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兒童是國家未來發展的基礎,是國家崛起的主要希望,因此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對國家建設至關重要,教師在進行教學方案制定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小學生的實際年齡和生活需求來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不能總以傳統灌輸式進行基礎知識學習與訓練,教師應通過選擇適合小學生閱讀的繪本,讓繪本閱讀走進孩童們的內心世界,激發他們濃濃的閱讀興趣。
關鍵詞:回歸童心;小學繪本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語文課程標準》目標指出,小學生應“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而對于識字量少的低年級學生來說,閱讀長篇的文字,理解深奧的語言存在著相當大的困難。因此,圖文結合、簡單易懂的繪本是最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讀物,是課外閱讀的首選。那么,應采取何種科學的、合理的繪本閱讀教學策略,促進繪本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呢,筆者以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 回歸童心
回歸童心閱讀教學主要是讓兒童能夠在原有的年齡范圍內得到所需要的閱讀內容,以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為基礎,尊重兒童的主觀能動性,通過繪本閱讀的形式來走進兒童的內心世界,從兒童的眼光來看待事物,為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通過課堂活動的開展,來對兒童的主觀意識進行適當地引導,讓兒童主動對繪本中的故事和相關圖片進行了解和學習,充分激發兒童的想象力,體會繪本教學所帶來的樂趣。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述《繪本故事》“我就是喜歡自己”時,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看到弗洛格這么努力地學別人,你想對弗洛格說什么?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來對教師的問題進行思考,弗洛格重新找回了自信。他來了個很大的、只有青蛙才可以做到的—青蛙跳,這時教師讓學生做出相應的動作,他高興地喊:“我就是喜歡自己:我有漂亮的綠色,我會游泳、會跳水、會跳躍,我是一只很棒的青蛙?!苯處熆梢宰寣W生進行配音,了解費洛格的內心情感,同時,向學生出示題目“我就是喜歡自己!”,讓學生之間闡述彼此的優點,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在與教師和同學溝通的過程中找回童心,重新認識自己。
二、 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繪本之所以能夠吸引學生的目光,就在于繪本自身所擁有的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在進行統一閱讀之前學生永遠不知道接下來的情節走向,也不知道故事能夠帶來怎樣的驚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巧妙地設置教學懸念,更新傳統的教學指導模式,能夠全面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發揮想象力。在進行懸念設計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對繪本閱讀展開的故事來猜測情節和內容,還可以在閱讀完成后對書本中的故事進行續編。
例如:在以繪本故事《小豬變形記》開展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出示繪本封面圖,觀看這本書的封面,你從封面上獲得哪些信息?出示環襯圖:環襯圖上你看到了什么?猜一猜它們和“小豬變形”有什么關系?利用簡單的封面和環襯圖引導小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循序漸進地走進故事,更好地理解閱讀內容。教師在進行繪本閱讀教學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從小學生的角度看待教學工作,在備課階段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來準備教學內容,多與小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了解小學生的內心世界,讓小學生能夠主動表現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識,滿足教學目標的根本需求,同時還需要對課程進行合理地安排,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幫助他們養成優秀的教學品格,助力其健康成長。
三、 小組合作提高學生交流能力
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豐富教學課堂,繪本閱讀的重點需要放在閱讀,閱讀需要尊重小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可以通過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來提出教學任務,讓學生進行分組探討,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自主閱讀環境,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來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通過動畫和視頻等形式,讓他們對文本內容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從中融入自身的思想感悟,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角色扮演的形式,來對繪本的主要內容進行演繹,從實踐中悟到人生的真理。小學階段是兒童語言發展的重要階段,通過繪本閱讀地開展,能夠讓小學生通過形象的圖畫和有趣的故事來對繪本中所表達出的意境來進行深刻地了解,同時能夠明確繪本中的文字表述形式,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小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人們正常交往時所需要采用的語言技巧,小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能夠喚起內心的共鳴,激發他們與人交流的動力,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 引導與繪本對話的情境表演
繪本中的圖畫和文字均蘊含著非常深刻的、豐富的意境。小學生在開展繪本閱讀過程中,實質上可以認為是兒童與作者以及繪本內容進行深層次對話的過程。因此,教師可以創設合適的繪本情境表演,讓學生完全投入其中,切身感受到繪本中所展現出來的故事情節,真正融于繪本故事中。
例如,當開展閱讀繪本《大衛不可以》時,大部分學生會設身處地地將大衛與自己的生活相結合。因此,教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來扮演大衛的角色進行表演,大部分學生將自己的生活情境重新展現在講臺上,可以更好地引發學生進行深度的思考。又如,在閱讀繪本《逃家小兔》時,通過情境表演的方式,學生會將自身想象成那只逃離家庭的小兔子,繪本中的小兔子的話也正是孩子們內心的想法。讓學生分別扮演小兔子和兔媽媽,可以將學生的真正想法展現出來,也讓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切身體會到母親那份偉大的愛。通過這樣的表演方式,積極引導學生真正走入繪本故事中,產生與繪本中人物同樣的思想情感,從心靈深處實現對話。
綜上所述,想要全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做好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運用全新的教學方法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繪本閱讀教學開展的重點在于閱讀,閱讀屬于小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因此,教師需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通過適當的引導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自主閱讀空間,還可以運用情景表演的方式來加深小學生對繪本內容的理解,教師要及時地收集學生的感悟,幫助幼兒明確書中的道理,對閱讀的內容形成深刻的印象。
參考文獻:
[1]劉萍.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研究——以親情主題為例[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8.
[2]高衛華.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的技巧[J].文教資料,2018(32):53-54.
[3]裘陸勤.童眼“讀”繪本,童心“涂”繪本——低段“數學繪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J].教學月刊(小學版)數學,2017(3):45-48.
作者簡介:
葉海蓉,福建省廈門市,福建省廈門市人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