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 林耀佳 陳雅芬


摘 要:加強校園微商問題的研究,是加強高職校園學生教育和管理的重要保障。本文通過通過問卷調查與個體訪談的形式對以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代表的廣東高職進行了校園微商現狀調查,發現目前廣東高職從事校園微商的學生已達不小的比例,但經營的產品類別主要在個別范圍集中,學校對校園微商問題的重視和引導教育目前也較為薄弱,并提出相應的思考建議。
關鍵詞:廣東高職;校園;微商
一、引言
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微商在2011年開始逐步發展起來。微商本身具有成本低、操作性強、依托社交平臺為載體等特點,高職生較本科生而言,一般又擁有較多可自由分配時間,故高職生從事微商的現象日益凸顯。然而,微商的初期發展自帶有暴力刷屏、產品質量、法律糾紛等問題。因此,加強高職校園微商問題的研究,是加強高職校園學生教育和管理的重要保障。本研究對廣東高職院校的校園微商現狀進行了調查,在此基礎上提出學校可以設置格子鋪等形式的固定場所,以進一步與校園微商的引導與管理有效結合,形成對校園微商經營產品規范管理、對校園微商從事人群有效教育的合理工作機制。本研究對在互聯網時代下廣東高職院校應如何厘清對待校園微商的態度與方式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并對微商逐步盛行的環境下如何將管理和教育有效結合的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二、材料與方法
本次調查范圍面向廣東高職院校學生,以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為主。調查主要通過問卷調查與個體訪談兩種形式結合,共回收有效問卷298份。調查主要涉及從事校園微商的學生比例、校園微商經營的產品類別、目標顧客人群、對校內提供微商產品提供固定展示場所的態度、學生對校內有關部門及微商從事人群的態度與看法等內容。
三、結果與分析
本次調查對象主要以高職院校學生為主,年級主要為大一、大二、大三的在校生,分自己在做微商、身邊同學在做微商等兩類人群做關于校園微商問題的現狀和一些問題的看法做調查。調查中發現,廣東高職院校從事校園微商的學生已達不小的比例,但經營的產品類別主要在個別范圍集中,學校對校園微商問題的重視和引導教育目前也較為薄弱。
(一)廣東高職從事校園微商的學生比例
從表1可以看出,目前廣東高職院校里從事微商學生已不是個別案例,已經達到14.43%的比例,較過去發展情況,有逐步提高的趨勢。但通過個訪也可以發現,目前高職院校并未對在校學生從事微商的行為有明確的引導和規范措施,甚至直接持以一言以蔽之的否定態度。由此可以看出,廣東高職院校對校園微商問題還不夠重視,對其現狀也缺乏調查了解與研究。
(二)廣東高職校園微商經營的產品類別
在本次調查中,課題組發現廣東高職從事校園微商學生經營的產品類別在個別領域有所集中,如表2、表3所示,產品主要集中在化妝品類(含面膜)、服裝類(含鞋子)、美牙儀與護頸儀等三類產品,涉及境外范圍的產品也不在少數。這個可能與廣東地處港澳毗鄰地段、制造業與進出口能力強大以及校園市場等因素相關。由于經營產品涉及日用和境外范圍,加強對校園微商經營產品的規范管理和有效引導更顯得尤為必要。
(三)廣東高職校園微商的目標顧客人群
通過對自己在從事微商的學生調查發現,如表4所示,他們主要目標顧客人群為同學、老師等校園用戶,不管是本校還是外校的校園用戶,占比均達到75%以上,而自己身邊親戚和長輩占比則明顯小一些。這與他們學生身份能夠接觸的人群受限相關,也較大程度決定他們經營的微商產品類別。
(四)廣東高職學生對校內提供微商產品固定展示場所的態度與看法
從表5、表6、表7可以看出,自己從事微商的學生中超過74%的人愿意將自己經營的產品在校內固定場所進行展示,并有超過60%的學生愿意為這種展示付一些基本的管理費用,固定場所的形式超過65%希望是格子鋪等室內場所或戶外透明展示櫥柜這2種形式。自己未從事校園微商的學生中也有超過80%的人認為校內設置固定場所對從事校園微商同學的產品銷售有幫助。這表明在校內設置格子鋪或戶外透明展示櫥柜等方式,是能夠有效消除買賣雙方對微商產品信息不對稱度、加強產品信息透明度,并可借此方式加強校園微商產品的規范管理。
(五)對學校有關部門或身邊從事微商人群態度與看法
從表8可以看出,接近70%的學生對身邊同學從事微商持無所謂的態度。通過個訪可以知道,從事微商的學生大多希望學校有關部門和老師能夠對他們提供一定的幫助,至少不要打壓他們;自己不從事微商的同學則希望不要只采用微信朋友圈刷屏的方式進行產品推廣,并希望能夠明確微商產品質量。幾方面的調查很大程度表明,推行格子鋪或戶外透明展示櫥柜等固定場所,對于有效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從事微商行業將有較大的可行性。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通過本調查的結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廣東高職從事校園微商的學生比例已達不小的比例,值得引起校方重視與加強教育管理研究;廣東從事微商的高職學生主要面向校園用戶,產品類別較為集中,且展示實體產品的意愿較強;在校內提供固定場所展示微商產品展示,能夠有效消除買賣雙方的產品信息不對稱,并有效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從事微商行業。
(二)思考與建議
1.學校應重視校園微商問題。從目前從事校園微商的高職學生比例和供給雙方的學生需求來看,大部分學生希望學校有關部門和老師能夠重視校園微商問題,對校園微商提供必要支持和有效引導。當今時代,廣東高職中從事微商行業的學生越來越多,各學校應充分了解清楚本校學生從事校園微商的現狀,并出臺一些合理政策與措施,以疏代堵,促使本校校園微商經營脫離“地下黨”現狀,走向規范化,這既是秉承“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又能加強學校對這塊灰色領域的有效管理。
2.探索引導和管理校園微商的有效方式。有效引導和管理校園微商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校園微商、有職業道德從事校園微商的重要條件,尤其對一些從事或購買產品質量信息不明或境外產品的學生,更要考慮此問題??蓚戎乜紤]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參與校園微商從事學生和產品的摸查與信息登記;提供格子鋪或戶外透明展示櫥柜等固定場所以加強經營的微商產品質量監督;加強對校內微商經營人群和產品的評先、評級管理,以有效摘除部分人群對從事校園微商的有色眼鏡。
3.建立有關專業融入校園微商經營的模式研究。高職院校內通常設置有電子商務、市場營銷、商務英語等多種應用型專業,具有對接和服務社會的天然優勢,而這部分專業的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如果能夠在一些合適的方式參與實踐,這樣對他們掌握本專業知識、拓寬其他通識知識也有較大幫助。可以考慮將相關專業的教學、研究融入校園微商經營,結合微商就開展載體、營銷方式、產品說明和相關法律法規實現在教中實踐、在實踐中教,達到優勢互補,有效提高校園微商的經營水平與質量。
五、結語
在調查校園微商現狀中發現,廣東高職當前的校園微商仍停留在與普通社會微商無差別的初級階段,簡單易操作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其中,但學校對此重視和研究還較為薄弱。在國家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背景下,加強對校園微商的研究,并加強對相關從業學生和產品的有效引導和規范,將校園微商從兼職需求發展成為可持續就業的新途徑,是高職院??商剿鞯难芯糠较?。
參考文獻:
[1]安慶云.基于高職生視角的微商現狀的調查報告[J].陰山學刊(自然科學版),2018(02):1-4.
[2]王建軍.微商思維在高職市場營銷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市場,2016(35):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