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是初中階段語文考試中必不可少的一道題目,其分值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語文成績。作為傳統(tǒng)的考試科目,學生本應該做起來得心應手,但事實令人汗顏,許多學生在作文方面存在著許多問題,語文老師若不及時糾正,勢必影響其今后的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生;作文;問題;策略
作文作為初中語文三大模塊(基礎知識、閱讀、作文)之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可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在這一模塊存在的問題很大,直接影響了語文成績的提高。下面我就初中生語文作文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談談自己的一點想法。
一、 存在問題
第一,作文背題,結構不完整,語句不通,錯別字滿篇。
第二,作文內容平淡,無新意。這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層次低,敘事類文章從頭寫到尾,看似敘事完整,可無重點,無感情,無法打動讀者。例如寫《記一次勞動》,好多學生這樣寫道“今天早上,班主任說下午要勞動,要求我們帶上勞動工具,下午到校后,我們在班主任的帶領下把花園整修了一下,然后我們就回教室里寫作業(yè)了”,這樣的作文是典型的記流水賬,既沒詳略,又沒值得欣賞的地方;第二個方面,程式化開頭。好多學生的作文似乎從小學起都有了固定的格式與內容,這樣的情況一直延續(xù)到了初中,如果不加以引導,可能還會繼續(xù)下去。例如在寫《難忘的一件事》時,有些學生這樣寫道:“在我的學習生活中,發(fā)生過好多事情,但讓我最難忘的還是……”中間的內容也平淡無奇,不是第一次做飯,就是第一次騎自行車,好像除了這些,就再也沒什么可寫了。
二、 應對策略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到底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這是好多語文老師最頭疼的事情。記得在縣局組織的連片教研活動上,好多老師就此問題專門提出來做了探討,可結果仍然不盡人意。無非就是要求學生把字寫工整,把篇幅寫夠,不要背題。這樣的要求不外乎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方法,可未免太牽強了,治標不治本。還有一些老師認為要想寫出好文章,就是要讓學生多讀多寫,可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發(fā)現(xiàn),好多學生的確讀了你好多書,日記寫了幾沓,可作文依然很差。經過長時間探索和思考,我認為,語文老師應該從以下兩方面著手去提高學生作文成績。
(一) 宏觀方面
1. 寫好字
一篇內容不錯的文章,字跡可憎其分值往往不理想。為什么?其一,卷面差,按評分要求要扣分,其二,試卷的“面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閱著者打分的情緒。美觀整潔的書寫是文章最好的“外衣”,會給閱卷老師留下好的印象。因此,我們要求學生首先做到,筆畫要清楚。字跡筆畫清楚,字體端正,就能給閱卷者留下好印象,相反,龍飛鳳舞,一路狂草,但難以辨認,就算文章寫得好,別人也不愿意看。其次,字體要適中。字體過大,卷面有擁擠繁亂之感,觀之不稚。字體過小,閱讀起來困難,極其費神。其次盡量少深改。要涂改也須規(guī)范地涂改切忌亂涂亂畫,在卷面留下醒目的墨點,造成凌亂之感
2. 篇幅寫夠
初中階段,大多數(shù)作文要求字數(shù)不少于600字。但部分學生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以及認識上不清導致篇幅不夠,在考試中失分很大。這里我要特別強調的兩點。第一點就是學生要充分認識到篇幅的重要性,字數(shù)沒達到要求。這和書寫一樣盡收閱卷老師眼中,明顯至極,扣分自然而然。一篇文章,篇幅不夠,這是致命傷。第二點,這里說的600字是指除去空格、標點符號,學生一定要注意。根據(jù)多年的教學觀察,好多學生在這里失分很大,這不得不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二) 微觀方面
1. 擬好題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傳遞顯要信息的重要部分。由于它位居文章結構之首,所以文章題目的優(yōu)劣也會直接影響閱卷者對文章的第一印象。當然這是對于話題作文而言的,如果作文給出了固定的題目,就沒必要另擬題目了。所以這就要求學生審題時一定要仔細認真,看清要求。以“什么”為話題和以“什么”為題是兩回事,要區(qū)別對對待。
2. 開頭要引人入勝
高爾基說過:“(開頭)好像音樂里定調一樣,全曲的音調都是它給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我們也把文章的開頭稱之為龍頭,由此可以看出開頭對一篇文章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樣的開頭算是好的開頭,開頭到底有幾種方式呢。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開門見山,直接入題法。文章的開頭直奔主題,讓讀者一目了然,就能明白在寫什么,這一類開頭方式用于考場作文最好,也是預防背題的最佳方式。
(2)直接進入情境法。文章直接將讀者引入故事發(fā)生的情境當中,身臨其境地去感受事件發(fā)生的過程,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3)堵物聯(lián)想法。因看到某物而寫成的文章,例如看到木桃梳想起了奶奶,看到那幅畫想起了好朋友等等,這種方法一般用于回憶性文章。
(4)對比轉折引入法。這種方法實際上是在寫此物時之前先詠彼物。例如在寫父愛時先寫母愛,從而引出寫作主題。
(5)感悟感情陳述法。人生活在社會之中,是有感情的高級動物,對事物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所以以這種方式開頭更容易拉近作者與閱卷老師心靈上的距離,產生共鳴。
(6)懸念法。開頭設置懸念,容易吸引讀者的眼球,激發(fā)其閱讀興趣,能為文章增色添彩。
(7)引用法。這里所說的引用,不僅僅是引用名人名言名句,也可以引用他人的典型事跡,使文章更具說服力。
開頭無定法,學生因根據(jù)文章靈活應用。
3. 中間選好素材
文章的中間篇幅較長,所以選好素材是寫好中間段落的關鍵所在。那么,素材哪里來?毫無疑問,從生活中來,因此建立題眼與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學會選取素材就顯得格外重要了。作文教學時,教師要有意識,創(chuàng)造性地將作文主題與學生的實際聯(lián)系起來,搭建一座橋。讓學生多方面感受生活體驗生活。
葉圣陶先生曾說:“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源頭盛而文不竭。”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方面感受生活,豐富生活體驗。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們學會細心觀察生活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可以是家庭中的種種瑣事,校園內的件件小事,鄰里之間的爭執(zhí),乃至街頭巷尾的見聞,讓學生去體驗生活,領悟人生真諦。生活是取之不盡的源泉,只要把學生引向生活,讓他們在生活的廣闊天地里,以飽滿的熱情去體驗生活,歌頌生活,贊美生活,就會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來,學生寫作就不會缺乏素材.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三、 結尾要引發(fā)思考
一篇文章的結尾與開頭中間同樣重要,好多學生作文往往虎頭蛇尾,從而影響了作文質量。一個好的結尾應該讓人回味無窮,給人留有思考的空間。
以上就是我關于初中作文的一點認識和看法。總之,作文就是你給別人在講一個生動的故事,要講好這個故事,這是一個長期不斷積累的結果。
參考文獻:
[1]楊大勇.初中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語數(shù)外學習(初中版上旬),2014(7):76-77.
[2]謝應強.初中作文教學中的問題分析及應對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線(中),2015(2):40-41.
作者簡介:劉小蓮,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荔堡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