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中的閱讀材料為例探討如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利用先行組織者策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關鍵詞:先行組織者;英語閱讀教學;認知結構
一、 引言
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輸入的重要渠道,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鞏固舊知識、獲取新知識、拓寬知識面,還能幫助學生提高思維能力、獲得審美體驗。學生閱讀是思維的過程,閱讀教學是訓練、發展思維的過程。然而,在當前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一些教師由于缺乏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并受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過于注重對詞匯和語法知識的講授,忽略了對學生閱讀策略的培養和對思維的訓練。認知心理學認為,閱讀是一種復雜的心理過程,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對文本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因此,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構建對新材料的理解,提高其閱讀理解能力,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關鍵。先行組織者策略,自20世紀60年代由奧蘇貝爾提出以來,被許多專家學者進行了豐富的實證研究,并被充分證明在教學中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雖然已經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但是如何將先行組織者策略應用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卻不多。因此,本研究嘗試探討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有效運用先行組織者策略,以進一步擴大先行組織者策略的使用范圍,為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提供新的理論支撐。
二、 國內外相關研究
1960年,奧蘇貝爾以鋼為學習內容,比較了控制組和實驗組不同的學習效果,實驗顯示陳述性組織者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舊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1961年,奧蘇貝爾和約瑟夫又比較了控制組和實驗組學習佛教和禪宗佛教的學習效果,發現比較性組織者有助于幫助學生辨別新舊知識,提高新知識的學習效果。
國內關于先行組織者的研究涉及了不同教育階段和不同學科。侯琳探討了先行組織者理論在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文言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李元功以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為例,研究發現基于先行組織者理論的中學地理教學設計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利于提高學生地理成績,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吳振興以高一兩個班作為實驗班和對照班,研究表明在高一化學離子反應單元教學中,先行組織者策略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有助于學生理解概念之間的關系,可以作為高中化學概念教學的有效策略。
三、 先行組織者
先行組織者是從組織者一詞演化而來。奧蘇貝爾認為,促進學習和防止干擾的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適當相關的和包攝性較廣的、最清晰和最穩定的引導性材料,這種引導性材料就是所謂的組織者。由于這些組織者通常是在呈現教學內容前介紹的,目的在于用它們確立意義學習的心向,給學習者在學習新知識時提供一個較好的固定點,因此又被稱為先行組織者。先行組織者作為一種概括性更高、包攝性較廣的引導性材料,能在學生已知和未知的知識間架起一座橋梁,幫助學生更好地同化新知識、鞏固舊知識。組織者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陳述性組織者,它的目的在于為新的知識提供最適當的類屬者,它與新知識產生一種上位關系;另一類是比較性組織者,用于較熟悉的學習材料中,目的在于比較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已有的相類似知識的異同,從而增強新舊知識之間的可辨別性。在學習中,學生對新學習的內容往往是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因此很容易引起新舊知識的混淆,比較性組織者可以起提高新舊知識可辨別性的作用,促進對新知識的有意義的學習,從而保證學生獲得精確的知識。
四、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先行組織者策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英語教材為教學提供了豐富的閱讀材料,給英語學習創設了多樣化的語境,而不是單純的知識羅列和機械的知識練習。然而,在現實的英語閱讀教學中,一些教師把閱讀材料當成了詞匯和語法的載體,教學的中心任務變成了詞匯記憶和語法學習;忽視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導致學生學習興趣淡薄;不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策略和閱讀技能,導致學生對所學知識不能有效遷移和運用;忽視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建構與完善,未能幫助學生形成全面系統的英語思維。這些都是目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常見的問題。
認知心理學認為學習發生的客觀條件包括一定的社會經濟文化背景、原有認知結構中的知識和經驗;主觀條件是學生主動利用舊知識同化新知識,對新知識進行建構、把它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學習就是使認知結構不斷完善和發展的過程。英語文章閱讀是一個復雜的認知加工過程,包含注意、記憶力、推理等許多要素。學生不能僅僅依靠單向接受文本信息來理解文本含義,而應該積極主動地用認知結構中原有的相關知識或經驗與新的閱讀文本發生作用,獲得意義。英語閱讀包括符號辨認和理解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通過符號辨認,即單詞、短語、句子等語言知識的學習后,學生能從表層理解文章。第二階段,要想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獲得意義,學生需要積極主動地利用已知的相關背景知識和經驗,才能建構對英語閱讀材料真正的理解。此外,英語閱讀理解的速度和效率也受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的相關知識和經驗的影響。初中生經過前幾年的英語學習后,已經擁有了一定的英語知識儲備和經驗積累,并且現行的英語教材也是基于學生認知和心理發展的規律進行組織和編排的,具備教育心理學所倡導的邏輯意義,所以先行組織者策略完全可以充分運用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
五、 將先行組織者策略應用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筆者以先行組織策略結合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英語教材《Go for it!》中的一篇閱讀材料為例,闡述先行組織者策略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 準備先行組織者
首先,教師在設計先行組織者前,必須對學生現有的英語知識水平和認知水平進行全面的分析,從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和實際生活出發,結合教材,用初中生熟悉的方式呈現。其次,現行的大多數教材都是按照教育心理學的規律編制而成的,具備教育心理學所倡導的邏輯意義。因此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挖掘其中的組織者,并且結合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合理地組織這些潛在的組織者。
(二) 確定先行組織者
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在認真鉆研閱讀材料的基礎上,靈活設置不同類型的先行組織者。以人教版初中英語《Go for it!》教材七年級上冊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的閱讀材料(第47頁)為例,由于在本單元Section A部分學生已經學習了月份和日期的表達,并且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學習了一些簡單活動的表達和日記、信件等文本體裁,因此,這篇閱讀材料的先行組織者可以確定為:(1)What activities does our school often hold? (2)When do these activities usually take place? Whats the date? (3)What activities do you like? (4)What is the genre of this passage? (5)What other genres do you know?同時向學生呈現art festival,book sale,school trip,soccer等單詞或短語,引導學生利用這些提示理解材料。這樣既能喚醒他們大腦中已有的背景知識,又能引起學生對即將要學習的新知識的注意。
(三) 呈現先行組織者
教師在確定了先行組織者后,可以采取多種方式來呈現這些組織者,例如使用語言文字、圖片、視頻、實物和模型等,或將幾種方式綜合利用。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通常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來呈現先行組織者。
1. 設問法
該方法是運用最廣泛的呈現方法。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前,針對文本內容和結構設置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通常以口頭表述、板書或幻燈片的方式呈現,它可以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的效率。例如上文所述的(1)What activities does our school often hold? (2)When do these activities usually take place? Whats the date?
2. 比較法
將新材料與學生大腦中相關的舊知識作比較,指出新舊知識的異同,便于學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新材料,獲得更為清晰精確的知識,同時也鞏固了原有的舊知識。例如上文所述的What is the genre of this passage? 和What other genres do you know? 這篇閱讀材料的體裁是notice,學生之前并未接觸過,但學生已經學過diary、letter、story等體裁,因此教師可以向學生同時呈現多種體裁的閱讀材料,尤其是將比較相似的notice和letter 兩種體裁的閱讀材料對比呈現。
3. 直觀法
該方法以圖表、圖片、視頻、實物或者模型等直觀手段呈現組織者,該方法直觀性、生動性強,有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例如在上述閱讀材料中,可以用圖片或視頻的方式向學生呈現art festival和book sale,用實物或模型來呈現soccer和basketball。
在實際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綜合運用多種呈現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學生已有的相關知識與經驗。
六、 結語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恰當的先行組織者策略,以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的相關知識為依托,在閱讀前呈現與閱讀材料相關的背景知識、文本體裁、文章結構等信息,使學生意識到自己認知結構中已有的可以起固定作用的知識,在新的閱讀材料和原有認知結構中的相關信息間建立實質性聯系。這樣有助于促進學生對文本信息進行有效加工,深層理解文章,把語言知識真正轉換為學生的認知結構。同時,還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策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如何將先行組織者策略有效運用于英語教學中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領域,值得更多人去探索發現,其研究結果很可能會給英語閱讀教學帶來新的啟發。
參考文獻:
[1]葛炳芳.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進策略的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2(2):94-98.
[2]徐峰.先行組織者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思考[J].遼寧教育,2014(1):89-91.
[3]馬曉雯.論先行組織者策略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
[4]熊立本.先行組織者教學模式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影響[D].揚州:揚州大學,2013.
[5]侯琳.“先行組織者”理論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的應用[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
[6]李元功.先行組織者理論在中學地理教學設計中的應用[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8.
[7]吳振興.基于先行組織者策略的高一化學概念教學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7.
[8]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9]郭昱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及其對策[J].學周刊,2018(1):138-139.
[10]夏喜安.利用先行組織者設計高職高專英語閱讀教學[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11]王立忠.先行組織者及其在我國基礎教育英語教科書中的運用[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0,9(2):111-113.
[12]周琴.建構“先行組織者”,助英語閱讀教學[J].名師在線,2017(21):37-38.
作者簡介:吳園園,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師范大學。