中國歷史,展現中國獨特的背景事件,傳播中國文化。
四、基于規范的倫理
在翻譯過程中,譯者要遵守譯入語規范和社會標準。陳大亮表明,譯者要將能動性與受動性結合起來(陳4)。
例4:面對著這群饑民,我渾身戰栗,知道小命休矣,驢的一生即將畫上句號。(Mo,2006:87)
I trembled in fear in the presence of that gang, knowing may day of reckoning had come, that my life as a donkey had come full circle. (Goldblatt, 2008:105)
原文“小命休矣”屬于文言式的表達,處理起來非常棘手。葛浩文將其譯為“my day of reckoning had come”,這一譯文沒有直接將意思表達出來,而是借鑒了圣經中《新約》的典故,文化意義深厚,同時也符合西方的語言表達習慣和規范,更加地道,更加易為西方讀者所接受。
五、承諾倫理
承諾倫理要求譯者要不斷提高翻譯水平,追求卓越,不斷創造出優秀的譯本。
你這一輩子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交不完的桃花紅運,足可以抵消你前幾次輪回所受的那點痛苦和委屈。(Mo, 2006:192)
Fame and fortune beyond your imaging will be yours, and you will be lucky in love------many times. You will be richly compensated for the suffering and injustice you have experienced on the Wheel of Life so far. (Goldblatt, 2008:220)
莫言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享不完的榮華富貴,交不完的桃花紅運”,點明了豐厚的好處,讀起來也朗朗上口。葛浩文在處理時,采用了押頭韻的方式,譯為“fame and fortune”以及“lucky in love”,這一譯文準確還原了修辭的韻味,能夠使西方讀者獲得與源語讀者相似的閱讀體驗,是十分成功的譯文。
六、小結
中國優秀的文學作品浩如煙海,但往往由于譯本的水平有限,無法將中國文學推向世界舞臺。譯者應堅持翻譯倫理,在忠實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努力提高譯本質量,促進中華文化傳播。
參考文獻:
[1]Chesterman Andrew. Proposal for a HieronymicOath[J]. The translator,2001(7)139-154.
[2]Goldblatt, Howard.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 [M].New York,Arcade Publishing Inc,2008.
[3]Pym Anthony. Introduction: The Return to Ethics in Translation Studies[J]. The translator, 2001(7)129-138.
[4]陳大亮.誰是翻譯主體[J].中國翻譯,2004(2):3-7.
[5]莫言.生死疲勞[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