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 李明雪
摘要:農村中小學教育是我國教育發展的基礎,農村教育建設的好壞關系到能否更好地實現教育公平,對于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農村中小學的建設和發展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績,但是也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諸如:教育管理體制落后、硬件設施不完善等問題。通過對農村中小學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的了解和梳理,進而提出創新教育管理的一系列解決措施。本文就農村中小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展開論述,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幾點解決措施。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教育現狀;對策及建議
近幾年來,社會將關注的焦點轉移到農村中小學教育當中。目前很多農村地區留守兒童較多,并且長期存在的城鄉二元體制導致城市和鄉村在教育資源配置方面失衡,缺少良好的師資隊伍,農村中小學的管理制度相對較為落后,這一系列的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在一定程度上將會引起人們的不滿,這樣也不利于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所以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通過本文討論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 農村中小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 缺少教育資金的投入,教育基礎設施差
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有限,導致教育資金不能及時到位,教育基礎設施不健全,從而難以讓農村中小學獲得長足的發展。
農村中小學一般招收附近村落中的孩子們,人口相對較少,這就導致農村中小學的校舍面積十分的狹小,學生宿舍、教室等地方基礎設施得不到保障,存在著冬冷夏熱的問題,甚至有的中小學校舍已經成為危房,但是還在使用,缺少相應的安全知識和安全保障,直接威脅到學生的生命健康。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教育要多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對于農村中小學來說缺少必要的實驗室和實驗器材,教育設備得不到及時的更新換代。
(二) 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師資力量較為薄弱
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與城市相比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教育資源分配不合理,主管教育的部門對農村中小學的發展狀況不清的問題也時常發生,這就導致在資源分配的時候出現配置不合理的情況。教育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費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師資力量較好的學校已經達到飽和,但是農村相對師資力量較弱的學校還沒有質量較高的資源分配,教育財政的撥款不能真正地用到教育事業中來。大城市的薪資待遇優于農村地區,大部分教師不愿到農村就業,師資分配不均勻,從方方面面來看,整體上農村中小學師資力量薄弱。
農村中小學的教師整體上很少有機會接觸到新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方式,所以部分農村中小學教師缺少現代教育的思維和理念,對于教育方法的把握還不是十分的成熟,農村中小學缺少現代化教育設備,教師只能通過卷面成績來分析學生成績,缺乏現代教育的新方式,這樣在一定的情況下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和學習潛質。
(三) 教育管理理念落后,缺乏健全的管理體制
農村地區中小學缺少像城市中學校的嚴格的管理體制,教師要在日常的教學時間內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但是我國農村地區中小學教育觀念相對來說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農村中小學的經費支出和學校的具體財政分配的管理不完善,沒有做到公開透明,這就可能在農村地區學校出現貪污腐敗的現象。對于農村學校的管理,我國政府并沒有嚴格地按照《教育法》的規定進行相應的處理,政府面對此類問題的時候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妥善解決,而不是推卸責任。在日常的教學當中,存在著教師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這些問題的存在給我們敲響了完善教育管理制度的警鐘。
二、 解決農村地區中小學教育管理的改革措施
我國興辦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其中要強調的是我國政府將“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我國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就要統籌城市與農村,實現教育的平衡發展、公平發展。振興農村中小學的教育,尋找解決農村中小學教育管理問題的新對策,提高農村地區的教育教學水平是促進我國教育向前發展的重要方向,是符合國家教育政策和教育理念的。
(一) 促進教育理念的更新換代,注重農村中小學教育的內涵
我國政府是教育事業的主要參加者,在教育管理事業的發展上承擔著一定的責任,所以國家要通過公開民主的方式提高立法的質量、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讓農村地區中小學的有效管理可以有法可依。
當然,不僅僅是政府,各個農村學校也要積極地參加到這場改革當中,努力使教育管理向著法治化和規范化的道路前進,打造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學校也要及時地為農村中小學教師提供一系列的平臺和機會,讓教師們能夠有機會接觸更科學更有效的教育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農村中小學也要因地制宜地建立起一套適合本學校發展的教育管理制度,做到公開透明,使每一項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這樣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教學實踐的隨意性。
(二) 創新管理體制,確保學校在教育管理中的中心地位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對于農村中小學的教育管理,應該積極創新管理模式和體制,保證學校在管理中的中心地位不動搖。首先要從校領導層面做出改革,校長肩負主要責任,有能力的校領導會帶領教師團隊不斷地創造奇跡,引領學校的發展。我們鼓勵實施校長責任制,在教師選拔的過程中嚴格按照選拔制度進行,為學校選拔有能力、有擔當、有作為的教師;制定教師考核制度,激勵教師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從而帶動學校的整體發展。雖然農村地區經濟較為落后,但是校領導要合理配置教育資金撥款,解決基礎設施不全的問題,為教師和學生提供良好的環境。
(三) 加大對農村中小學的資金投入,促進教育資源均衡發展
各級政府應該加大對農村中小學教育的資金投入力度,將農村中小學的發展作為教育發展的一大目標,政府和學習要抓好資金的投入力度,防止專項經費被不合理的利用。教育部門要合理協調各個農村學校,進行合理的資源分配,保證教育資源的合理利用,縮小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
三、 總結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中小學的教育取得很大的進步,無論是教學條件還是教學理念都有所進步,但是還有部分地區存在著沒有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研究農村中小學在發展中存在著的各項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可以為農村教育的發展做出一些貢獻。
參考文獻:
[1]羅溢斌.農村中小學教育現狀及對策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10):213.
[2]陸韶華.強抓學校管理,提升農村中小學教育均衡發展[J].未來英才,2016(3):264-265.
[3]趙廷毅.淺談農村中小學如何加強管理,提高教學質量[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1(23):133.
作者簡介:
張巖,山東省臨沂市,山東省臨沂市臨港經濟開發區臨港實驗中學;
李明雪,山東省臨沂市,山東省臨沂市臨港經濟開發區朱蘆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