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數學教學中構建趣味性的教學課堂,是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創新數學課堂的關鍵。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重視趣味性教學課堂的構建,改革創新小學數學教學,全面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意義;實踐對策
所謂趣味性教學,即用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手段、教學內容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力求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小學階段作為學生數學學習的啟蒙階段,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當重視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的培養,夯實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因此,采取多樣化的手段構建趣味性的數學教學課堂,是構建高效數學課堂的必經之路。當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改革創新重視不足,知識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使得數學課堂難以擺脫抽象、乏味等評價,嚴重影響了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提升。本文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探索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的對策。
一、 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的意義
(一) 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于小學生而言,是抽象的、深奧的、難懂的。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小學生邏輯思維不足,導致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存在動力不足、興趣不濃的現象。而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教師不注重課堂教學的改革創新,單向的知識灌輸,使得原本抽象的數學課堂更加枯燥和乏味。在此背景下,趣味性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構建,教師通過富有趣味性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等,讓數學課堂“活”起來,這對于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 有利于創新小學數學教學課堂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不斷改革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拓展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是教師教育改革的目標和方向。和傳統的單向灌輸式教學模式相比,趣味性教學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構建,是改革創新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的有效途徑。一方面,在趣味性教學課堂構建的過程中,教師將會更加關注學生的主體性,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采取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以達到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目的。另一方面,趣味性的數學教學課堂,有效地擺脫了傳統枯燥和無味的數學教學現狀,能夠讓數學課堂豐富多彩且具有活力。由此可見,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構建富有趣味性的教學課堂,是創新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的有效途徑。
二、 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課堂構建的現狀
綜合以上分析可見:趣味性教學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構建,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改革創新、對趣味性教學課堂構建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依然呈現單調、單一的現狀。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忽視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能力等,導致課堂教學的內容、形式等難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同時部分知識點,學生理解起來困難,增強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畏難情緒,最終影響了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效果。
三、 小學數學教學中趣味性教學課堂構建的對策
作為學生數學學習的啟蒙階段,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應當重點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等,實現可持續的數學教學目標。
(一) 創新課堂導入形式,吸引學生注意力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應當重視課堂導入,通過富有趣味性的課堂導入形式,吸引學生注意力,構建富有趣味性的數學教學課堂。在課堂導入方面,形式有很多:
首先,教學工具導入。利用教學工具進行課堂導入,有利于建立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性,同時降低數學教學的難度,讓學生在認知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更加容易,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例如,在學習長方體、正方體的相關知識時,由于學生對立體圖形的認知能力較弱,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學生身邊的事物,如文具盒、粉筆盒等,通過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導學生分析身邊有關正方體和長方體的事物,實現趣味性教學的目標。
其次,游戲導入法。游戲是兒童的天性,是兒童熱愛的活動形式之一。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可以結合小學生的興趣點,通過游戲導入的形式,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例如,在學習數字時,教師可以通過“找數字”的游戲,讓學生通過找數字的方式認知數字,在富有趣味性的游戲中進入正題,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數學教學效果。
(二) 巧用多媒體,優化課堂教學形式和內容
在信息技術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巧妙地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創新課堂教學形式,拓展教學內容,實現趣味性的數學教學目標。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下,教師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構建趣味性的數學課堂:首先,運用多媒體手段的顯示優勢,結合教學內容,將富有趣味性的教學圖片、視頻等融入數學課堂中,讓學生感知:“數學原來可以這么有趣”。以小學數學的圖形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將各種平面的、立體的、彩色的圖形直觀地展示出來,刺激學生的視覺,使課堂教學更加富有趣味性;其次,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可以借助互聯網資源優勢,巧妙地借助遠程教育資源,優化教學內容。例如,在教學中,對重點難點的講解,教師可以借助微視頻資源,或進行課堂導入,或進行重點講解,總之,這種微視頻教學的形式,有利于對學生的感官和視覺產生沖擊力,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三) 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激發學生探索欲
數學實踐活動的開展,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索欲,同時讓學生感受到運用數學知識的快樂,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學習了20以內的加減法時,教師開展了一個富有趣味性的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放學后當小家長陪媽媽買菜,并計算買菜的單價以及總價等。類似的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同時,這種強化學生主體地位的教育方式,能夠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成就感,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應當結合當前數學教學現狀,科學通過趣味性數學教學課堂的構建,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趙光國,劉春平.趣味教學的探索[J].當代教育科學,2010(24).
作者簡介:
黃海云,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