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碧瑩 黃嘉瑤 崔慧雯
摘 要: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和發展,網絡表情包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應用與傳播。相較于單一的文字,人們更多地通過使用有趣多樣的表情包來表達自己的立場,表現自己的情感。本文從相關概念和特點出發,基于對網絡傳播中表情包的使用情況調查分析,總結了表情包對人們、對社會的影響,從而提出一些發展建議。
關鍵詞:表情包;社交媒體;網絡應用與傳播
一、表情包的含義和發展歷史
從字面含義解釋,表情包是一種用圖片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想法的一種方式。2017年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7)》中,表情包入選2016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這說明,在互聯網時代,表情包已經變成了一種流行文化。
表情包本質上可以說是表情符號的。表情符號的發展大致分為可以分為幾個階段。首先表情符號可以追溯到1964年。1964年由美國平面藝術家哈維·羅斯·鮑爾為某保險公司設計的別針圖案,以此提升員工的土氣;1972年,富蘭克林·羅法蘭尼是注冊笑臉符號商標權的第一人;1982年,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斯科特·法爾曼教授突發奇想地用一串ASCI字符“:-)”來表達笑臉情緒,這個必須橫著看的表情符號開創了互聯網的項歷史;1997年,隨著互聯網的崛起,注冊笑臉符號的第人富蘭克林之子,尼古拉斯·羅法蘭尼創造出“肖像字符表情”也就是用戶在網站和電子郵件中使用的ASCI,是代表字母與字符、用于傳輸文本的通用電腦標準碼集;1981年,日本的粟田穰崇( Shigetaka Kurita)設計創作最早一批“ emoji”,他本人是漫畫愛好者,故用更加形象生動的漫畫形式取代了平面的字符符號:2011年,蘋果發布的ios5移動操作系統中加入了表情符號。自此,栗田穰崇的emoji在各種數字通信平臺及全球范圍內迅速傳播。
隨著社交媒體的飛速發展,這些小表情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在社交軟件上充分表達自己情緒的需要,這時自定義表情推出了。自定義表情是騰訊公司先在QQ推出,分為靜態和動態兩種形式。影視作品等均可成為表情符號的選材。微信自定義表情包規定數量從一開始150個到現在的300個,恰好也是對表情包蓬勃發展的一個反映。現在,已經是人人皆可制作表情包的時代,表情包也有了更多的活力和靈活性,人們對表情包的趣味性要求越來越高。
二、表情包使用情況的調查
本次調查我們采取了網絡問卷的方法,在微信上發放問卷,以此為本文提供數據支持。我們共收到了151份有效問卷。本次調查主要調查對象為18-23歲的大學生,這一群體提供的問卷數量為128份,占有效問卷數量的84.77%。
(一)調查對象基本信息
1.年齡情況。本次問卷填寫人數為151人,其中年齡段在18歲以下的有12人,占有效填寫人數的7.95%;年齡段在18-23歲的有128人,占有效填寫人數的84.77%;年齡段在23歲以上的有11人,占有效填寫人數的7.28%。
2.性別情況。本次問卷有效填寫人數為151人,其中男性人數為46人,占總人數的30.46%。女性人數為105人,占總人數的69.54%。
(二)表情包使用情況
1.表情包的了解程度。在參加本次調查前,有70人對表情包十分了解,占總有效人數的46.36%,有72人對表情包具有基本的了解,占比為47.68%,9人不太了解表情包或不知道表情包,占比為5.96%。可見在大學生群體中絕大部分的人都會接觸到表情包,甚至是十分了解表情包。
2.表情包的使用原因。調查對象使用表情包的原因具有多種,其中認為使用表情包能增加聊天趣味性的人數最多,比例為93.38%,其次是認為表情包的使用可以緩解冷場、沒有話題的尷尬,比例為74.83%,最后是通過表情包來斗圖(即一種多人發布圖片相互娛樂交流表達感情的聊天形式),比例是60.26%。表情包能夠在大學生這樣的年輕群體聊天中起到了特別的作用,能增加聊天的趣味和娛樂性,緩解尷尬,促進情感的表達與交流。
3.使用的表情包類型。隨著表情包的傳播發展,表情包的類型也在不斷增多。在調查對象中,最多人喜歡使用影視作品、綜藝等截圖,大多出現真人面孔或可能會配少量文字的表情包,比例為68.87%,緊接著是喜歡動漫類的包括暴走漫畫、網友手繪、動漫形象等,即除真人形象和純文字以外的表情包,比例占60.93%,有比例為57.62%的調查對象喜歡使用基礎emoji,30.46%喜歡使用純文字表情,有3.97%選擇了其他選項,如使用自制的表情包等。
4.表情包來源。選擇表情包來源于好友的調查對象最多,比例為82.12%,其次是選擇社交平臺官方發布的,例如微信、QQ自帶表情包等,比例為73.51%,選擇網絡搜索的比例為57.62%,最后有30.46%的調查對象會選擇自己制作表情包來使用。
5.使用、保存表情包的考慮因素。選擇考慮使用的場合(聊天的對象、發布文字的平臺等)的人數最多,比例為85.43%,選擇表情包上有喜歡的人物形象的比例為56.29%,選擇考慮是否含有不良信息的比例為39.07%,認為自己基本不會考慮,想存就存、想用就用的人數比例為23.18%,最后是考慮該表情包是否跟隨潮流的比例為12.58%。由此可見,大部分的調查對象會更傾向于考慮使用的場合和平臺來決定自己使用或保存表情包,其次則是根據自己的愛好來選擇。
6.表情包的購買。對于微信、QQ等網絡平臺上的提供收費表情包,54.97%的調查對象認為沒有意義并且不會購買,23.18%認為如果價格合適,會選擇購買,20.53%則覺得價格太高,不會購買,1.32%認為很好看,會購買,不會考慮價格因素。在表情包購買頻率的問題上,65.56%沒有購買過表情包,18.54%經常購買,15.9%有時或者偶爾購買。隨著表情包的發展,表情經濟的出現,表情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消費,但是對于大部分大學生群體來說,由于暫時沒有穩定的資本條件,他們對表情包這種悠閑娛樂消費的欲望并不大。
(三)對表情包的態度
據本次調查,喜歡表情包的人數為119,占總有效人數的78.81%,不喜歡表情包的人數為2人,占比為1.32%,認為表情包的使用有利有弊的人數為30人,占比為19.87%。
喜歡使用的原因有認為表情包可以活躍氣氛、更有效表達情緒、喜歡斗圖的趣味性、跟隨潮流等,其中大部分是因為表情包可活躍氣氛和有效表達情緒,其比例分別為95.3%和91.95%。
不喜歡使用的原因有認為不夠嚴肅莊重、帶有不良信息(例如一些暴力、黃色信息,或用語粗俗)、無意義且不如用語言表達清晰、 審美疲勞等,其中大部分是因為審美疲勞和帶有不良信息,比例分別為59.38%和43.75%。
最后,對于表情包未來發展的看法,60.93%的調查對象認為表情包會越來越火,35.76%對表情包未來的發展不太確定,3.31%則覺得表情包會漸漸走向衰落。
三、表情包在網絡傳播中的意義
通過調查可以發現,表情包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其兩面性。
(一)利于情感表達與信息接收
由于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同一種表達被不同的接收者接收就會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網絡傳播的過程中,使用表情包能夠更好地表達情感,幫助信息接收者理解,彌補純文字表達的缺陷。語言學家索緒爾也曾表示:“語言符號所代表的事物和符號形式能夠不斷推進,因此表情包的使用在不同的背景下被賦予不同的含義。”比如在聊天中使用“微笑”,一般過去我們會理解為友好,但如今事實上更多的表示無奈之意,所以要結合雙方聊天時的具體語境來做出判斷。因此,我們需要在瞬息萬變的網絡環境下,與時俱進地重新解讀表情包所富含的新含義。
(二)娛樂了我們的生活
表情包的共同點大概就是娛樂性和趣味性。當今是一個注重娛樂的時代,表情包很好體現到這個時代特征。網友通過自黑、自我矮化的表情包達到娛樂的目的。用戶可以通過使用表情包進行交流可以活躍聊天氣氛。當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常常會增大人們的緊張感和壓迫感,網絡中放松的交流逐漸成釋放壓力和表達情感的渠道,制作和傳播表情包也成為現代網民減壓的一種途徑。
(三)體現個人差異性
隨著表情包的使用者數量和使用頻率的增加,系統自帶表情已經不能滿足用戶者日漸增長的需求。在此背景下表情包種類也逐漸多樣化發展,表情包的設計師也注意到了這種需求,并針對大眾需求創作出了符合時代潮流的各種表情包。現在不僅有年輕人喜歡的搞笑類表情包,例如蘑菇頭系列,也有針對中老年人的閃爍絢麗大字和正能量用語的表情包等。當然,除了在網上搜索保存表情包,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親自制作獨一無二的表情包。保存及制作的方便性增加了網友們的創作熱情,也擴大了表情包的種類內容。
(四)不足之處
當然,表情包也有其不足。在調查中我們可以發現有不少用戶對表情包的傳播存在一定的擔憂。首先,表情包的制作是自由的,這使得表情包的質量參差不齊,有的表情包里面含有一些不良信息。在調查中我們也發現了不少用戶也有這份擔憂。其次,濫用表情包可能會導致錯失重要信息。在群聊中,因為斗圖導致重要信息被刷下去的事情也時有發生,會對用戶造成一定影響。
四、網絡表情包發展的建議
作為一種網絡文化符號,表情包的演變與傳播不僅推動網絡話語的發展,同時對現實話語體系也產生了革命性影響。因此,表情包健康發展尤為重要。
(一)規范表情包的使用
首先,政府部門要做好監管的工作。對于含有不良信息的表情包,政府部門要及時查處。然后做好引導工作,規范表情包的使用。然后,用戶本身也要提高自身素質,不傳播含有不良信息的表情包。
(二)完善表情包的產業發展
讓表情包擬人化,讓其活起來。現在的表情包不止是一個交流工具,也是一條產業鏈。出了表情包的周邊產品,使得表情包突破社交平臺,開拓更廣闊的市場,形成一條產業鏈,提高表情包作者的收益。花栗鼠Toby以其可愛的形象在微信表情應用商店推出后便大受歡迎,在淘寶旗艦店推出周邊商品,例如創意胸針、原創手機殼等等,這些周邊產品可以提高花栗鼠Toby表情包所帶來的收益,還提高了粉絲的忠誠度。
五、結語
表情包具有承載著使用者傳播情感與觀點的重要作用,我們在制作和使用的過程中要把表情包文化的積極作用發揮好,對于網絡傳播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余逸君.論表情符號在社交平臺中的信息傳遞[J].中國民族博覽,2019,1.
[2]劉樹潔,劉懿璇.斗圖時代:表情包在網絡傳播中的意義和作用[J].新聞世界,2019,3.
[3]楚燕芳.互聯網時代的新型體態語—網絡表情包[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6.
[4]田甜.網絡表情包盛行的原因及影響[J].傳播力研究,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