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昱喬 王雨楠
美國經濟方面,一季度數據亮眼,GDP增速提升,失業率持續下降;但進入二季度之后,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持續下降,消費價格指數(CPI)不及預期,市場預期美聯儲降息概率增加。
歐元區方面,經濟增速持續放緩,一季度GDP增速為1.2%,制造業PMI一直處于榮枯線之下,CPI維持在2%以下,歐洲央行表示如有必要將下調利率,恢復量化寬松。
國內經濟方面,一、二季度經濟增長率低于上年同期,分別為6.4%和6.2%,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上半年CPI同比漲幅持續增加,在5月和6月達到2.7%,為今年以來最高點,物價維持穩定;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各月漲幅均在1%以下;進出口貿易額同比漲幅自3月起連續4個月為正,貿易順差自4月起不斷擴大。上半年,人民銀行進行1次全面降準、2次定向降準保持貨幣市場流動性充足。債市各券種收益率曲線有漲有跌,國債期限利差先擴大后收窄,中債-新綜合凈價指數先降后漲。
宏觀經濟情況
(一)美國經濟擴張低于預期,歐元區PMI持續回落
2019年6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22.4萬人,大幅高于預期值的16萬人和前值的7.5萬人;失業率為3.7%,略高于預期值的3.6%和前值的3.6%。上半年,美國經濟復蘇勢頭先強后弱,一季度GDP增速強勁,達到3.1%,但市場預期二季度GDP增速將有所放緩。上半年,美國CPI同比漲幅保持在2%之下,4月開始連續回落,6月為1.6%。雖然一季度經濟增速反彈,但主要貢獻來自進出口,消費和投資增長乏力。上半年制造業PMI、PPI、CPI連續下降,二季度經濟預期增速回落,這使得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繼續增強。
歐元區方面,經濟增長自2018年以來持續放緩,一季度GDP同比增速為1.2%,略高于預期值的1.1%,但市場估計二季度GDP增速將走弱。上半年調和CPI同比增速均處于2%之下,5月和6月為1.2%,核心CPI維持在1%附近,顯示通縮壓力仍然存在。失業率逐漸下降,從年初的7.8%降至5月的7.5%。制造業PMI連續5個月處于50%以下,難掩頹勢。歐元區經歷了長時間的經濟增長疲軟,歐洲央行表示如有必要,會下調利率、恢復量化寬松。
(二)國內宏觀經濟總體運行平穩
1.經濟增速有所回落
上半年,按可比價計算,我國GDP同比增長6.3%,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長6.4%,二季度同比增長6.2%(見圖1),經濟平穩運行在合理區間。
2.CPI同比漲幅逐漸擴大
上半年,CPI比上年同期上漲2.2%。自3月起,CPI同比水平逐月上漲,在5月和6月達到上半年最高點2.7%。二季度CPI環比逐月下降0.1%(見圖2)。
3.PPI同比漲幅先增后減
上半年,PPI比上年同期上漲0.3%,各月漲幅均在1%以下;從年初起,PPI環比降幅逐漸減小,3月由負轉正,6月再次變為負值(見圖3)。
4.制造業PMI先升后降
上半年,制造業PMI先是連續兩個月處于50%的榮枯線之下,接著連續兩個月大于50%,然后又連續兩個月穩定在49.4%。制造業存在下行壓力(見圖4)。
5.進出口貿易總值同比上升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值為人民幣146675.4億元,同比上漲3.9%(見圖5)。其中,出口為79520.6億元,同比上漲6.1%;進口為67154.9億元,同比上漲1.4%;貿易順差為12365.7億元,同比增長38.26%。
6.貨幣信貸市場情況
(1)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9.67萬億元,人民幣存款增加10.05萬億元。6月末,本外幣貸款余額為151.6萬億元,同比增長12.5%。其中,人民幣貸款余額為145.97萬億元,同比增長13%,增速比上月末低0.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3個百分點。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9.67萬億元,同比多增6440億元。6月末,本外幣存款余額為192.79萬億元,同比增長8.1%。其中,人民幣存款余額為187.57萬億元,同比增長8.4%,增速與上月末和上年同期持平。上半年人民幣存款增加10.05萬億元,同比多增1.05萬億元(見圖6)。
(2)廣義貨幣(M2)增長8.5%,狹義貨幣(M1)增長4.4%。6月末,M2余額為192.14萬億元,同比增長8.5%,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5個百分點;M1余額為56.77萬億元,同比增長4.4%,增速比上月末高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2.2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為7.26萬億元,同比增長4.3%。上半年凈回籠現金628億元。
7.貨幣政策工具操作情況
6月實現資金凈投放1045億元。其中,人民銀行通過逆回購操作投放8250億元,通過中期借貸便利(MLF)投放7400億元;通過發行央票回籠25億元,逆回購到期回籠7950億元,MLF到期回籠6630億元(見表1)。
貨幣市場運行情況
貨幣市場利率較年初有漲有跌。截至2019年6月28日,隔夜回購利率較年初下行73BP,7天和14天回購利率較年初分別上行7BP和6BP。與上年同期相比,隔夜、7天和14天回購利率分別大幅下行161BP、92BP和153BP。
債券市場價格走勢及特點
(一)中債-新綜合凈價指數先降后漲
2019年初,債券市場收益率處于低點,中債-新綜合凈價指數區間震蕩。之后受宏觀數據向好影響,中債-新綜合凈價指數開始下行,于4月24日到達最低點99.1551。5月,央行對農村商業銀行定向降準,中債-新綜合凈價指數緩慢上漲,于6月28日漲至99.8440,較年初下降0.25%。
(二)各期限國債收益率較年初漲跌互現
截至2019年6月28日,各期限國債收益率較年初漲跌互現。其中,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一季度平穩運行;4月初受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超出預期的影響而震蕩上行,于4月24日達到最高點3.4343%,之后小幅回調;二季度受貨幣市場流動性充足及制造業PMI不及預期等因素影響,于6月末回落至3.2254%,較年初小幅上漲5.20BP。3個月期國債收益率先降后升,由年初的最高點2.5237%緩慢下行至3月11日的最低點1.9302%,之后小幅上漲,6月末為2.1870%,較年初下降33.67BP。上半年,國債期限利差呈現先擴大后收窄的趨勢(見圖7)。
債券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一)債券市場交易結算情況
上半年,全市場債券結算量達624.50萬億元(見表2),同比增長19.71%。其中,現券交易結算量為95.07萬億元,同比上漲64.49%;回購交易結算量為527.58萬億元,同比增長14.02%。
在中央結算公司的交易結算量為380.16萬億元,同比增長28.89%。其中,現券交易結算量為57.64萬億元,同比增長126.73%;回購交易結算量為320.67萬億元,同比增長19.49%;債券借貸為18500.39億元,同比增長59.77%。
在上海清算所的交易結算量為128.73萬億元,同比增長17.90%。其中,現券交易結算量為35.98萬億元,同比增長14.27%;回購交易結算量為92.75萬億元,同比增長19.38%。
在交易所的交易結算量為115.61萬億元,同比下降1.64%。其中,現券交易結算量為1.45萬億元,同比增長63.68%;回購交易結算量為114.16萬億元,同比下降2.14%。
(二)債券市場發行情況
上半年,全市場共發行各類債券13.25萬億元,同比增長38.76%。其中,在中央結算公司登記的新發債券為1565只,發行量為78890.61億元,占全市場總發行量的59.52%;在上海清算所登記的新發債券為3338只,發行量為33695.96億元,占比25.43%;在中國結算登記的新發債券為2173只,發行量為19943.51億元,占比15.05%(見表3)。1
(三)債券市場存量結構
6月末,全國債券市場總托管量達到81.98萬億元,同比增加11.54萬億元,同比增長16.38%。其中,在中央結算公司托管的債券總量為61.31萬億元,占比74.79%;在上海清算所托管的債券總量為10.87萬億元,占比13.25%;在中國結算托管的債券總量為9.81萬億元,占比11.96%(見表4)。
債券市場運行特點
(一)債券存量保持小幅增長,地方政府債規模持續擴大
上半年,債券市場存量平穩增長。在中央結算公司托管的債券中,政府債券占57%,其中地方政府債增長較快。截至6月末,地方政府債存量突破20萬億元,同比增長25.72%,較上年末增長11.31%。上半年地方政府債發行提速是存量快速增長的原因之一。為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2018年末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提前下達2019年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2019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債共發行2.84萬億元,同比增長101.09%。
除存續規模擴大外,地方政府債的流通場所也向柜臺市場延伸。2019年3月,地方政府債在柜臺市場順利發行,標志著投資者群體擴展到柜臺市場的個人投資者和中小機構。
(二)現券交易量大幅上漲
上半年,在中央結算公司結算的交易中,現券交易結算量超57萬億元,同比增長126.73%,漲幅明顯。分機構來看,信用社、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現券交易量增長最快,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471.44%、152.23%和116.37%。
注:
1.由文中所列數據計算的占比數據可能與所述的占比數據相差0.01%,這是對原始數據進行四舍五入所致。全文同。
作者單位:中央結算公司統計監測部
責任編輯:羅邦敏? 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