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適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不斷發展,高職醫學院校教育教學正面臨全面的革新。但是在當下高職醫學院教育教學中,只側重于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術的培養,卻對學生職業素質培養和思政教育沒有足夠的重視度,進而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以及職業素質的提升產生影響。基于此,本文針對高職醫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素養培育的融合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職醫學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職業素養 融合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4-0063-01
在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醫鬧”事件頻繁發生,而導致這些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就是部分醫療人員缺少相應的職業素養,使得社會群眾對醫療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產生質疑,進而制約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而作為發展醫療人員職業素養與道德品質的核心內容,高職醫學院校的職業素養培養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些許問題,進而對醫療人員自身綜合素質的發展產生嚴重的影響。因此,要想轉變當下教育現狀,需要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職業素質培育的重要性,以實際教學情況為基礎,結合有效的策略來促進職業素質培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進而提升其教學有效性,促進醫療人員綜合素質的發展,為我國醫療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高職醫學院校的教育現狀
當下,部分高職醫學院校在培養學生職業素養以及進行思政教育方面沒有足夠的重視度。部分院校由于底蘊較淺,所以針對學生的培養講究“速成”教學,只側重于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養,而對職業素質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選擇忽視。在此背景下,學生自身職業素質與道德品質的養成受到嚴重制約。而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與實施,大部分高職醫學院校已經認識到發展學生職業素質綜合素質的重要性,并對職業素養與思想政治教學提高重視度。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仍存在些許問題對職業素養綜合素質的提升產生影響。例如只重視對學生進行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缺乏行之有效的評價機制等,對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發展產生嚴重的影響[1]。
二、高職醫學院校職業素養培育與思政教育融合的策略
(一)在職業素養培育中融入思政教育教材
要想有效促進職業素養培育與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重視對思政教育教材進行創設,在職業素養培養過程中適當融入相應的思政教材內容,以此來實現二者的有效融合,并發展學生自身的職業素養與綜合素質。例如在當下職業素質課程教學過程中適當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醫師法》醫療法規等內容。而在當下思政教學過程中,其教學內容涉及到諸多的理論性知識與概念性知識,而針對這些內容的學習,學生的缺乏學習興趣,學生學習質量也不盡人意。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以實際情況為基礎,將思政教育中部分理論性知識替換成《醫學倫理學》等醫學人文課程。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實現職業素養培育與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促進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的有效發展,提升自身職業素養,促使學生在未來的工作發展中,通過自身的職業道德素質來拉近醫患關系,更好的服務于醫療事業,進而促進醫療事業的可持續發展[2]。
(二)注重對校園活動的開展
在當下高職醫學院校教育教學過程中,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部分醫學院校只側重于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灌輸,對相應的實踐教學沒有足夠的重視。常言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想有效提升醫學院校職業素養培育與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性,需要認識到開展實踐活動的重要性,有效提升其教育有效性,并促進二者之間的有效融合,發展學生自身的道德綜合素質[3]。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側重對實踐活動的開展。例如學校可以以實際情況為基礎,定期開展職業素養案例故事演講大賽、護士禮儀競賽以及思政辯論賽等活動。例如在實際教育教育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建立臨時醫療救助站,以實際情況為基礎進行醫療知識的宣傳,或者是進行免費的血壓測量等,以此來有效發展學生自身道德綜合素質。
結束語:
綜上所述,促進高職醫學院校思政教育與職業素養的有效融合,對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以及道德品質的養成有著重要的作用以及影響。因此,需要對其提高重視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以教學內容為基礎,結合有效的策略來促進職業素養培育與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進而為學生未來的工作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宏菊,何振,等.論高職醫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素養培育的融合[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6(1):65-68.
[2]王冬.論高職醫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素養培育的融合[J].經貿實踐,2017(10).
[3]王鳴,雷蕓.基于高職醫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素養培育的融合研究[J].求知導刊,2017(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